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青年才俊如果要想參軍入伍,可供選擇的方式其實有很多,例如比較普遍的有報考軍校、應徵入伍,此外還有比較小眾的就是「軍隊特招」、報考國防生、「直招士官」等等。今天,小聖就和大家聊聊關於「國防生」的話題,並為大家講解一下「國防生制度」的發展歷程、和軍校生的區別以及當前有何變化。
一、「國防生制度」的發展歷程和變化
國防生這一名詞真正為社會所知是在2000年5月,當時國家和軍隊(含武警部隊)有關部門下發了《關於建立依託普通高等院校培養軍隊幹部制度的決定》,而這也是我軍首次依託社會高校規模化培養軍隊預備幹部。
到了2002年3月,教育部、原總政治部聯合下發《普通高等學校招收國防生暫行規定》,從此軍隊(含武警部隊)依託地方普通高校招收國防生的工作正式步入快車道,並於次年4月擴招,先後有大批優秀學子通過國防生制度進入軍隊發揮才幹、建設國防。
以後的每一年,幾乎都有關於國防生的教育、管理、訓練、獎懲等文件出台,極大促進了青年學子報考國防生的積極性。據《新華社》的報道稱:截止2009年10月,與軍隊(含武警部隊)簽約培養國防生的地方高校就已達117所,當時在校國防生的規模達到4.8萬人。
2009年10月1日,國防生首次亮相國慶閱兵場,這個亮眼的群體引起國人和外媒的關注。
2015年5月,經教育部、原總政治部有關部門批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選拔國防生工作全面展開,但為了確保質量,選拔的要求和標準也是大幅提高。例如,除了軍隊英烈子女可以單列招錄外,其餘報考國防生的高校學子必須來自「985工程」「211工程」院校,這就使得大批普通高校學子無緣「國防生」。
2017年初,伴隨著軍隊改革,國防生選拔制度也產生了調整。2017年5月26日,國防部新聞局對外表示:從2017年起,軍隊不再從普通高中畢業生中定向招收國防生、也不再從在校大學生中考核選拔國防生,而是改為面向地方院校畢業生直接選拔招錄。
二、國防生和軍校生有何區別?
首先,軍校生自到軍校報到入學之日起就擁有軍籍、計算軍齡,享受現役軍人待遇;在校期間接受嚴格的軍事化管理和軍隊式訓練;不需要繳納任何學費或住宿費、學雜費等費用;享受軍隊公費醫療;畢業服從軍隊分配。
而國防生則是具有普通大學生和預備軍官的雙重身份,在校期間不具備軍籍、不計算軍齡;不享受現役軍人待遇;且只有周末和寒暑假才接受相應的軍事訓練;需向所在學校繳納學費(但有國防獎金和專項補助);原則上畢業後必須入伍(直接擔任軍官),但若支付違約金也可分流地方。
本文系獨家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