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天局(nasa)於11月25日在官網公布了一張飛機飛過格陵蘭島北部時,雷達意外拍到的圖像。圖像展示了在格陵蘭島冰層下100英尺(約30.4米)處,一個已被美軍遺棄數十年的美軍基地以及該基地的結構特徵。
nasa發布的最新圖像更清晰地展示了「世紀營」的結構特徵
根據nasa官網介紹,nasa科學家查德·格林及一組工程師於今年4月搭乘一架灣流iii飛機飛越格陵蘭島,欲通過雷達掃描探索冰層之下的秘密。查德表示,當飛機飛到位於格陵蘭島西北部美國皮圖菲克太空基地以東約150英里(約241公里)時,安裝在飛機腹部的uavsar(即無人機載合成孔徑雷達)探得廣袤無垠的冰面下埋有一個「冰下城市」。
查德表示:「我們原本是想測試uavsar的能力,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這不是雷達首次探得這座「冰下城市」,但nasa發布的最新圖像更清晰地展示了該基地的結構特徵。
據悉,所謂的「冰下城市」其實是美陸軍工兵部隊於1959年冷戰時期建造的一個軍事基地,也稱「世紀營」。1951年,美國和丹麥簽署協議,協議同意讓美國在格陵蘭島建立基地,但協議中並未提及允許部署核導彈。據美國非營利性機構「原子遺產基金會」2018年介紹,「世紀營」於1959年6月開工,1960年10月完工。該基地由26條地下隧道組成,總長2英里(約3.2公里)。除了有中型核反應堆外,「世紀營」中還包含了廚房、餐廳、娛樂廳甚至理髮店。
圖為當年「世紀營」里的美軍人員
該基地是美軍當時絕密計劃——「冰蟲計劃」的一部分。事實上,美軍建造「世紀營」並不是秘密,其甚至還大肆宣傳該基地,稱「該基地被用作科學研究」,不過,所謂的「科學研究」不過是為了「冰蟲計劃」打掩護。在當時局勢緊張之際,該計劃旨在於格陵蘭島冰層下建立一個移動核導彈發射系統,也就是將導彈部署在格陵蘭島的冰層下。
按照今天的標準計算,「冰蟲計劃」總花費高達250億美元,原準備要建能容納600枚導彈的隧道,讓1.1萬名士兵全天候守在冰下。最終,美國工程師們意識到該計划行不通,因為不斷移動的大型冰塊可能使隧道變形甚至坍塌。「世紀營」於1967年被遺棄,從始至終也沒有導彈被部署到格陵蘭島冰層下。而這項絕密計劃直到1977年才由丹麥智庫「丹麥國際事務研究所」披露。
「他們(美軍)認為它(世紀營)永遠不會被發現。」多倫多約克大學氣候學家威廉·科爾根2016年接受採訪時稱,美國認為他們放在冰下的有害物質會隨著不斷積累的冰雪永遠被封存。在「世紀營」剛被遺棄時,覆蓋冰層厚度僅為12米,現在已經超過30米。報道警告稱,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這一(冰雪越積越多的)進程將出現逆轉。
據總台環球資訊廣播今年2月報道,美國在「世紀營」基地的核反應堆產生的核廢料和生化垃圾被美方封存於冰蓋下。丹麥及格陵蘭地質調查局地質學家威廉·科爾根則強調,格陵蘭冰蓋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這加劇了冰蓋下核廢泄漏的風險。
來源:紅星新聞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