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2024年02月27日17:45:19 軍事 1438

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3年7月27日,隨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元帥金日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以及「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陸軍上將馬克•克拉克在朝鮮板門店齊聚一堂。

3人輪流在停戰協定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宣告了持續將近三年之久的朝鮮戰爭,終於在談判桌上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在撤離朝鮮的那一天,美軍一位名叫約翰·馬丁的上校在回憶朝鮮戰爭時,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我們當年最大的失誤,就是把志願軍的戰鬥力等級,當成了和二流的朝鮮軍隊一樣的水平。」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這份感想既得益於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勇作戰,也得益於戰士們永不言棄的鋼鐵意志,是紀念那些長眠於戰場的志願軍戰士最好的軍功章。

那麼當年的朝鮮戰爭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聯合國軍」會將志願軍當成二流的作戰部隊?


錯判局勢

朝鮮戰爭的教訓表明,只要是在戰場上,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小看自己的對手,無論自己的優勢有多大,對方表現出的內容有多弱小,都不應該輕易的進行分兵、冒進等自大的戰場判斷。用毛主席的話來說就是:「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之前存在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是這樣說的:縱觀老美扶持的所有政府武裝來看,最能打的竟然是老蔣

這個說法其實倒也不無道理,雖然蔣介石被咱們戲稱為「運輸大隊長」,並且還有著「功德林招生辦主任」、「微操大師」等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外號,但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與他的一眾國民黨軍隊,還是實實在在的給了我軍很大的壓力。

但是美國人總覺得老蔣打的實在是窩囊,不僅人數優勢,後勤保障優勢,還有著本身的武器裝備優勢,再加上飛機、坦克、大炮,以及後面老美支援給他的諸多美械裝備,美國人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老蔣怎麼就打不贏共產黨的軍隊?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現代戰爭不同於以前的冷兵器戰爭,不是單單靠斬將奪旗的匹夫之勇,就能所向披靡的讓戰場的局勢一邊倒,綜合實力相差太多就會被穩步推進,然後橫掃。

然而,還沒等到老美想明白,中國人民志願軍就在毛主席的正確指示下,在彭老總的親自帶領下,浩浩蕩蕩開過了鴨綠江,直奔不可一世的「聯合國軍」而來。

雖然在1950年10月25日的第一次戰役中,我軍打了美國人一個措手不及,這一戰的勝利要得益於兩個要點:一個是情報差,美國人壓根就不知道我軍已經進入了朝鮮;另一個是指揮官麥克阿瑟狂妄的分兵策略,隨意推進、急功近利,都是美國人失敗的根本原因之一。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在第一次戰役失利後,麥克阿瑟並沒有進行戰術方面的檢討,反倒將問題歸咎於中國方面的突然出兵,也就是兩軍之間存在情報差,再加上部隊分散行動不成建制,被志願軍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也實屬正常。

所以麥克阿瑟認為,只要己方能夠重新組織起部隊正常推進,志願軍也就和朝鮮軍隊沒什麼區別,湊數的再多那也是湊數的,成不了什麼氣候。

1950年11月7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爆發,麥克阿瑟十分自信的判斷道:志願軍此次前來,不過是為了預防「聯合國軍」在打垮朝鮮、統一朝鮮半島之後,順勢侵略中國東北地區,因為此前美軍多次入侵中國領空,轟炸了位於遼寧境內的丹東地區。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可即便如此,美國人仍然認為中國不敢出兵,即便現在出兵了,目的也多半是出於積極防禦、觀察「聯合國軍」的動向,不會真的主動進行十分猛烈的進攻。

但事實證明,麥克阿瑟完全錯估了志願軍的戰略預期,志願軍既然來了,就是為了趕走他們這些侵略者而來。

而在戰場上,美國人也的確領略到了志願軍戰士的頑強的戰鬥意志和作戰風格,以致於美國的一位陸軍上校約翰在戰後感嘆道:

「在朝鮮作戰的日子裡,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無法戰勝。我們當年最大的失誤,就是把志願軍的戰鬥力等級,當成了和二流的朝鮮軍隊一樣的水平。」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望而生畏

試問:美國在統一朝鮮半島後,會不會將手伸向中國?這個問題沒有人知道,但麥克阿瑟一定心知肚明。

二戰結束後,美國人剛開始選擇扶持蔣介石的南京國民黨政府,試圖以相對和平的方式將手伸入中國,同時,美國也將手伸入了戰後的日本和朝鮮半島,以完成其在遠東建立軍事基地的戰略構想,而這一切不過都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博弈的資本罷了。

