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涼月」號驅逐艦擅自闖入我國領海的消息被官方證實後,網上出現了各種激情澎湃的聲音。有人給依然拋出「下一盤大棋」的說法,有的人則再次引經據典的分析幕後定有「大陰謀」。
當然,更多的網友還是在質疑——既然在我國領海範圍內,我軍為什麼不直接將其擊沉?
只是,作為普通民間群眾,你真的有把握確定,你自己比上級領導更有決策能力嗎?
要知道,一切軍事行為,都是政治外交活動的延伸。
我們確實是有權開火將其擊沉的。但考慮到是非戰狀態下的和平時期,一般均會採取警告驅離的保守做法。遇到這種情況,換做其他國家,也是不太可能去直接動武的。
對了,2019年的時候,「涼月」號還曾經代表日本自衛隊海上力量,受邀參加過中國海軍建軍70周年的船艦開放日活動,專門停在青島港,請中國市民前來登艦參觀互動,現場氣氛還挺和諧。



好了,咱們再回到現實中來。
雖然日方堅持說是「技術失誤」,並馬上對「涼月」號艦長進行了停職調查。但聯繫到當下的背景,這件事情,似乎並不太像是個簡單的「技術失誤」。
這段時間,中國海軍派出了多支艦艇編隊穿過日本多個海峽進入太平洋訓練,其中就包括了非常敏感的津輕海峽、大隅海峽,以及宗古海峽、宮古海峽。
然後,正當中國解放軍正在東海海域進行實彈演習的時候,「涼月」號突然因「技術失誤」進入了中國的領海範圍?
很明顯,這確實不能排除,「涼月」號行動,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和明顯的報復意味。
那麼,說到這兒,有人可能會問了,按照12海里的規矩,咱們中國海軍船艦穿越日本的津輕海峽、大隅海峽,以及宗谷海峽那不都等於是進入日本的領海了嗎?
比如日本北部的津輕海峽,最窄處的寬度才10海里左右(1海里=1.85公里)。

事實上,有關領海的範圍的劃分,目前各國仍然存在著不同的認知。
最早的時候,近代的領海,默認是3公里。
因為,大航海時期的岸防炮火的射程,最多也就是3公里。
再後來,1930年,由英法美主導的《海牙協議》,又將這個規矩直接寫入了國際法。
有意思的是,這時候的岸防炮火的射程,早就超過了3海里了。
比如,誕生於1902年的美國m1919型16吋岸防炮,其最大射程能達到45000米,約等於24.3海里。
而之所以當年主導國際秩序的歐美國家都同意上述3海里的規定,並將其正式上升為國際法,主要還是因為,在它們看來,領海範圍設置的太寬,非常妨礙自己搞霸權。
在那段歲月中,全球制海權集中在了英美日法德等這幾個海洋強國手裡。所以,這種情形下,領海權越寬,也就意味著上述國家的權利也會隨之變小,它們通過那些比較狹窄的海峽的時候就會很麻煩。
所以,堅決不同意擴大領海範圍的,正是那些海洋強國。
而至於其他國家,縱然有岸防炮,也不敢和這些海洋強國翻臉,只能忍氣吞聲的認了這3海里的規矩。
直到咱們的新中國,公開做出了12海里的宣誓。
1958年9月4日,我國外交部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向全世界鄭重宣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
一切外國飛機和軍用船舶,未經中國政府許可,不得進入中國領海及其上空。
咱們把時間往回推兩周。
1958年8月18日,解放軍發動了金門炮戰。
美國軍艦護航台軍,前來支援。
但美軍又公開宣布,只會護送台艦抵達距離大陸3海里的區域。
為什麼美國人護航只護航到3海里?
毛主席見狀,找來了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和多位法學專家,問他們,為何3海里以外我們打不得?
經過陶勇和法學大家倪徵燠等人的解釋,他這才了解到了《海牙協議》有關3海里的規定。而且,長期以來,很多國家都在試圖反抗「3海里原則」,只是迫於強國的威懾不得不同意罷了。
毛主席反覆考量,做出重要指示——
「《海牙協議》不是聖旨,中國要拓寬領海寬度!」
」中國領海的寬度,是12海里!「
為何定了12海里呢?
