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2025年04月01日05:32:08 軍事 1186

台灣省的「著名學者」、退役將領帥化民在訪談中表示:"中國的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他的話引起了全民熱議,很多人都表示支持。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這個論斷的背後,既是中華文明五千年救災智慧的現代傳承,更是新中國七十年應急體系建設的集中展現。

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中國救災能力的進化,早已經超出了人們的認知。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中國救災體系的深層密碼,潛藏在三千年的制度演進中。

在古籍《周禮》中,就出現了"荒政十二"制度,確立了由政府牽頭救災的基本框架。

漢代建立的"常平倉"體系,開創了糧食儲備制度的先河。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到了唐宋時期,更發展為覆蓋全國的倉廩系統。乾隆年間設立的"粥廠",在1785年黃淮大旱中救濟災民超過200萬人。

這些歷史事件不僅培育了中國人的救災理念,更塑造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

而這些,都為新中國救災體系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了精神層面的基礎。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成為我們現代救災體系建設的轉折點。

在地震導致京津唐通訊完全中斷的情況下,解放軍38軍114師通過無線電盲發技術,在震後28分鐘向中央發出首份災情報告。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鐵道兵部隊創造"軌道搶修48小時奇蹟",在震後52小時恢復京山鐵路通行,使首批5000噸救災物資得以陸路運抵。

震後重建過程中建立的"對口支援"制度,由遼寧省負責唐山市路南區重建,開創了省級行政單元跨區域協作的先例。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2008年汶川地震,又一次體現出了中國救災能力的跨越式發展。

震後37分鐘,成都軍區6架直升機完成首輪空中偵察;72小時內,全軍20個專業救援隊攜帶452台生命探測儀進入震中。

日本國際救援隊隊長曾評價:中國軍隊在複雜地形下的工程保障能力,日本人快兩倍。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讓我們印象最深的,當然還是最近的西藏日喀則地震。地震發生僅10分鐘後,無人機便來到了震區上空勘察。

不到半小時,第一批救災人員已經開始施救。幾個小時之內,解放軍的運-20飛機,便送來了急需的物資、機械和大量解放軍戰士。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由於救援及時,除了在地震一開始就遇難的一百餘人外,災區再無一人死亡,所有被困群眾全部被安全救出。

以上的,還不是那次救災行動的全部。

我們可以看到,僅僅在一天之內,災區的道路、電力和通訊全部恢復,救災物資的進入暢通無阻。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受災當晚,臨時住所便搭建完畢,災區群眾已經吃上了熱菜熱飯。災區的兒童,甚至還沒有因為地震而停課。

一次大地震,竟然只在一天左右的時間內便基本上處理完畢,這等響應速度,在世界上無與倫比。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如果對比一下國際救災的案例,我們就更能看出區別。

2011年的日本311地震中,他們的救援力量在48小時內到位了3萬人,這已經是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了。

而中國軍隊在2020年長江洪災中,竟然能在12小時內投送了5萬救災兵力。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美國的那些智庫在研究後指出,中國應急物資調配的效率,是美國的1.7倍,單位時間救援人員的投送量,是歐盟國家的2.3倍。

中國的救援能力之所以強大,原因有二:強大的管理能力,和不計成本的科技賦能。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2018年,中國的應急管理部成立。有了統一調配後,國家的災害救援能力得到了質的提升。

這個整合了消防、地震、防汛等13個領域職能的"超級部門",在2021年鄭州特大暴雨中展現出驚人的效能。

通過嚴密的立體化監測系統,防災部門提前48小時便對特大暴雨提出了預警。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緊接著,國家應急物資便開始啟運,進入鄭州儲備庫。受災2小時內,軍方便調集了50艘動力橡皮艇開始救人。

同時,解放軍還協調中部戰區出動了3架大型運輸機,在6小時內就從武漢空運了3套大型排水系統。最終,這次特大的災害,損失被降到了最小的程度。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世界銀行的《中國應急管理改革評估報告》指出,中國這種垂直整合資源的救災模式,使決策效率提升40%,資源浪費減少25%。

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2年報告顯示,中國救援隊的標準化程度,早已位居世界前三。

那麼,科技賦能方面呢?我們可以看到,無人機的進化,為中國災害救援帶來的質變。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2008年的汶川地震時,僅有6架民用無人機參加救援;而到了2023年涿州洪災行動中,出動的各型無人機達到了三千餘架。

中國的無人機救災集群的規模,在十幾年間增長了500倍。那些寶貴的災區第一手資料,對於救災的指導意義不言而喻。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此外,中國還創新性地建立了地震之後的受災評估系統。

在2022年的瀘定地震中,這套系統在17分鐘內,完成10萬平方公里受災評估,並精準定位了137個失聯村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發的"應急大腦"系統,更是將次生災害預測準確率提升至92%,遠超國際同類系統75%的平均水平。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中國的救災能力獨步天下,那麼在國外行動的話,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呢?答案是否定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個經濟戰略,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國也在通過這條路線,與周邊國家共同進行著防災減災的合作。

如今,我們的合作方已覆蓋了67個國家。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中國還援建了三十多個區域救災物資儲備庫,可以在緊急情況下,形成一個地跨亞非拉的應急網路。

而中國主導的"國際應急管理學會"亞洲分部,正在制定無人機救災的全球標準。

在2022年的全球減災會議上,中國提出的"早期預警全覆蓋"倡議,獲得了132國支持。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而緬甸,也恰恰是我們的防災合作方之一。2015年,緬甸爆發洪災,中國在得到授權後,動用運輸機,創下了單日投送300噸物資的紀錄。