但出乎美國人意料的是,蔣介石短短3年多就在解放戰爭中落敗,不得已退守台灣,美國也只能迅速調整戰略部署,將下一階段的重點策略放在了朝鮮半島上。只要能將朝鮮半島抓在手裡,再加上當時的日本,美國同樣可以完成當初最基本的設想。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美國的這點小心思當然瞞不過我黨傑出的一眾戰略家們,尤其是毛主席,他出於對整個國家戰略防禦布局的思考下,同時,朝鮮政府也向我們發出了主動求援的信號,在經過商議後,中國最終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軍事決定。

在遭受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的失利後,麥克阿瑟似乎也明白了志願軍「來者不善」,開始接連展示他在西點軍校的學習成果。在麥克阿瑟的示意下,「聯合國軍」採用了「先停火、後談判」的場外方式,給部隊爭取休整和喘息的時間,但這一切並沒有瞞過彭老總的眼睛。

1950年12月31日,在彭老總的判斷下,中、朝軍隊選擇果斷出擊,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爆發。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我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這次戰鬥中集結了大約6個軍的兵力,在朝鮮人民軍3個軍團的協同下,依託原本設立在「三八線」附近的陣地工事,對保持防禦姿態的「聯合國軍」發起了一次突如其來的全線進攻。

經過一周的進攻後,也就是在1951年1月8日這一天,「聯合國軍」被擊退至北緯37度線附近地區,中、朝軍隊在佔領漢城後便適時停止了追擊。但「聯合國軍」的反撲來的也很快,1951年1月25日,「聯合國軍」捲土重來,妄圖重新打過「三八線」。

這次進攻可並不是麥克阿瑟的無謀,而是我軍主力進入休整狀態的情報被敵軍的情報部門洞察,所以美軍也抓住了志願軍這一漏洞,果斷出擊,以報前三次戰役中的一箭之仇。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聯合國軍」攻勢猛烈,志願軍為了維持陣地付出了慘痛的代價。1951年3月14日,中朝軍隊撤出漢城,直到4月21日,雙方仍然將戰線穩固在「三八線」附近,誰也未能前進一步。

這次來去反覆的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的一個縮影,是一場較為典型的,雙方先後抓住敵方漏洞後果斷出擊的戰役。

而在抗美援朝第二、三次戰役後,美國人才總算明白蔣介石為什麼會輸,這些士兵個個悍不畏死,隨時都能犧牲自己換取戰鬥勝利,這樣的信念與意志在敵人眼中,只能用「可怕」兩個字來形容。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英魂永存

抗美援朝戰爭之所以最後能以中、朝一方的勝利而告終,除了司令員下達的正確戰略方針、各級指戰員堅決執行命令以外,還離不開諸多英雄一般的百戰老兵。

1950年9月25日,在北京順利舉行了「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全軍上下共350名代表參會,在這350位百戰老兵里,光是立過特等功的就有78人

但這可不意味著特等功就是什麼大白菜,相反,我國四大野戰軍加在一起550萬人,也就出了這78位活著的特等功戰士,而且絕大多數特等功、一等功戰士都是死後追授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當然這個會議可不是立過一次一等功就能有資格去的,就算是只立過一等功,也得立很多次才行。比如一位叫呂俊生的戰士,他在抗日戰爭期間,在戰場上徒手以白刃戰的方式擊殺了27個甲種師團的鬼子,獲授一等功。這樣的軍功章,他前後一共拿了八個

在我國解放軍隊伍里,一直都流傳著一句頗具寫實性的順口溜,叫做「三等功站著領,二等功躺著領,一等功家屬領」。這也側面體現出想要獲授特等功是怎樣的一種難度,更別提大會現場,居然還有78位老兵是活著的特等功了。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之後,這些百戰老兵又立即開赴了戰場,這次當然也湧現了一批獲授特等功的戰士,但這次,國家只能選擇追授。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張國福,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後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因在胡家窩棚一役中摸到了廖耀湘的「西進兵團」指揮部附近,一顆手榴彈給一群國民黨少將、中將炸上了天,致使其指揮所直接癱瘓,獲授特等功

