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2024年02月14日20:05:04 軍事 1983

1951年5月17日,志願軍第15軍44師130團計劃在夜晚突襲,包圍加里山。

為保證計劃的順利進行,特派出一隊精幹人員,先行潛入敵軍腹地。

屆時,將與大部隊裡應外合,完成包圍任務,全殲敵軍,佔領加里山。

擔任此次先潛任務的小隊是一營二連,他們按照既定方案,借著夜色掩蓋,順利渡過昭陽河,繞過美軍加里山防線,沿著一個隱蔽的小山溝前進,直抵美軍腹地大水洞。

行進至村口附近時,小隊卻不幸被敵人發現。面對數倍於己的美軍,二連指戰員沒有猶豫,隨即與其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由於人數懸殊,隊伍被衝散,混戰之中,許多戰士因此犧牲。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當戰鬥結束,整個連隊處在眾多戰友犧牲的悲傷之中時,他卻獨自一人帶著二十多個傷員,七個俘虜以及一批繳獲的武器,毫髮無傷地回到了連隊。

要知道,他們面對的敵人可是美軍第2師38軍團,個個都是身經百戰,實力強勁。

那麼他究竟是怎樣做到的?當天晚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支援被捆,機智脫困

如果不是真實的歷史記載,他的傳奇故事恐怕傳出去沒人敢相信。

他就是特等功臣常同茂。

與敵相遇,吹響號角,他作為通訊員衝鋒在前。正當酣戰之時,他發現連長被敵人包圍,處境十分危險。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便連忙掉轉回身,對著身邊的敵人連開幾槍,準備回援,結果在半路被兩個突然冒出的美國大兵用電線捆住,寸步難行。

當時抓住一個俘虜可以得到不少獎金,因此那二人見捆住了他,趁著混戰就先行將其帶走。

常同茂自然不會讓他們就這麼輕易離開。

在押送途中,他使盡渾身解數,撒潑打滾。

把兩個美國大兵累得滿頭大汗,最終禁不住累,將他放倒在一旁,兩人坐在不遠處的樹蔭下歇息。

因為扭動,常同茂身上捆綁的電線早已鬆散。

見那兩人放鬆了警惕,他便悄悄把雙手從束縛中抽出,摸出身上藏著的手榴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了結了其生命。

逃脫後的常同茂已經和連隊失去了聯繫,他只能聽聲辨位,朝著槍聲最激烈的方向摸去。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在路上,他察覺到前方樹叢後有動靜,便弓著身子,緊握手槍,悄聲靠近。

仔細辨認後發現是七八個受傷的戰友,秉承著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拋棄隊友的信條,幾人便決定結伴而行,一起尋找連隊。

倒霉的是,沒走多遠,就迎面撞上一小隊美軍,作為唯一沒有受傷的人,常同茂自然而然地擔當起阻擊任務。

結果屋漏偏逢連夜雨,剛交火不久,後方又出現一隊潰敗下山的美軍。

腹背受敵,這該如何是好?情急之下,常同茂想出來一個好辦法。

他先將受傷的隊友妥善安置,再隻身一人返回,假意攻擊。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等後方的美軍即將蜂擁而至,便一個箭步沖向旁邊,利落翻身,躲入溝渠,與隊友會合,成功脫身。

昏天黑地之下,兩隊美軍只以為遇到的是敵軍,便不管不顧地向對方開火。

可嘆美軍就這樣被一個十七歲的年輕通訊員玩弄於股掌之間。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連炸五座地堡,生擒多個俘虜

與隊友安全轉移後,常同茂又返回戰場,孤身一人尋找連隊。

一路上,他遇見隊友就救助,遇上敵人就開槍,就這樣來來回回四次,救出了二十多名隊友。

期間一次前進路上,他偶然發現前方有座建築,靠近一看,竟是美軍的地堡!

他心下一喜,現在正打得焦灼,是偷襲敵人的好時機。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於是,他拿出四五個手榴彈,悉數扔向地堡,成功將其化為廢墟,只剩一地殘垣斷壁。

這座地堡的出現,也讓他意識到,這附近應當不止一個地堡存在,而且也許它的存在是為保護某個更重要的東西。

想及此,常同茂便當機立斷對附近展開摸索。果不其然,他很快又找到一座地堡。

將其炸毀後,他繼續前進,發現前方有一個黑黝黝的龐然大物,明顯異乎尋常。

悄然走近後,他發現是敵軍的一座帳篷,門外有人看守,門內可以看到有人在走動,而且隱約有綠光在閃。

作為通訊員,他敏銳地意識到那些閃著綠光的東西,大概率是通訊用具,那這個帳篷應該就是敵人的某個指揮所。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雖然自己手中餘下的手榴彈本想用於保命,但面前的可是敵人的指揮所,輕重緩急他還是分得清的。