據說這是倪徵燠給出的建議。
一是早就有國際專家學者做出過主權國家領海延伸至12海里的提議,最終因列強的反對而作罷。所以,12海里的劃法在國際法學界並不算完全陌生。
而更重要的是,因為12海里正好能封住渤海的入海口,把渤海徹底變成中國內海,保護京津冀地區的安全。
隨後毛主席又從解放軍總參謀長黃克誠口中了解到,如今解放軍的岸防炮有效射程在12海里以上。
於是,這就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
聲明一出,果然遭到了歐美等海洋強國的一致反對。他們宣稱,絕不承認中國的12海里規定。
特別是美國,決定用行動來表達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的無視。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發布當天,1958年9月4日,台艦聯合美艦隊一同馳援金門。
這個混合艦隊非常大膽,故意駛入了大陸12海里之內。
解放軍則接到上級指令——「只打蔣艦不打美艦」。
結果,一開打,美艦見到射向蔣艦的密集炮彈,就趕緊同蔣艦分離,迅速駛出12海里範圍。
妥妥的塑料盟友情。
最終,蔣艦有3艘被擊沉,十幾艘被擊傷。
有意思的是,那以後,雖然美政府不斷對12海里的宣誓放出狠話,但只要炮聲一響,前來增援的美國軍艦就會自動撤到12海里之外。
顯然,無論美國嘴巴上是否承認中國的12海里領海主權,美國的行動其實已經默認了中國12海里的領海宣誓...
自此,中國的領海就維持了12海里的寬度。
同年,冰島也宣布了12海里的主權範圍。之後,又有更多國家敢於對3海里的霸王條款說「不」,開始參照中國的標準,宣誓12海里的領海。
到了1973年,第三次國際海洋法會議的召開。多個國家強烈要求廢除3海里的領海規定,一致認為,應該改為12海里。
再後來的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誕生,它正式規定了12海里的領海和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
但因為某些大國的互相扯皮,在誕生十幾年後的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才正式生效。
不過,雖然歐美大多數國家都屬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但美國卻是迄今為止全球少數幾個沒有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國家之一。
美國官方,目前並不承認12海里領海的主權範圍。
要說其緣由,一是美國那個很特殊的地緣環境,幾乎不存在所謂的領海爭議。
況且,這麼長的時間裡,也確實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去美國的家門口爭奪領海權益。
因此,從自家的海洋權益來看,12海里和3海里對美國的區別意義並不大。
反倒是不承認12海里,更能讓美國打著航行自由,無害通過的幌子,去別國的家門口搞事情。
好了,咱們最後還是說回日本。
實際上,日本也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之一,按理說,應該享有12海里的領海主權。
然而,日本它並不是個「正常」的國家,除了自家的利益,它更要照顧到主人的利益。
於是,日本在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同時,又鼓搗出了一個《領海及毗連水域法》,專門規定了4處特殊海域。
在這4處關鍵海峽的所在地,日本聲明放棄12海里領海的權利,依舊延續3海里的領海范,以便讓他國軍艦可以隨意出入。
當然,這個「他國」,在當年的日本人眼中,幾乎只有一個。
至於別國軍艦利用這四條海峽威懾日本怎麼辦,這種事它壓根就沒考慮過。
畢竟,在那時的日本看來,只要美國爸爸在,整個地球的海洋都是美國爸爸的。
尷尬的是,最近這些年,除了「美爹」的船艦,中俄艦隊也時常跑到它那裡去溜溜彎。
比如,在2021-2024年的多次中俄海軍海上聯合巡航,兩國軍艦都聯手穿越了日本的津輕海峽,宗谷海峽等特殊區域,全程合法合規,無障礙。
畢竟,上述海峽,日本方面只有3海里的領海權,這可是它先前自己聲明的。
站在高處,日本市民甚至能用肉眼看到中俄軍艦的炮口。
再看「涼月」號事件,似乎確實有些詭異。敏感時期,連美國都要避著點,它的小馬仔竟然單艦闖入中國領海。又隔了五天,中日雙方才公開了這件事。
另外,在事件被公開後,日本防衛省突然進行了一次「史上最大規模」的處分,以「違紀」的名義,一次性處理了218人。其中包括統合幕僚長、陸上自衛隊幕僚長、航空幕僚長、海上自衛隊幕僚長等一眾自衛隊高層。
要知道,換成咱們熟悉的辭彙,統合幕僚長==參聯會主席,陸上自衛隊幕僚長=陸軍參謀長,航空幕僚長=空軍參謀長,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海軍參謀長。全都是關鍵崗位。
據報道,被處罰的218人涉嫌對涉密信息處理不當、濫用職權、貪污腐敗等多項指控。
只是,你要說整頓軍務,一兩年內陸陸續續抓出218人,倒還差不多。一次性搞掉這麼多,還真讓人不得不懷疑,或許是自衛隊真正的「主人」已經很不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