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關於中國海軍在紅海周邊的行動,外界又有些段子,中國海軍曾經宣傳,任何國家商船遇到安全問題,都可以向附近巡邏的中國海軍艦艇求助,結果有人在中國海軍宣傳片的網路頁面下面留言,說以色列貨船遇到風險,向中國海軍艦艇求助被拒絕了。後來,中國海軍和新華社都公開闢謠,根本就沒有發生求助這回事。
這幾天,大家發現中國海軍第45批護航編隊中的烏魯木齊艦,出現在美軍航母編隊附近,和美軍航母同向航行。以前美國說希望中國參與紅海護航,中國沒有正面回應。而且參加紅海護航的法國義大利等國,都是表示不接受美軍指揮,各干各的。所以中國海軍烏魯木齊艦也絕對不可能是加入美軍的行動。
這種跟隨,應該是我們對美軍行動能力的一次抵近觀察。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時期,我們沒有條件讓主戰艦艇在周圍收集信息,現在我們有條件了,就可以拿著小本本在邊上認真做記錄。
美國航母編隊這幾天確實幹了不少事,據美國中央司令部證實,美國海軍「艾森豪威爾」號航母打擊群在一天內,就擊落了12架自殺式無人機、3枚彈道導彈和2枚巡航導彈。攔截過程中,不僅用了艦對空導彈,還出動了f18戰鬥機,用空對空導彈記錄了2架無人機。
通常我們認為,低小慢目標,對很多雷達來說是不容易探測的,現在的交戰情況說明,美軍航母上的預警機對無人機這些雷達發射截面積很小的低速目標,有足夠的偵測和預警能力。美軍戰鬥機的雷達和導彈導引頭,性能也足以截獲目標信號,完成攔截動作。
那麼,烏魯木齊艦就有可能在旁觀過程中,通過雷達觀察戰場情況,再通過電子偵察手段,觀察美軍預警機、雷達的動作,然後就能推算出來,美軍對無人機的發現距離大約是多少公里,面對彈道導彈需要多少時間完成跟蹤和識別,進而再根據無人機和導彈的飛行速度,評估美軍完成目標識別之後,可用的攔截窗口時間有多少,這段時間最多能夠同時攔截多少目標。
能算出這個數據,也就能知道,一次攻擊用多少無人機,美軍的一艘導彈驅逐艦就忙不過來了,攻擊數量到多少,美軍的艦載機和驅逐艦防空體系有可能被突破。比如說,如果哪天胡塞武裝突然放出來100架無人機攻擊美軍一艘航母一艘驅逐艦的編隊,美軍還能把這些無人機全攔下來么?
還有,胡塞武裝用的無人機,也是來自伊朗的沙西德136這種東西為主,如果無人機更隱身,更高速呢?
用海量廉價無人機去飽和艦艇編隊的防禦能力,消耗編隊的防空火力,然後再發起導彈突擊,很有可能就是未來的重要海戰戰法。既然胡塞武裝和美軍已經給我們展示了一次問答過程,那我們肯定要考慮一下以後怎麼拿出更難的考卷,讓對手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