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特吉達舉行的烏克蘭問題會議結束了,這次有點出乎意料的事情就是烏克蘭開始鬆口了,他們放出風聲說不再堅持,要求談判的前提是俄羅斯從所有佔領地區撤軍,這和以前他們的口徑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烏克蘭是一直在強調,你想談判可以,但是俄軍必須全部地撤走。
後來,澤連斯基比較隱晦地說過,鬆了一下口,說這就算是打不下克里米亞,但可以推進到大炮射程的範圍以內轟擊,通過這個談判把俄軍逼走。實際上他也發現當時的局勢烏克蘭很難做到這些,之後他是做了一些緩和,給自己留了一個餘地。可是現在烏克蘭的這種表態,那就是一個大轉彎,它是更加的清晰了。
據外界分析,烏克蘭現在這種表態,裡邊所說的一個不再堅持俄羅斯從所有佔領區撤軍,指的可能就是烏克蘭要準備放棄克里米亞。當然烏克蘭同時還要求俄軍把其他佔領的地方給讓出來,也就是回到以前 2014年的狀態。
最近,紐約時報就發表了文章稱,澤連斯基召開了一次未經宣布的緊急會議,召集了烏克蘭的駐外大使,跟他們說西方有可能會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加大對烏克蘭的壓力,要求開始和俄羅斯談判,那烏克蘭就面臨了雙重的問題,一方面要維持現有的西方支持,另一方面如果在這種壓力之下,烏克蘭就會做出一些沒有辦法的選擇。
紐約時報還指出說,烏克蘭的反攻已經持續了三個月,已經變成了代價極其高昂的血戰,然後也沒有取得什麼重大的突破,很顯然,美國開始炒作俄烏衝突的走向了。
這次沙特的吉達會議就是一場斡旋,也是為後續解決俄烏衝突做一下試探。俄烏衝突如何解決,烏克蘭在其中其實沒有太大的決定權,這根本不是他說了算的事情,主要看美國這邊的態度,現在烏克蘭放出這種風聲也不能排除,這背後就是美國在受益。
我們再看美國這邊,拜登政府現在面臨明年的大選,如果在處理俄烏問題上出現一些失誤的話,對它相當的不利。俄烏問題是他大選中一個重大的議題,那民主黨需要拿出一個成果出來,那正如紐約時報所說的,烏克蘭到現在大反攻 3個來月了,也沒有取得重大的軍事上的突破,這顯然對拜登政府不利,美國需要做出一些調整,美國的根本戰略,那是對抗中國,它儘快地從俄烏衝突中脫身,同時也把政治風向能夠轉過來,對付中國這才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現在還不清楚烏克蘭的這些條件是美國受益,還是說烏克蘭在這個基礎上自己加了碼了,但估計俄羅斯這邊是不會接受的,此前一些國家也提出了一些方案,就是以雙方實際佔領線為準來實現停火,烏克蘭當然是會反對這個了,俄羅斯對這種提議未作可否?
現在俄羅斯從北到南已經構築了 1000多公里的防線,主要是包括頓巴斯地區,這個很可能就是俄羅斯最後的條件,況且烏克蘭現在的實力消耗非常的大,很難再打出大的戰果,估計現在也只是先叫一個價,後續他在看看是否能夠出現空間再進行迴旋。這說到底還是那一句話,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別想得到。美國不會停止利用烏克蘭去消耗俄羅斯,但是美國會用代價更低的方式,烏克蘭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