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野:不見棺材是不會落淚的

2024年06月10日06:33:08 軍事 1736

【編者按】本文為作者授權,「秦安戰略」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牧之野」,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大家關注。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國家同時具備加速和剎車的能力。

一周沒寫,世界已經恍若隔世,這便是魔幻的2024。

歷史的關鍵節點,隨時隨地可能發生改變局勢的質變。

三個重要的節點,都出現了標誌性事件。

俄烏戰場

因為北約美國開始協助烏克蘭攻擊俄羅斯本土目標,特別是戰略預警雷達的遭襲,直接推高了戰爭危險程度。

牧之野:不見棺材是不會落淚的 - 天天要聞

《生意人報》稱,這次遇襲的「沃羅涅日-DM」雷達屬於超視距雷達「沃羅涅日」系列,主要用於探測太空和空中目標,包括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這一雷達站於2009-2016年開始服役。根據公開消息,它由兩個巨型雷達天線組成,其中一個監測從非洲北部海岸到南歐的西南方向,另一個面向土耳其中東。該雷達能跟蹤在6000公里外的500個空中目標,並對8000公里外的太空目標進行監視。

這是相當危險的信號。

在此背景下,「動力」網站警告說,烏軍對阿爾馬維爾雷達站的襲擊很可能滿足俄羅斯2020年宣布的「可能引發核報復攻擊」的行動條件。根據「俄羅斯聯邦核威懾國家政策原則」,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條件包括「敵方對俄羅斯聯邦關鍵政府或軍事場所的任何攻擊,其破壞效果將影響核力量的反擊行動」。而「沃羅涅日-DM」超視距雷達本身就是俄羅斯龐大戰略預警網路的關鍵組成部分。

在過去,之所以這裡沒必要設立過於複雜和密集的防空系統,因為核大國之間的默契,如果真到了這一步,就相當掀桌子,沒有人會冒這樣的險。

但現在,不一樣了,冷戰時劃的紅線也可以踩。

而從另一個邏輯分析:如果美國需要冒這樣的險,那就說明了西方已經承受不了戰略上可能的失敗,而不得不出此下策。

普京說,「歐洲人必須想一想:如果與我們互相(核)打擊的國家被消滅了,美國人是否會參與這種戰略武器層面的交換?我非常懷疑。」他解釋說,雖然美國和俄羅斯都擁有完善的早期預警系統來探測來襲導彈,但一些歐洲的北約成員國卻沒有,「從這個角度,它們或多或少都處於不設防的狀態」。

普京還稱,俄羅斯的戰術核武器「比美國人用來對付廣島長崎的炸彈威力大三到四倍」,此外,「即使是美國人從美國帶來了他們的核武器,我們的數量仍然是它們(歐洲)的好幾倍」。普京警告說,任何此類戰爭都會造成「無限的傷亡」。

最近一段時間俄烏戰場上,俄的優勢在繼續擴大,同時烏克蘭也在組織夏季的反攻,雙方想要改變各自區域的狀況都不容易。

牧之野:不見棺材是不會落淚的 - 天天要聞

普京:「按照我們的統計,烏軍每月的死傷在5萬人左右,這是受傷和戰死人數。上個月,上上個月,按照我們的統計,他們徵召了約 50000-55000人。


「現在正在進行的,這一總動員,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這一動員僅是為了堵上損失,這一切都是為了填補損失。」普京總統指出,烏克蘭在以強制和非強制方式進行動員,但大多數情況是現在他們在街上強行抓人,因為很少有人願意上戰場。

匈牙利總理則披露了北約有與俄羅斯直接開戰的計劃和準備。

根據塔斯社5月31日的報道,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每周都能感受到歐州和北約將要對俄羅斯開戰的「新跡象」,也許,戰爭僅有幾步之遙了。

歐爾班說:「戰爭不會一步到位,而是會分為討論、準備和摧毀這三個階段。現在我們正在完成討論,處於準備階段,距離摧毀僅有幾步之遙。」

因此,不論普京如何表達善意和做承諾不使用核武器,一旦俄羅斯真的遭遇了重大挫折,導致烏東四地出現保不住的情況,或者俄領土(也包括俄佔克里米亞)受到嚴重打擊損失,普京會毫不猶豫確定使用戰術核武器