而在2023年12月的緬甸地震救援中,中國國際救援隊使用了北斗災情速報系統,將災區信息採集速度提升至傳統方式的8倍。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應該說,中國的救災力量,是完全可以將緬甸,從地震的災難中拯救出來的。

如今,雲南已經成立了醫療救援隊,三十七名醫護人員攜帶著先進的醫療器械,已經包機進入了緬甸。

相信在自己先進的醫療技術下,他們將會在此次救災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當然,中國的救災力量,能夠在緬甸發揮怎樣的作用,這還要看緬甸政府的態度。

沒有他們的授權和邀請,我們的救災人員是無法過去幫他們的。但是就現在的情況看,讓緬甸張嘴求救,似乎是比較困難。

緬甸這個國家,各個地區的勢力林立,武裝派別多如牛毛,而且互不隸屬。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他們的政府,管轄能力相當有限。這也就是為什麼,地震都發生多日了,緬甸官方仍然沒有給出傷亡數字的原因。

這在中國,是無法想像的。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緬甸如果想要救災,只有讓中國幫忙一途。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當然,如果他們不想救災,那麼一切就另當別論了。

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審視,中國救災能力的提升絕非簡單的技術躍進,而是五千年文明積澱與現代化治理的完美融合。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都江堰的千年福澤,到跨越國界的生命救援這份始終如一的文明擔當,正在書寫著人類救災史上的新篇章。

希望在緬甸地震的廢墟上,能夠早日看到五星紅旗的升起。

參考資料:

1、台灣名嘴稱中國救災能力第一 快速響應馳援緬甸——中華網2025-03-30 09:09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2、緬甸強震已致超千人死亡!中國將提供1億元人民幣地震救災援助,救援隊第一個抵達緬甸震區——浙江在線2025-03-29 21:38

島內名嘴:中國救災能力全球第一!緬甸大地震只有中國有能力救援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風雪邊關——西藏高原巡邏路上的堅守與擔當 - 天天要聞

風雪邊關——西藏高原巡邏路上的堅守與擔當

中新網拉薩4月3日電 (劉曉東 吳兆坤 蔡紫宇)阿里軍分區某邊防團駐守在「生命禁區」西藏高原。他們巡邏在漫長而艱險的邊防線,不畏嚴寒酷暑,不懼艱難險阻,用青春和熱血詮釋著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好想來」背後公司董事長王健坤被留置後,公司市值沒了23.8億元 - 天天要聞

「好想來」背後公司董事長王健坤被留置後,公司市值沒了23.8億元

3月3日晚間,A股上市公司萬辰集團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於近日收到國家某監察委員會出具的公司董事長王健坤被留置、立案調查的通知書,所涉事項與公司無關,截至本公告出具日,公司未被要求協助調查。在王健坤不能履行董事長職責期間,由其姐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王麗卿代為履職。
三名間諜嫌疑人員被抓! - 天天要聞

三名間諜嫌疑人員被抓!

近期我國家安全機關偵破一起菲律賓間諜案件依法拘捕三名涉嫌在我境內從事間諜活動的菲律賓籍人員菲律賓籍在華人員大衛·斯皮內斯(David Servañez)多次前往我軍事設施周邊活動,形跡可疑。國家安全機關迅速組織偵查,發現大衛系在一名為「赫雷拉(Herrera)」的菲律賓「上線」遠程指揮下,在我境內開展間諜竊密活動。進一...
緬甸軍政府承認向中國地震救援車隊開火 - 天天要聞

緬甸軍政府承認向中國地震救援車隊開火

緬甸軍政府承認,其軍隊於周二(4月1日)深夜向一支中國紅十字會救援車隊開火,理由是該車隊未提前通知相關部門。據悉,該車隊由九輛卡車組成,正駛往曼德勒(Mandalay),在北撣邦(Shan State)瑙丘鎮(Nawnghkio)昂馬提村(Ohnmattee)附近遭到攻擊,時間為當晚9時21分。緬甸軍政府發言人蘇敏敦(Zaw Min Tun)少將於周...
美國只要關掉GPS,全球導彈都將「失明」,只有2個國家除外 - 天天要聞

美國只要關掉GPS,全球導彈都將「失明」,只有2個國家除外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請知悉。引言:全球有60億人正在使用GPS定位系統,涵蓋民生,醫療,軍事等各個方面。毫不誇張地講,如果美國關閉GPS的話,不僅這60億人摸不清東南西北,全球的導彈甚至都不能發射
日本先進光刻機保有量上升,ASML 計劃駐日維護團隊規模擴大四倍 - 天天要聞

日本先進光刻機保有量上升,ASML 計劃駐日維護團隊規模擴大四倍

IT之家 4 月 3 日消息,《日經亞洲》當地時間昨晚報道稱,在日本半導體製造足跡不斷擴張、先進光刻機保有量持續上升的趨勢下,ASML 計劃將其駐日維護團隊在未來幾年擴大到當前規模的 5 倍,到 2027 年來到 100 人。根據IT之家的了解,日本境內至少有三個項目將引入 ASML 提供的 EUV 光刻設備,分別是 Rapidus 位於北海道千...
3名間諜被抓!詳情披露 - 天天要聞

3名間諜被抓!詳情披露

近期,我國家安全機關偵破一起菲律賓間諜案件,依法拘捕三名涉嫌在我境內從事間諜活動的菲律賓籍人員。菲律賓籍在華人員大衛·斯皮內斯(David Servañez)多次前往我軍事設施周邊活動,形跡可疑。國家安全機關迅速組織偵查,發現大衛系在一名為赫雷拉(Herrera)的菲律賓「上線」遠程指揮下,在我境內開展間諜竊密活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