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負責設想,中國負責實現」的場景,又出現了,而這一次,北斗將立下大功。
前言:美軍最先提出高超音速導彈概念,如今卻被中俄領先一步;美軍構想艦載無人機X-47B登上兩棲攻擊艦作戰,中國則緊隨其後,研製出攻擊-11,通過航母作戰半徑可覆蓋第二導鏈。那麼,此次解放軍又領先美國突破了哪一款先進裝備?其性能如何?
(圖解:美軍放棄研製的「夢想炮彈」,被中國科學家搶先實現)
1、美國設想的新裝備,中國實現了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美國一直設想的「夢想炮彈」,如今被中國科學家率先突破,最終成果報告發佈於相關學術期刊上。
報道稱,美國海軍早在2012年時提出一項「夢想炮彈」計劃,即用電磁軌道炮或電磁線圈炮進行發射,若是加上GPS信號引導,這款導彈最終的速度,或能達到驚人的5馬赫。
按照計劃,「夢想炮彈」最快能在5年內研製出來,然而事實卻是,直到2017年,美軍仍處於研究當中。長期無法取得進展,讓美軍感到焦慮,因此2021年時其宣布正式放棄該項目,改為裝備155毫米「神劍」GPS制導炮彈。
資料顯示,「神劍」GPS制導炮彈具備「發射後不管」、全天候使用等能力,可通過M77火炮發射,對加固工事和樓房進行打擊。俄烏衝突爆發後不久,美軍很快就將其運往前線,幫助烏克蘭作戰。
值得一提的是,該導彈在GPS信號引導下,可精準定位,目標基本跑都跑不掉。即便如此,「神劍」GPS制導炮彈依舊無法與「夢想炮彈」相媲美。
令美軍感到難以接受的是,自己放棄研製的2年後,中國科學家卻將其變為現實。
(圖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幫助「夢想炮彈」擁有更高的打擊精度)
2、新式天線設計:北斗立大功
《南華早報》強調,由於沒有過多參考信息,所以中國科學家完全是在沒有任何外部技術指導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完成的,尤其是衛星導航組件方面。
前文提到,美國的「夢想炮彈」將依託兩款裝備,一個電磁軌道炮或電磁線圈炮,另一個則是GPS全球定位導航。
電磁軌道炮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被公認為全球最領先技術之一,其具備成本效益高、打擊精度高、射程遠等優勢。
但是,電磁軌道炮在發射時,很容易產生電磁場,進而干擾或損壞天線能精密電子部件,所以美軍想到為其安裝一個屏蔽外殼。
問題在於,導彈在高速飛行的同時還能精準鎖定目標進行打擊,就勢必會使用到GPS信號,而屏蔽外殼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導彈接收GPS信號,所以,這兩項設計發生了嚴重衝突。
那麼,中國科學家是如何解決的?
其在發布的成果報告中,提出一種新式天線設計,其足以承受相當大的電磁輻射,這樣一來,自然就能夠擺脫屏蔽外殼,從而接收到更大的GPS信號。
當然,我國已經研製出北斗導航系統,而且北斗信號接收機有著獨特的內部設計,我們不會因為採用美國GPS而受到限制。
換言之,只要北斗接信號接收器能承受超過地球引力25000倍的力,那「夢想炮彈」就很難因為結構缺陷而偏離目標,美國「夢想炮彈」註定落後中國一大步。
(圖解:電磁軌道炮未來或許也能被用來應對航母)
3、中國「夢想炮彈」,衝擊美軍最大優勢
當然,除了上述問題外,我國還需要解決摩擦生熱問題。
畢竟電磁軌道炮炮彈進行高速發射時,會與炮膛、空氣發生劇烈摩擦,進而產生大量熱量,嚴重情況下,會縮短電磁軌道炮壽命。
中國科學家另闢蹊徑,使用成本低、產量大的氣凝膠作為隔熱材料。在此條件下,中國版的「夢想炮彈」發射速度達到7馬赫,比美軍最初設想的5馬赫還要快。
有人聯想到電磁軌道炮的用途,給出這樣一種思路,即採用「夢想炮彈」的電磁軌道炮,是否可以用來應對時常自由航行的美航母?
電磁軌道炮發射速度快、精度高、可連續發射,一旦發現敵軍,可在短時間內發射大量彈雨,從某種角度來說,其具備一定威脅美航母的能力。
但從實際出發,航母大多以戰鬥群為單位,其甲板上有艦載機,身旁有護衛艦、驅逐艦護航,電磁炮當下還很難淘汰航母。
至於未來能否做到,沒有人敢保證,只能說,真正實現的那一天,解放軍無疑又多了一個對付航母的新手段。
(圖解:山東艦放飛艦載機畫面)
4、伴隨電磁武器出現,福建艦再次引起關注
還有一點值得強調,那就是中國「夢想炮彈」是伴隨中國海軍在電磁武器方面的突破,一起出現的。美媒認為,隨著技術不斷成熟,這類武器未來必然會對美國傳統軍事優勢發起挑戰。
所謂的傳統軍事優勢,其實是指美軍在技術、綜合實力、資源壟斷等方面的優勢。在此之前,美國一直在電磁領域擁有絕對話語權,而如今,中國後來者居上,不僅打破美國技術壟斷,還呈現出超越趨勢。
這一點,在電磁彈射器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美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器航母福特號當前已經服役,中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器航母則處於即將海試的關鍵時候,等其出海完成各項測試並交付海軍之後,二者的技術對比,將更加顯著。
而就目前一些數據來分析,美國福特號航母電磁彈射器彈射數據並沒有讓美海軍滿意。
紅海危機發生後,美國福特號航母結束長達幾百天的任務返回母港,美軍拿到艦載機彈射起降報告後,笑都笑不出來。
福特號260天遠征,總航程8.3萬海里,累計起降架次1萬餘架次,而日均出動架次,卻只有43架。
相比之下,採用了效率遠不如電磁彈射器的常規航母山東艦,其平均架次高達60,更不用說,中國福建艦了。
由此可見,美軍引以為傲的電磁技術優勢,正在一點一點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