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濱海訊(記者 單毅 朱紹祥 王鼎鑫)10月10日,走進天津市克蘭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克蘭鷹航空」)產品展示區,一台直升機飛行模擬設備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飛機懸停在一定高度以後,通過方向舵調整直升機的朝向,實現轉向;想要朝前飛的話,就向前推桿,獲取前向的速度。」在克蘭鷹航空工作人員的講解下,記者體驗了一次直升機模擬駕駛飛行。整個過程中,可以聽到引擎的聲響,觀察到環境的細節,逼真的視覺和操縱體驗讓人彷彿置身於真實的飛行中。在9月剛剛圓滿閉幕的第六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上,正是這台搭載克蘭鷹航空自研飛行軟體系統的模擬模擬設備吸引了諸多業內外人士的關注和爭相體驗。

克蘭鷹航空以飛行模擬為主線,依託自主研發的軟體平台、先進的工程模擬、高精度建模、虛擬增強現實技術和動態5D城市視景工程技術,緊貼旋翼直升機和城市交通飛機設計、模擬訓練、裝備論證、試驗鑒定、服務運營的模擬需求,開展快速有效的產品研發和技術服務,形成一系列面向通航高技術飛行模擬應用產品,填補國內市場上旋翼工程模擬軟體和高等級訓練設備的空白。憑藉技術優勢,克蘭鷹航空成功入選2023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其項目——旋翼和城市交通(UAM)動態飛行模擬工程和訓練解決方案獲評2023首屆濱城人才創新創業大賽青年創客組決賽三等獎以及第十二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天津賽區)暨2023年「天開之星」天津市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

「模擬就是用數字模型代替或者部分代替實際系統,通過所編寫的系統模擬程序在計算機運行試驗,取得試驗結果,來驗證設計方案,進而指導設計和生產。」克蘭鷹航空創始人任文婷告訴記者,模擬技術的實用性在於可置信度,關鍵取決於模擬建模的精確度,「這也是克蘭鷹致力於整合研製高等級模擬設備的立足點」。
基於對未來行業市場廣闊前景的認知,克蘭鷹航空創始團隊明確了企業發展賽道——瞄準旋翼直升機和城市空中交通(UAM)市場。直升機應用場景包括航空飛行培訓、航空應急救援和水上風電等,市場潛力巨大。根據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的預測,到2027年中國民用直升機規模將達到3500 架以上,按照飛機和訓練器配比1:10,預測市場將有350台高等級模擬訓練設備需求,按單機售價9000萬元評估,綜合市場容量超過300億元。未來5-10年間,國內直升機裝備和訓練將進入集中發展期。
這正是克蘭鷹航空的市場機會。克蘭鷹航空創始團隊均在飛行模擬訓練領域內擁有15年以上的服務經驗,深度熟悉國內行業供應鏈,可以迅速有效地整合國內市場和行業硬體資源。其創始人任文婷從事固定翼飛行模擬將近20年,設計並且交付過包括空客和波音飛機在內的高等級模擬機,見證了固定翼高等級模擬機自主研發填補國內市場空白的過程。
深耕行業數年的職業背景讓克蘭鷹航空創始團隊得以迅速覺察到正在興起的城市空中交通產業。伴隨城市空中交通市場的發展,航空器性能、管理監管、安全可靠、基礎設施、社會接受等各個維度都將面臨全新挑戰,需要在前期設計階段通過工程模擬驗證進行解決。垂直起降飛行器、飛行汽車等城市空中交通工具研製需求高速增長將促使多機型、擴展性高的工程驗證平台需求的快速增加。「2023年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機)迎來發展元年,城市空中交通產業的未來不可估量。」任文婷說,根據目前接洽的城市空中交通系統模擬平台研製和eVTOL工程框架機項目預算進行估算,僅僅eVTOL飛行器設計階段的工程模擬應用一項將會達到80億的市場規模。
現階段,克蘭鷹航空實現了初創企業從0到1階段的突破,接下來將努力推進實現1到10再到N的進階。任文婷表示,克蘭鷹航空將在專註自身產品研發和技術提升同時,更加註重和行業內大客戶的聯動,把自身技術和服務優勢注入飛行訓練中心的建設,發掘客戶需求,打造市場增量,強化飛行模擬訓練行業的運營生態,實現企業商業化、規模化發展。
科技型企業是區域發展的源動力,科技創新能力決定區域發展速度。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天津港保稅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特別是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不斷提升服務能力,積極創建科技創新孵化生態體系,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與發展,挖掘培育具有「補短板」、「鍛長板」作用的科技型潛力企業,助力企業將更多科研成果、創新技術轉變成產品,進而實現產業的發展壯大。未來,保稅區將繼續以提高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策源能力為根本出發點,提升科技型企業創新能級,引育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營造一流創新生態,助力科技型企業快速成長,為天津市高質量發展貢獻保稅力量。(圖片由天津市克蘭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