而這次,張國福則是在全連犧牲僅剩自己的情況下,且胸部受重傷的情況下,獨自堅守345.6高地長達七天八夜,直到援軍趕到的時候,張國福都沒有丟掉陣地。

楊根思,1944年加入新四軍,歷經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榮立一等功。抗美援朝戰役里,楊根思在著名的長津湖戰役中率領一個排扼守小高嶺陣地,由於身負重傷,眼看敵人即將衝上陣地,楊根思抱著炸藥直接衝進了人堆里,當場炸死了周圍的40多個美軍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因為楊根思的這次英勇犧牲,導致後面的美軍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以為志願軍陣地里還有人員殘留,所以並不敢直接上去接管陣地,這給後續援軍爭取到了接管陣地的時間。因此,楊根思獲授特等功,他也是新中國第一個獲授特等功的戰鬥英雄

胡修道,1951年6月參軍,作為一個新兵,他打的第一場戰役就是抗美援朝。在上甘嶺戰役中,胡修道在獨自一人堅守3號陣地的情況下,還去幫忙守了隔壁的10號陣地,一天之內他來回奔波於兩個陣地,帶領戰友打退敵軍40多次進攻,斃敵280餘人

當援軍趕到時,這兩個陣地一共只有3個人存活,志願軍自己的彈藥早就消耗光了,他們完全是在胡修道的帶領下,靠著從敵人屍體上扒下來的彈藥在戰鬥。事後胡修道獲授特等功,被後人稱之為「上甘嶺戰神」

美軍上校回憶:抗美援朝最大失誤,是把志願軍戰力當作二流朝鮮軍 - 天天要聞

抗美援朝極大的增強了中國人民對抗外國侵略者的信心,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一世、不可戰勝的神話,在這場戰役中的每一位英雄都值得我們永遠銘記,沒有他們就沒有中國之後幾十年穩定的發展態勢,也就不會有今天我們幸福的生活。

對於美軍錯將我志願軍戰力當做二流朝鮮軍的往事,屏幕前的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參考資料:

1.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史簡編》——中國人民解放軍出版社

2. 《抗美援朝戰爭運動戰階段的五次戰役》——中國軍網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陳景茂:在榮成的幾次戰鬥經歷 - 天天要聞

陳景茂:在榮成的幾次戰鬥經歷

引子*本文摘自《榮成文史資料》第一輯(1987年11月),作者陳景茂,原標題《幾次戰鬥經歷》正文抗日戰爭勝利已經四十多年了,但是,四十多年前的戰火硝煙景象至今仍然時常浮現在我面前。
800餘名「飛手」雲集!第八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湖南省賽)暨湖南省首屆青少年無人機大賽開幕 - 天天要聞

800餘名「飛手」雲集!第八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湖南省賽)暨湖南省首屆青少年無人機大賽開幕

三湘都市報6月30日訊(通訊員 何延鋼 周揚莉 全媒體記者 劉鎮東)6月29日上午,第八屆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湖南省賽)暨湖南省首屆青少年無人機大賽在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大學演藝廳拉開帷幕,來自全省117所中小學632支代表隊的800餘名學生雲集賽場,盡展風采。據悉,全國青少年無人機大賽是我國青少年教育領域最具權威性、...
解放軍裝備走出國門,出口歐洲國家 - 天天要聞

解放軍裝備走出國門,出口歐洲國家

北約顛倒黑白,無故挑釁中國後收到了一個壞消息,解放軍「低空獵手」部署在了歐洲腹地。 解放軍「低空獵手」,現身歐洲腹地 此前,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曾透露購買解放軍紅旗-17防空導彈的....
「以軍說馬上空襲,五分鐘內離開」 - 天天要聞

「以軍說馬上空襲,五分鐘內離開」

自當地時間29日凌晨以來,以軍持續轟炸加沙地帶多個地區,其中包括加沙地帶中部的邁加齊。有空襲倖存者說,在空襲開始前,以軍打來電話說馬上就要空襲,而他們只有短短五分鐘的時間用來逃命。以軍空襲倖存者艾哈邁德·伊斯梅爾說:「我們當時在屋子裡,接到電話,以軍要求我們在五分鐘內離開屋子,不讓帶任何東西,以軍也沒...
王毅與匈牙利外長通話,並給歐盟提出要求 - 天天要聞

王毅與匈牙利外長通話,並給歐盟提出要求

近來,中歐關係持續緊張,原因就是歐盟不斷對中國出手,在這一關鍵時刻,一通電話撥往中國。6月25日,中國外長王毅應約同匈牙利外長西雅爾多通電話。王毅指出,就在上月,中匈兩國領導人共同宣布將中匈關係提升....
每日60秒犇團團早報 - 天天要聞

每日60秒犇團團早報

2024年 6月30日農曆五月廿五1、稀土管理條例公布: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或者破壞稀土資源;2、湖南:發布今年首個暴雨紅色預警,預計至30日,多地將有暴雨、大風,局地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