決定這一進程的美國,也發生了自二戰之後的重要轉變,由。

路透社7日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軍控的高級官員普拉內·瓦迪聲稱,美國可能會在未來幾年部署更多戰略核武器,以對抗中俄等美國的對手。

但一年前,情況還不是這樣。

路透社稱,在瓦迪發表演講的一年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曾告訴美國軍控協會,美國沒有必要增加戰略核武部署以對抗俄羅斯和中國。

普京威脅軍援遠程武器,目前較有可能的就是在中東開闢更大的第二戰場,牽制美以。

牧之野:不見棺材是不會落淚的 - 天天要聞

普京:我們保留向西方國家敵人提供遠程武器的權利,但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這樣做。我們有權以同樣方式作出回應。

當地時間6月6日,古巴外交部表示,包括「喀山」號核動力潛艇在內的4艘俄羅斯艦艇,預計將於12日抵達古巴。


據「環球網」6月7日援引俄新社報道稱,古巴外交部表示,此舉基於兩國之間歷史友好關係,並嚴格遵守國際規則。古方強調,這些船隻均未攜帶核武器,且它們的存在「不會對該地區構成威脅」。據稱,來訪的俄海軍將開展禮節性拜訪等一系列活動,並將參觀當地歷史文化名勝。

與此同時,將戰略核武器部署到古巴,雖然只是做做樣子,但也是繼古巴導彈危機之後又一次重要的核戰略威懾。

囚徒困境,越往後,沒有人說話是算數的,因為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中東局勢

除了以色列還在加沙進行的種族滅絕外,近期還出現了一個新情況。

牧之野:不見棺材是不會落淚的 - 天天要聞

巴以衝突尚未停歇,以黎邊境又再傳炮火聲。以色列國防軍北方司令部司令戈爾丁6日說,已完成對黎巴嫩真主黨發動大規模攻勢部署。對此敘利亞觀察家認為,如果以色列真的向黎巴嫩發動大規模進攻,真主黨也會全力攻擊以色列各地區,這也將導致區內的抵抗力量與美國爆發大衝突。

以色列似乎有一不做二不休的打算,有再次清剿黎巴嫩真主黨的計劃。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以色列政府當地時間5日決定,將以色列國防軍在必要情況下徵召預備役士兵人數的上限從30萬人增加至35萬人。根據以色列陸軍電台發布的消息,這一決定的有效期將持續到今年8月1日。

除了戰爭層面,近期另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

路透社6月5日報道稱,沙特加入了由國際清算銀行和中國牽頭成立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跨境試驗項目: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mBridge)。沙特中央銀行5日也發布聲明宣布這一消息,稱將成為全面參與mBridge MVP(最簡可行產品)平台的成員。路透社稱,這可能是全球石油貿易朝著減少美元結算邁出的又一步。

不少媒體用「中沙石油貿易將擺脫美元「這樣的標題進行宣傳,個人認為,是好事,但還需進一步觀察核實,美國不可能就此罷休

沙特考慮對華石油貿易使用人民幣不是最近的事情,而是經過若干年談判未果,目前也不是最終實踐,我們還需要繼續觀察,如果完全實現,那對石油美元是個巨大打擊,意味著美元數十年來作為石油唯一結算貨幣的壟斷局面有所鬆動,這不是一件小事。

2022年:「長期以來,全球大宗商品貿易尤其是油氣貿易以美元結算,這是美元霸權的重要標誌,也受到美國中東政策的影響。」能源經濟學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董秀成澎湃新聞分析稱,海合會國家、尤其是沙特的石油貿易以美元計價結算,過去更多是出於地緣政治考量。「不排除他們會逐漸轉向。但即使最終成行,這仍是個複雜的漸進過程,不可能在短期內完全用人民幣結算取代美元。」

中東的大變局正在進行時。

東亞局勢

拜登在《時代》雜誌6月4日發表的專訪中說,美國不尋求台灣獨立,但若北京單方面改變現狀,美國「不會不」保衛台灣。(路透社)

牧之野:不見棺材是不會落淚的 - 天天要聞

這是拜登任內第五次發表所謂武力保衛台灣地區的講話,一次比一次不再遮掩。

近期,我看學界有種說法,說我們需要和美國「談條件」,讓美國知難而退,不插手我們解決台灣問題,而作為回報,我們可以答應他們些許條件。

對此,我的看法是,不要太天真。

只要美國政客不是腦子壞了,這就不可能實現,試都不用試。

台灣地區,是美國制衡中國發展的最後一張王牌。

且不說美國的條件從來都不是我們能做到的,救美債我們救的了嗎?拋棄俄羅斯我們做得到嗎?

