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伊朗境內也不太平起來了,就在近日,位於伊朗境內的伊斯法罕納發生了兩起爆炸事件。第一次爆炸地點位於伊斯法罕納市內的一家生產彈藥的工廠,另一起爆炸地點位於阿澤爾沙赫爾市內的一家燃料生產廠。要知道到的是,伊斯法罕納作為伊朗的核軍工重地,擁有離心機設施以及鈾濃縮提煉設施,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伊斯法罕納成為了被優先打擊的重點地區。伊朗國防部隨後針對伊斯法罕納遇襲事件發表聲明道,這兩起事件為無人機襲擊事件。伊斯法罕省安全副部長內薩里表示到,雖然無人機擊中了彈藥廠,但是其引起的爆炸只對其造成了「輕量」的傷害。目前相關部門已經開展了的防禦措施,以保證伊朗民眾的正常安全活動。
對於這段時間以來針對伊朗的襲擊,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查到背後的兇手,但一一盤點下來,無外乎以色列與美國這兩個國家作案的動機更加明顯一些。先來說說以色列方面,這幾日,中東地區的局勢也是愈發緊張起來。近段時間,耶路撒冷槍擊案一事的發生,導致巴以兩國之間的局勢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對此,有消息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以色列對伊朗境內發起了多次襲擊。尤其是在以色列當局被曝出暗中援助烏克蘭軍事武器之後,關於以色列與伊朗方面的摩擦也變得愈加頻繁了起來。
早在之前,就有消息爆出以色列當局試圖僱傭一批庫爾德武裝分子,試圖潛入伊斯法罕,炸毀該地區內的一處敏感國防中心。並且這幾年裡,伊朗境內的多處軍事、能源以及核工業設施都遭到了襲擊。雖然以色列方面對於此事一直沒有公開聲明過什麼,但其實都知道這些爆炸與以色列當局是脫不開關係的。還記得之前之前以色列方面還多次威脅過伊朗,若是美國和伊朗之間的間接會談未能挽救的伊核協議,以色列當局便會對伊朗相應的採取軍事行動。顯然目前有關伊核問題並沒有按著以色列的想法走,因此就有人猜測,關於這些爆炸事件,極有可能是以色列當局為了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而做出的相應制止措施。
還有一方面就是,因為之前以色列當局被曝出暗中援助烏克蘭軍事武器一事,現在的以色列相當於已經站在了烏克蘭(美國)這邊。都知道的是伊朗方面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交易一直以來都非常密切,伊俄雙方也經常會採取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交易。之前伊朗方面就通過向俄羅斯出口各類導彈、無人機等軍事裝備,從俄羅斯換來了蘇35戰機。而對於實力愈加強大的伊朗,顯然是令以色列當局有些坐不住了。所以說,關於以色列通過無人機襲擊伊斯法罕納的猜想,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再來說說美國方面,都知道的是,伊朗這幾年來一直是與美國當局唱反調的。這對於一直自詡「世界霸主」的美國來說,顯然是不被接受的。尤其是前段時間由伊朗主導的opec+對於石油的減產事件,更是當眾是給了美國當頭一棒,這也是美國沒有想到的。按照美國以往對於盟友的評判標準來看,「只要不跟美國混,那就會被美國視為敵人」,顯然伊朗就成為美國當局的眼中刺。
就在近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內德·普萊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當局正在密切監視伊朗在巴拿馬運河的活動軌跡。據普萊斯稱,伊朗的這一行為顯然是有試圖在西半球建立軍事力量的嫌疑。其實說白了,按照美國當局以往的所作所為來看,內德·普萊斯的這以行為無非就是「雞蛋裡挑骨頭,沒事找事」。另外再加上自俄烏衝突以來,伊朗也是與俄羅斯走得越來越近,這顯然是相當於公開宣布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上。對此,美國當局也不可避免的會採取相應的行動來警告伊朗當局。所以說,美國作為襲擊伊斯法罕納的另一個兇手,也是具有非常明顯的作案動機的。
但怎麼說呢,這樣不痛不癢的打擊行為顯然對於如今的伊朗來說不算什麼,而伊朗方面目前最主要的目標自然是「擁有核武器」。都知道的是,在如今世界上,擁有核武器才擁有發言權。這也是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