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閃電般的爆發,不但震驚了全世界也打了以色列情報部門一個措手不及。哈馬斯規模浩大的襲擊已經超越了過去雙方衝突的限度,以色列國防軍在遭受大規模襲擊後立即宣布以色列已經處於戰爭狀態。
【被巴勒斯坦人繳獲的以色列悍馬】
所有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何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一向以消息靈通而聞名的以色列情報機構卻像被蒙住眼睛一般,沒有收到一點風聲?
摩薩德的間諜神話
摩薩德曾被譽為世界上最頂尖的情報機構之一,以色列作為一個體量不算大的國家,其情報機構卻和中情局以及克格勃相提並論,可見摩薩德能力之強。
【摩薩德徽章】
摩薩德的成名之戰當屬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著名的諾亞方舟行動。當時以色列國防軍襲擊了黎巴嫩,而黎巴嫩恰好是法國的傳統友誼國。
為了教訓不知天高地厚的以色列,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下令扣留了以色列訂購的導彈艇。以色列當時又急需補充海軍力量,見法國不願妥協,便決定讓摩薩德直接把導彈艇從法國偷回來。
【從法國偷回的導彈艇】
誰都沒有想到,這類在好萊塢電影里才能出現的情節居然在現實中上演,摩薩德特工在一個深夜從法國船廠里偷走了他們的導彈艇,並航行了5000多公里回到了以色列,把法國政府的臉打得啪啪響。
【諾亞方舟行動示意圖】
除了偷導彈艇,摩薩德還曾經把主意打到了蘇聯頭上。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在中國家喻戶曉,但在當時由於這份報告太過衝擊,蘇聯政府曾長期把報告原件封存起來。
這自然引起了美國政府的興趣,他們很想知道赫魯曉夫到底說了什麼,居然能引起蘇聯內部的軒然大波。最初中情局打算走自己的渠道解決問題,但卻處處碰壁,一直沒能搞到未刪減的原文。
【赫魯曉夫的報告】
無奈之下中情局找到了摩薩德,開價100萬美元請以色列人幫忙得到這份報告。那可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100萬美元,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了,對於摩薩德這樣的機構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而摩薩德也沒有讓美國人失望,1956年6月5日,紐約時報頭版刊登了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全文。當然在此之前,以色列和美國政府都已經閱讀了報告的全部內容。
在秘密報告震驚世界的同時,摩薩德也成為了各國情報機構中的傳奇。
歷史性的失敗
在了解了摩薩德的成名史後,任何人都會對其在巴以衝突中的情報獲取失敗感到難以置信。要知道哈馬斯並不是一個非常正規的組織。
滲透哈馬斯的難度肯定是要比過去和其他國家政府打交道簡單得多的,但摩薩德卻並未在哈馬斯發起攻擊前發出預警,這是十分嚴重的失職。
【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
要知道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時候,摩薩德就出過失職的問題,導致以色列差點被中東聯軍滅國。如此嚴重的錯誤居然再次發生,摩薩德究竟怎麼了?
有國際問題專家認為,導致摩薩德失靈的原因相當複雜,但不可忽視的就是巴以長期沒有大規模戰爭造成的影響。
【以色列鐵穹攔截火箭彈】
別看巴以衝突年年提年年鬧,但雙方總體來說還是保持了大體上的和平,離最後一次大規模的中東戰爭已經過去了快半個世紀了。
冷戰結束以後,各國情報機構的交鋒也不再那麼激烈,摩薩德馬放南山倒也不讓人感到意外。
有以色列政府的內部人士透露,摩薩德高層實際上已經失去了過去居安思危的信念,很多人都養成了一種思維定式,認為中東甚至整個世界都不會再爆發大規模戰爭。
所以摩薩德根本就沒有預見到戰爭爆發的突然性,即便在此之前已經有俄烏衝突爆發的經驗。簡單來說,巴以衝突中的以色列犯了和朝鮮戰爭中的美國一樣的錯誤,沒有保持對戰爭爆發的警惕意識。
【朝鮮戰爭也存在情報誤判】
摩薩德長期紮根於加沙地帶,不可能一點進攻的風聲都沒聽到,但摩薩德官員卻選擇忽視這些跡象,固執的相信哈馬斯並不具備對以色列的大規模威脅,就和朝鮮戰爭中的麥克阿瑟始終不願意相信中國會參戰是一個道理。
加沙尚且是在以色列的眼皮子底下,摩薩德都能在情報工作方面出現失靈,那麼其在整個中東地區的情報資產,很可能大部分都處於不可用的狀態。
以色列是個缺乏戰略縱深的國家,這也是為何以色列唯如此看重情報工作的真正原因,如果這一次襲擊以色列的不是哈馬斯,而是以伊朗或者敘利亞為主導的中東聯軍,以色列的損失會更加慘重。
【歡呼的巴勒斯坦人】
中東國家吸取了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教訓很可能不會再給以色列翻盤的機會。
其實不僅是摩薩德,以色列的軍事力量都在這次巴以衝突中表現不佳,以色列國防軍在加沙構築了數年的防線居然能如此輕鬆的被哈馬斯攻破,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要知道以色列國防軍是中東地區最現代化的軍事力量之一,而哈馬斯僅僅是一支游擊隊性質的武裝力量。
【哈馬斯武裝】
目前巴以衝突走向何方還難以預料,但以色列長期壓迫巴勒斯坦人民並犯下無數的反人類戰爭罪行必然會遭到反噬。
在巴勒斯坦被逼入絕境的情況下,以色列的飛機大炮不見得就能戰勝220萬退無可退的巴勒斯坦人民。
資料來源:
【1】世界間諜組織篇:以色列摩薩德情報機構(一) .環球博覽[引用日期2012-09-12]
【2】以色列同意在加沙實施24小時停火 .bbc 中文網.2014年7月26日[引用日期20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