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慾望,就如同高山滾石一般,一旦開始,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在王巍先生和李炳林先生合作的科幻主題作品中,用這句話描述了同一宇宙中不同種族乃至多個星球之間的戰爭和掠奪,以及基於宇宙背景下輪迴和平衡的重要性。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2023年持續至今的巴以衝突,這場戰爭其實已經越打越不對勁了。
【巴以衝突一角】
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對抗背後,伊朗也逐漸不再隱藏自己的貪心,而對於伊朗越來越明顯的野心,中國和俄羅斯能滿足嗎?
外交努力難以終止巴以衝突
11月22日,央視記者獲悉一個對巴以局勢相當不妙的消息——聯合國中東和平進程特別協調員文內斯蘭由於任職期滿,將會在2025年1月初正式離職。
文內斯蘭自巴以衝突爆發後,一直在為調停這場戰爭努力,然而在接受「聯合國新聞」獨家專訪,宣布自己即將卸任的消息之餘,這名年逾古稀的外交官很遺憾地表示:
「當前的加沙衝突是聯合國在推動以色列與芭蕾貪念和解道路上面臨的『最大壓力考驗』,歷經逾一年內的衝突糾葛,外交努力已陷入困境,難見成效。」
【文內斯蘭即將卸任】
文內斯蘭的話讓很多人心頭一涼,難道巴以衝突真的要到一方死絕才能終止嗎?
客觀來講,巴以衝突的和平解決方案在這場戰爭爆發之初就已經形成了,即「兩國方案」。
正如文內斯蘭即將離任之際做出的最後呼籲所言:
「巴以之間仍然有可能實現和平,儘管存在重重障礙,但符合安理會決議的『兩國方案』依然切實可行。」
這一方案是得到了全球大部分國家支持的,不過當事國以色列以及其背後的美國並不支持。
【兩國方案是和平之法,不過以以色列的貪婪根本不會同意】
以色列自不必說,其就是想要徹底滅亡巴勒斯坦,當然不會同意建議「巴以」兩國並立同存的「兩國方案」。
而美國雖然表示支持「兩國方案」,卻在巴以衝突期間多次否決關於加沙停火的決議草案,以至於聯合國安理會多次無法通過在加沙地帶停火的決議。
時至今日,各國在外交層面的努力,實際上已經很難給巴以衝突的和平解決提供行之有效的助力,各國只是基於「和平」的希望堅持發聲和儘力推動「兩國方案」罷了。
除非世界格局突然改變,比如美國全球霸權體系驟然全面崩盤。
【美國全球霸權體系正在崩塌】
中俄伊反美霸權集體的暗流洶湧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中俄伊反美霸權陣營的逐漸成型,美國全球霸權體系搖搖欲墜,可美國到底原始積累雄厚,雖然精力分散在歐洲、俄烏、中東地區以至於略顯疲態,但認為其能一下子崩潰,有些做夢之嫌了。
再者說,中俄伊反美霸權集體內部,也並非「一塊鐵板」。
戰爭意味著重大損失和慘重傷亡的同時,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發展機遇。對於同處於中東地區的伊朗,巴以衝突正是一個可能將自身推向中東第一強國的罕見機遇。
【巴以衝突一角】
巴以衝突打到現在已經越來越不對勁,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意識到,這場戰爭的本質就是一場「代理人戰爭」。
表面上是以色列和哈馬斯及黎巴嫩真主黨打得不可開交,背後卻是美國和伊朗對中東地區話事人地位的爭奪。
支持以色列的美國要力保自己在中東的霸主地位和話語權;支持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的伊朗想洗牌中東勢力,甚至是由自己取代美國成為中東地區的話事人。
【哈馬斯勢力】
不得不說伊朗這一招又精又臟。
精在於代理人戰爭不會對伊朗自身造成太大影響,卻能極大限度的消耗以色列,並迫使美國不斷在中東投入精力。
考慮到美國還要盯著中俄歐洲,接下來美國要麼被綁在中東不斷消耗自身,要麼做出妥協承擔在伊朗核問題以及封鎖制裁政策上讓步;
臟則在於伊朗並不怎麼將巴勒斯坦可憐的平民百姓放在心上,和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相比,加沙數以萬計的平民傷亡似乎根本算不上什麼。
【加沙受難的普通民眾】
那麼面對伊朗日益顯露的貪心,中國和俄羅斯能滿足嗎?
首先來說中國方面,中國雖然基於反美霸權的需要,和伊朗處於同一陣營,但中國大概率也不會放任伊朗推動巴以衝突持續下去。
對於中國而言,中東地區關乎本國的能源安全和地區安全。
如果中東動蕩起來,那將影響到中國的能源穩定供應和價格波動,同時可能引發難民潮以及恐怖主義等問題,衝擊中國邊境安全。
【中東關係著中國的能源安全】
並且隨著中國全球化戰略的發展,中東地區的穩定是有助於的中國外交影響力和國際地位提升的。
比如2023年6月時中國曾通過居中斡旋,敦促沙特和伊朗和解,這之後有很多國家在外交層面,都體現出了明顯的對華傾向性,正是中國外交影響力提升的重要體現。
而在追求中東和平穩定的這一大前提下,中國不太可能任由伊朗一家獨大。因為正如我們文章開頭說到的那句話一樣,人的慾望都尚且無止無盡,更何況是一個國家呢?
【伊朗是希望成為中東話事人的】
成為了中東最強,享受了在本地區的絕對掌控權,就勢必會對其他地區產生覬覦,正如同美國一樣。
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講究的「平衡」,所以我們在這些年也能看到,中國不止和伊朗堅持推進著反美霸權進程,同時也在和沙特加大軍事、經濟等多個領域的合作。
再來說說俄羅斯,俄羅斯同樣和伊朗在一個反美霸權陣營當中,並且伊朗確實牽制著美國,讓美國無法集中精力全力削弱俄羅斯。
【中俄伊反美霸權讓美國很頭疼】
甚至2024年11月特朗普已經確定會二度入主白宮後,烏克蘭成為棄子,美國將更多精力投入中東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俄羅斯可能過不了多久,就無需再在俄烏戰爭上消耗自身。
總結來說,伊朗對俄羅斯的另類幫助意義重大,頗有種「圍魏救趙」的感覺。
可即便如此,俄羅斯也不一定僅因此就縱容伊朗成為中東話事人。
比起中國,俄羅斯可能在平衡之術上略有欠缺,但俄羅斯很清楚,如果中東地區出現一個擁核的話事人,勢必會衝擊整個國際格局。
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衰弱人盡皆知,只是蘇聯留下的遺產龐大,讓俄羅斯能勉強維持著上三常的地位。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
對於俄羅斯而言,如果將來想要維持這個地位,就要想辦法杜絕其他地區出現區域性擁核強國。
更何況,即便不看中俄,僅當前以色列仍然有美國做背書,且疑似同樣擁核,全球多個國家仍然堅持推進「兩國方案」的局面下,伊朗的貪心恐怕並不能得到滿足。
參考資料:
【1】《聯合國協調員:巴以衝突爆發逾一年 外交努力已陷入困境》 央視新聞客戶端[2024.11.23.]
【2】《羅馬尼亞學者談巴以衝突:保衛國家的權利不意味著炸毀別的國家》 北京日報客戶端[2024.5.28.]
【3】《王毅:「兩國方案」是唯一出路,呼籲召開國際和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23.11.30.]
【4】《伊沙兩國和解,伊朗駐沙特使館恢復工作》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3.6.7.]
【5】《以色列核武疑雲》 湖南日報[202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