用手榴彈成功炸毀帳篷後,常同茂的身上只剩下一把手槍和部分子彈,他便決定冒險前去帳篷附近,看是否能找到一些武器。

沒想到天隨人願,他還真找到半箱手雷。放了一些在身上後,他將剩下的藏起來,等返回時再拿走。

接著他像捅了敵人地堡的窩,又接連發現三個地堡。

一鼓作氣統統炸毀後,他見天色發亮,行動易被發現,便果斷決定返回。

等他和一路上找到的傷員會合返回時,卻發現了意外之喜,他們正處在一小隊逃竄的美軍背後!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仔細一看,還有一名美軍長官在其中。他和隊員一合計,決定擒賊先擒王,畢竟這麼多傷員在這,不便展開戰鬥。

於是,他們先往美軍腳下丟了兩枚手雷,趁兵荒馬亂之際,借著樹木草叢掩護,常同茂直接跳出來擒下美軍官,將殘存的美軍俘虜。

就這樣,他帶著二十多名傷員,七個俘虜,以及一批繳獲的武器,回到了連隊。

團中戰士聽說了他的事迹,都感到不可思議,紛紛稱其為「獨膽英雄」。

戰爭結束後,常同茂也因他立下的奇功,榮獲特等功!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路遇勁敵,有勇有謀

常同茂的奇功,還奇在他遇到的對手,美軍第二師實力十分強勁。

一戰時,這支軍隊在法國默茲河附近,以一場蒂耶里堡戰役的勝利,打破僵持局面,加速了一戰的結束;

二戰時,著名的諾曼底登陸後,當其他部隊停滯不前時,只有他們在茂密的灌木樹叢中穿梭,歷經三十九天的激戰,為友軍打通了進攻要塞。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這支軍隊的前身曾與印第安人交手,號稱「印第安酋長」,說是美軍部隊中的王牌也毫不為過。

面對這樣的強敵,志願軍們作戰的困難顯而易見。

正面強攻毫無勝算,那隻能拿出抗戰時的戰術,派出幾隊穿插進攻,與敵軍周旋,常同茂所在的130團就是其中一隊。

在這場戰鬥中,常同茂立的表現令人嘖嘖稱奇,那麼他到底為什麼能立下如此奇功?

我想運氣肯定是存在的,但更多的,是他的智慧與勇氣。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他敢於幾次返回戰場營救傷員,尋找連隊;

他敢於面對敵人不退縮,迎難而上;

他敢於孤身一人,帶著幾顆手榴彈,炸毀敵人五座地堡。

面對被綁局面,他冷靜應對,順利完成自救;

面對兩隊敵人夾擊,他急中生智,讓其自相殘殺;面對逃竄的敵軍,他巧妙應對,生擒七名俘虜。

他的特等功,名副其實!

17歲的他在美軍陣地五進五齣,指揮敵人自相殘殺,自己仍全身而退 - 天天要聞

結語

常同茂只是支援朝鮮志願軍中的一個,但無數個他團結在一起,贏得了這場看似毫無懸念的戰爭。

像他一樣的人,還有青年戰鬥英雄馬紹孔,一級戰鬥英雄崔建國,特等功臣岳洛佐……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值得我們銘記、致敬!

-END-

【文|過冬

【編輯|長庚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美國時間4月11日晚,特朗普終於還是偷偷服了軟,美國海關和與邊境保護局,偷偷的修改了關稅規則,針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以及半導體相關等電子產品,不再徵收「對等關稅」,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地區的產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對等關稅,直接不收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個稅起征點調整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當前,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上調個稅起征點,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同時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那麼,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月收入達到5000元的人數究竟有多少?而個稅起征點又應上調至多少才更為合理呢?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 天天要聞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4月份,市場存在看跌的心態!一方面,生豬供應水平增加,4月標豬出欄對於去年6月母豬存欄,由於去年5~11月份,母豬存欄逐月增加,本月,適重標豬供應水平進一步改善,供應寬鬆的基本面持續!不過,機構預估,4月份,集團豬企出欄計劃或將增加3.25%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Wind數據顯示,4月11日,我國氧化鋁平均現貨價格指數(下稱「氧化鋁現貨價」)連續四天跌破3000元/噸關口,以2895.00元/噸報收,創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期貨市場上,氧化鋁主連合約於4月9日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低(2663元/噸)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