我們是那個最後被收拾的,根本不可能去談條件。

現在,就是要做同時進行2-3場軍事衝突的準備,才尚存全勝的可能,但凡有點僥倖,不屏息專註,都可能萬劫不復。

據台媒報道,台灣地區賴清德在社媒平台祝賀印度總理莫迪當選連任,莫迪回復稱期待與台建立更緊密聯繫。

有些時候,我們容易用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去界定西方文明。

比如說:冷戰思維,比如說: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云云。

你仔細想一想,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美國,你在冷戰中戰勝了最大的對手,有什麼理由不堅持冷戰思維?

勸誡對手放棄的「法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特別像武俠片的場景。

我們覺得,這樣不道義,種族滅絕是不人道的,可是,在強者眼裡,這便是生存之道,還會覺得你很可笑。

現在的美帝國主義,根本就不用什麼陰謀論,而是一張明牌。

就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不管你是誰,就算是盟友,只要擋著壟斷金融資本主義賺錢,通殺。

大家去看新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根據美國警方當地時間17日公布的一份文件,經過廣泛的執法調查,警方確認,美國波音公司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問題的「吹哨人」約翰·巴尼特系自殺身亡。據報道,巴尼特在波音公司工作了32年,曾擔任質控經理。2017年因健康原因退休後,他曾揭發波音公司生產的產品存在多處安全隱患問題。

2024年3月9日,巴尼特本應就他起訴波音公司誹謗案接受質詢,但當天沒有出庭,後被發現死在其入住酒店停車場自己的車裡。

據外媒6月8日報道,美國阿波羅8號宇航員威廉·安德斯於當地時間6月7日在華盛頓墜機身亡。財聯社5月15日電,據斯洛伐克多家媒體報道,當地時間5月15日,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在中部漢德洛瓦遭槍擊,隨後被送往醫院。據目擊者稱,嫌疑人一共開了4槍,其中一槍直接擊中菲佐。


按照路透社等媒體的說法,包括今年總統選舉在內,斯洛伐克近年來幾場重要選舉加劇了國內政治對立和社會分化,而俄烏衝突放大了這種對立。雖然斯洛伐克是北約和歐盟的成員國,但是總理菲佐卻以反西方、反烏克蘭、親俄的立場而聞名。

西方文明其實非常好理解。

就像我們治病一樣,哪裡出問題,就弄哪裡,有血栓就把血栓去掉,疼痛就吃止痛藥,骨關節炎就置換股骨頭

遇到競爭的國家,就幹掉,不論你是西班牙德國日本還是蘇聯

遇到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誰不聽話,就讓誰死。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直到沒人敢作對。

所以,才會經常有美國幫助了基地組織,然後又去打擊拉登,以色列創造了哈馬斯,然後又去殺哈馬斯這種所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巨大內耗。

牧之野:不見棺材是不會落淚的 - 天天要聞

它的思維是直線的,點對點的,它不會去反求諸己,不會從自己出發,第一時間是通過抹黑、控制、打壓、轉移矛盾來搞垮你,確保自己的核心利益。

而且,現在的被寄生和控制的帝國主義形態,也沒時間做太多戰略性的布局,它的產業資本,根本就沒有充足的時間回來,所有的計劃,更多只是為了眼前能過去,想不了太遠。

它不像中國,能夠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知道人類需要什麼,會在錯誤的路口及時踩下剎車,也會為了某些長遠的目標犧牲當下的利益。

我們現在所闡述的一切,都不可能改變最終的結果。因為它根本沒感覺到疼,不知道需要付出什麼成本。

它的邏輯,和你的不一樣,還說什麼呢?

