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代麗麗 通訊員 高靜 馬路明
「也許是過分愛你我才穿上這身軍衣……」近日,在密雲區巨各庄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組織開展的一場活動中,轄區69歲退役老兵趙瑞忠,正在為大家深情演唱軍旅歌曲《綠色軍衣》,歌聲才剛剛響起,現場另一位老兵卻早已熱淚盈眶,激動地沖著趙瑞忠說道:「老戰友,我們可算再見了!」說話間,兩名老兵熱情地擁抱在一起,久久不願分開。

左一李永明、右一趙瑞忠
這名老兵叫李永明,和趙瑞忠是新兵連戰友,並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新兵連結束後,兩人被分配到了不同連隊。由於當時通訊不發達,彼此沒有留下聯繫方式,導致兩人失去了聯繫。這次,社區舉辦活動,他們都來參加,時隔49年,竟然意外相逢。曾手握鋼槍、保家衛國的兩名老兵,互相擦拭著臉上喜悅的淚水,共同回憶曾經的崢嶸歲月。
1973年1月,19歲的趙瑞忠,20歲的李永明,經過層層篩選,秉承著熱愛祖國的初心,同時參軍入伍,走向火熱軍營,並成為新兵連戰友。白天訓練、夜晚站崗,他們在揮灑汗水中蛻變成長。

李永明退伍證照片
回憶起部隊的點點滴滴,那些帶著光的日子彷彿就在昨天。李永明所在的連隊主要負責航空煤油存儲養護工作,由於儲存條件嚴格,油罐內不允許有任何雜質,每次清理都需要人工擦拭油罐,但航空燃油易揮發且有一定毒性。因此,下罐清潔必須佩戴防毒面具,同時由鼓風機向內輸送氧氣,從而確保人員安全。一次下罐清潔時,突遇停電氧氣輸送中斷,作為班長的李永明緊急讓戰友撤離,自己卻因缺氧倒在了油罐口,好在戰友們及時將他救出,才得以脫離危險。

趙瑞忠服役時的照片
趙瑞忠在部隊雖然只是一名普通士兵,但3年的軍旅生涯培養了趙瑞忠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的堅定信念,並成為他受用終身的寶貴財富。
1976年,趙瑞忠退出現役,成為一名技術工人,他充分發揚軍人本色,主動向前輩請教,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專業水平。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很快便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
李永明退出現役後,一直致力於家鄉發展建設,先後擔任村裡的黨支部委員、民兵連長等職務。所在的巨各庄鎮炮兵連,曾代表密雲區武裝部參加比武,獲得打靶第一名的優異成績,並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民兵連」。
這些年,他們一直紮根基層、無私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一聲戰友,一份關切,情誼綿長,兩名老兵雖年事已高,卻依舊精神矍鑠。正因為有對彼此的思念,才迎來了這久別重逢的高光時刻,這一刻溫暖了寒冬,也驅散了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