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烏克蘭敖德薩、扎波羅熱等要地再次響起防空警報。自10月10日俄羅斯大規模導彈攻勢以來,烏克蘭多地連續遭到導彈襲擊,俄軍意在通過導彈空襲摧毀烏克蘭電力、指揮、通信等關鍵設施,而關鍵設施被毀也造成烏克蘭出現大面積停電。
除去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俄軍還高強度出動無人機參與襲擊。澤連斯基聲稱,在短短兩天時間裡,俄軍超過30架「見證者-136」無人機襲擊了烏克蘭重要目標,根據烏克蘭方面的照片,更多的「見證者-131」自殺式無人機同樣參與了行動,這也是俄羅斯進口的第二種自殺式無人機,伊朗高級官員甚至聲稱俄羅斯想要購買「數百枚」中近程地地導彈,而伊朗能夠很快交付,並且可以在10天內分兩到三批發貨。由此可見,俄軍不但有兵工廠保證後勤,還可以從友好國家獲得精確制導彈藥。
而就在不久前,烏軍使用火箭彈對赫爾松發起打擊,但是被俄軍防空系統攔截,直至今日,俄烏戰線沒有變化。根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軍第一批動員兵已經完成動員,其宣傳視頻顯示,俄羅斯的動員兵得到了火控升級版的T-62MV坦克,據悉新型熱成像瞄準儀可以在夜間觀測到3000米的目標,新一批的T-90M坦克也正在運往烏克蘭戰場,根據俄軍在敘利亞的經驗,新銳坦克配合現代化升級的老式坦克可以獲得2倍火力的效果。俄軍新一批正在訓練的動員兵也開始學習RPG-30雙管火箭筒的使用方法,該火箭筒分主副彈筒,副彈筒發射的小型彈藥可以有效誘騙先進坦克搭載的主動防禦系統,為主彈筒發射的串聯戰鬥部創造機會,但是對於目前的烏克蘭軍隊來說,這個先進火箭筒顯然能力過剩了,不過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俄羅斯決心提高戰爭烈度,並且為可能出現的北約先進坦克做好了準備。
相比於俄軍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烏克蘭軍隊可以說是愁雲慘淡。儘管北約為其提供武器彈藥,但是缺乏足夠數量的先進載具和制導彈藥,烏軍的裝甲部隊損失慘重,他們甚至開始將不知倒了幾手的「中東老兵」W85高射機槍裝在皮卡車上充當支援火力,與之對應的是,俄羅斯已經在戰爭博物館展出了北約國家援助烏克蘭的裝甲戰車殘骸。
而隨著戰爭的進行,烏克蘭已經有多達40%的能源設施遭到破壞,基輔市政府副主任開始警告基輔居民,要求他們為「數天甚至數周的大面積停電做準備」,烏克蘭副總理甚至呼籲外出避難的烏克蘭公民今年不要回國,因為烏克蘭電網無法保證供應,今年冬季供電是個「災難性的大問題」。而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估計,有45%的烏克蘭民眾正在為缺糧發愁。即使國內民生如此艱難,澤連斯基政府還是不顧民生不斷的催促「盟友」為其輸送武器,而西方媒體也通過報道努力的將澤連斯基這位演員總統打造為「烏克蘭硬漢」,這無疑是一種諷刺。
由於缺乏先進載具,烏克蘭駐德國大使馬克耶夫在媒體上呼籲德國加快對烏克蘭武器援助速度,擴大步戰車和坦克的援助。
馬克耶夫諷刺到,他在觀察德國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速度時,不禁想起了一輛德國跑車在高速公路上以「每小時30公里的時速行駛」。這讓人聯想到烏克蘭前駐德大使諷刺德國軍援速度的一張圖片,一個蝸牛背著一枚子彈緩慢爬行。儘管德國沒有如烏克蘭所願援助步兵戰車和坦克,但是德國還是「救人所急」,為烏克蘭承諾提供數套IRIS-ST防空系統以應對俄羅斯的伊朗無人機威脅,提升其急缺的先進防空能力,並且提供兩套火箭炮系統增強打擊能力。
烏軍缺乏先進武器彈藥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實,早在9月24日,澤連斯基就發視頻表示他對以色列沒有向其提供武器感到「震驚」,並聲稱雖然他知道以色列自身的困難處境,但是仍然呼籲以色列為其提供「鐵穹」防空系統,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甚至呼籲各國給烏克蘭「更多武器」,烏克蘭將為他們做實驗。由於以色列並未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澤連斯基就發表視頻指責以色列「懼怕」俄羅斯,以色列應當在這場戰爭中「選擇和誰戰鬥」,對此,以色列媒體回嗆到,「難道還有澤連斯基沒有羞辱過的烏克蘭盟友嗎?」而正是因為烏克蘭無底線的向盟友祈求金錢、武器,並公開嘲諷援助不力的行為,使得很多國家開始反感烏克蘭,當烏克蘭不停的要這要那的時候,德國總會說上幾句風涼話。
德國總理辦公廳主任施密特聲稱,烏克蘭對於豹2坦克的渴求讓他想起了納粹希特勒對V-2導彈不切實際的期望,暗諷烏克蘭是納粹,德國許多職能部門領導人也毫不掩飾對澤連斯基的蔑視,並且烏克蘭應當對此負全責。而在早些時候,美國總統拜登也在「私下裡」提醒澤連斯基,讓他不要表現的「不領情」,不要表現的不知感恩,不然其很難向國會要錢。但是澤連斯基明顯沒有聽取拜登的告誡,仍然表現的像個「政治小丑」,這才招致國際社會的反感。
反感烏克蘭的還有法國人。10月29日,俄羅斯暫停了《黑海糧食出口協議》,法國媒體也跟進報道了此事。出乎意料的是,這次很多法國人幾乎一邊倒的站在俄羅斯一邊。法國人認為澤連斯基愚蠢,烏克蘭出口的糧食也沒有流向更需要它們的非洲,因為非洲不會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而西方國家正在盡一切努力和俄羅斯對抗,他們不希望和平。法國人還認為是歐盟沒有履行需承擔的義務,選擇對俄羅斯出口糧食進行制裁,才導致俄羅斯暫停協議,需要注意的是,俄羅斯今年的小麥產量為1億噸左右,佔全球小麥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10月,法國國內也多次爆發了民眾遊行,他們抗議歐盟和北約,抗議政府不作為和通貨膨脹,呼籲「不要戰爭要口糧」。人們還認為北約有能力做最壞的事,並且北溪被毀證明了這種能力,法國必須擺脫「地獄般的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