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律賓參議院正式批准了與日本簽署的《互惠准入協定》,該協定允許兩國在對方領土上部署軍事人員。
此舉無疑為南海局勢帶來了新的變數,也使得中國在該地區的戰略環境變得更加複雜。
菲律賓此舉是否意味著南海將迎來第二個攪局者?而中國又將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呢?
自菲律賓新政府上台以來,南海局勢便呈現出愈發複雜的態勢。
特別是在美國加大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之後,菲律賓政府如今又宣布允許日本自衛隊駐紮其境內。
這一決策表面上是為了應對所謂的「共同安全挑戰」,但實際上卻是區域軍事合作不斷擴張、針對中國南海進行挑釁的明顯舉動。
菲日達成的這一協議,不僅使日本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合法化,更為雙方未來更緊密的軍事互動鋪平了道路。
從地緣政治的視角來看,日本此舉無疑是在試圖擺脫戰後憲法的束縛,進而提升其在東亞與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力。
這與美國印太戰略中重塑軍事網路的布局不謀而合,旨在南海地區重新拉起圍堵中國的「封鎖網」,並極力拉攏周邊國家加入「美日反華統一戰線」。
然而,菲律賓媒體指出,由於日本軍力與美軍存在顯著差距,其在菲律賓的駐軍規模將受到嚴重限制,很可能只是象徵性地派駐一兩艘艦艇以維持軍事存在,並試圖在南海為菲律賓「壯聲勢」。
面對這一挑戰,中國早已做好了充分準備。
特別是在南海地區,解放軍的軍事部署不斷加強,島礁上的軍事基地建設更是取得了顯著進展。
這些島礁經過填海造陸後,已升級為港口和空軍基地,為解放軍在南海前沿提供了穩固的「橋頭堡」體系。
這一戰略部署不僅增強了解放軍在南海的軍事影響力和控制力,更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美媒報道,美國對於解放軍在南海島礁擴建軍事基地的行為感到極為不安。
這是因為解放軍已能憑藉這些基地在南海南段保持長期的軍事存在,從而牢牢掌握南海的主動權,並增強了對海上交通線的控制能力。
這是美國所不願看到的局面。
目前,南海島礁的空軍基地已部署了大量戰機、轟炸機以及地空導彈和反艦導彈系統,構成了堅不可摧的防線。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軍偵察衛星體系組網的情況下,解放軍對南海的事態感知已實現了全天候覆蓋。
任何美軍海上力量的動態都逃不過解放軍的監視。
這使得戰時解放軍能夠憑藉南海島礁的導彈對美軍在南海任意角落的航母打擊群進行精確打擊。
因此,即便美日聯軍加上菲律賓聯軍在南海發起軍事挑釁行動,也必將遭到解放軍的嚴厲回擊。
回顧歷史,2016年美軍曾出動兩支航母打擊群以作戰姿態潛伏南海,試圖為菲律賓的「南海仲裁案」撐腰。
然而,在當時解放軍海空軍力量相對較弱的情況下,依然不畏強敵、迎難而上。
最終,美軍航母打擊群全面退縮,軍事訛詐徹底失效。
所謂「南海仲裁案」的判決書也只不過是一紙空文。
如今,解放軍的軍力和事態感知能力只會更強。
特別是在南海島礁基地建設駐軍進一步穩固的情況下,美軍在南海已無法挑戰解放軍。
這也是美國不斷慫恿菲律賓挑釁中國,而自己卻從不下場的主要原因。
菲律賓引入日本自衛隊駐軍的決策無疑是一個徹底的戰略誤判。
解放軍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和作戰能力已經遠超美日,無論引入何種外部軍事力量,都根本無法改變南海的戰略平衡。
小馬科斯政府似乎並未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在美國的慫恿下多次在南海發起挑釁行動,但均遭到解放軍和海警的嚴厲回擊。
有專家指出,這對中方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小馬科斯當局不聽勸告、執意挑釁,中方正好可以名正言順地進行反制,並一舉收復被菲律賓侵佔的南海島礁,徹底驅逐其非法佔領軍。
綜上所述,菲律賓與日本簽署《互惠准入協定》並為日本駐軍打開大門的行為無疑是對中國南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挑釁。
然而,中國已經穩住了南海局勢,並做好了全面應對的準備。
無論美日菲如何攪局,都掀不起大風大浪。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於參考消息,東南軍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