放棄幻想就行了。

它們只關心,現在需要付出什麼,得到什麼,會不會影響眼下的選舉,沒有人去考慮這個國家的未來。

未來是死是活,不是現在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關心的事情。

資本在乎美國的興衰嗎?

別幼稚了。

地球都沒了,資本都可以到火星上賣門票。

因此,什麼人工智慧的發展,除了把世界變得更糟,完全不會給人類中的絕大多數帶來任何的好處。

所有的技術發展,除了帶來資本的轉移和更加集中,不會有別的結果。

我們完全可以知道中國的命運是什麼,一點都不難猜。

牧之野:不見棺材是不會落淚的 - 天天要聞

表面上是中美博弈,實則是兩種文明,兩種價值觀體系的博弈,將是21世紀的主旋律。

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打一口棺材,擺一副魚死網破的態勢,讓操控國際政治後面的那幾個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集團,算清楚自己的錢會損失多少,才有可能避免世界大戰

只要這個代價在三分之一以上,就還有緩和的餘地,說其他的,都沒用。

不見棺材,是不會落淚的。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美海軍對記者說:跟胡塞武裝交手疲憊還扛不住 - 天天要聞

美海軍對記者說:跟胡塞武裝交手疲憊還扛不住

以前都是胡塞說打了山姆多少艦艇,有殖人就死不承認,說是假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山姆的美聯社記者去現場採訪後怎麼說的,他說幾十年來,山姆海軍一直把前毛熊、現大毛和東方兔列為對手,並做好了與之爆發激烈衝突的準備。
台灣正被美國塑造成下一個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誘戰 - 天天要聞

台灣正被美國塑造成下一個珍珠港?警惕老美台海誘戰

長期以來,二戰時期的「珍珠港事件」一直存在一個「陰謀論」的說法,即當時的美國政府為了能夠動員國內社會輿論早點參戰,向日本「禁運」石油,最終逼得日本跳腳,突襲珍珠港,有一些外界說法把它稱為「羅斯福的苦....
國家能源集團、國網、大唐、中廣核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變動! - 天天要聞

國家能源集團、國網、大唐、中廣核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變動!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網、大唐、中廣核、中國電建、中國華電等多家能源央企高管發生變動。這些變動不僅是對企業運營管理的全新調整,更反映了國家對能源行業發展的戰略布局。在這些央企高管的更迭中,一批具有豐富經驗和卓越能力的新任領導者走馬上任,他們將為能源行業的發
戈壁傳奇:中國導彈靶場背後的英雄史詩 - 天天要聞

戈壁傳奇:中國導彈靶場背後的英雄史詩

戈壁鑄劍:中國導彈靶場建設的傳奇故事「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這句口號,曾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員和軍人,在荒涼、惡劣的戈壁灘上,為中國的國防事業默默奉獻。而這背後,隱藏著一段關於中國導彈靶場建設的傳奇故事。
賴清德黃埔校慶「洗滌軍心」?碰瓷馬英九加碼鬧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黃埔校慶「洗滌軍心」?碰瓷馬英九加碼鬧騰

台軍陸軍官校16日舉行黃埔建校百年校慶活動。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與台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均親赴現場。賴清德還作為「三軍統帥」致辭。不過令輿論倍感意外的是,賴在發言中竟將炮口對準「前任的前任」領導人馬英九,宣稱不能夠接受「首戰即終戰」的「投降
【荷蘭】七月份第一個星期荷蘭新內閣宣誓就職 - 天天要聞

【荷蘭】七月份第一個星期荷蘭新內閣宣誓就職

據荷蘭組閣人范茲沃爾稱,由荷蘭四個黨派組成的新內閣將於 7 月第一個星期宣誓就職,並按照傳統,和國王在海牙工作王宮前的台階上合照。同一星期,第二議院可以與新首相斯科夫就新內閣的計划進行辯論。 ....
【國際】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解散戰時內閣 - 天天要聞

【國際】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解散戰時內閣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決定解散去年十月份組建的戰時內閣。據以色列媒體今天報道,他昨天在內閣成員會議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上周日,以色列民族團結黨的本尼·甘茨(Benny Gantz)辭去戰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