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計算機技術和空天一體系統支撐的軍事改革,還不如不改。
改革,本就是一個極易造成混亂的措施,又有朝令夕改的副作用。一般不是迫不得已的時候,最好少用這方法。
表面看俄羅斯的軍改和烏克蘭的軍改以及現代的最科學的軍隊編製在靠攏。即:取消大多數的中間編製,集團軍下面直接是旅;營;連;排;班的編製。取消了沒有必要的軍;師;團等編製。
這樣做的好處是,減少了很多中間環節,總指揮部可以直接把命令下達到營甚至是排或班。烏克蘭上半年就得益於這種制度,總部可以直接把得到的敵方坦克信息,發給在其附近的班組,而不需要層層轉達,效率高而出錯率極低。
這樣做還有一個極大的好處是,下級指揮官出錯後影響極小,頂破天是一個旅的問題。而烏克蘭甚至做到了旅都只是一個聯絡處,基本沒有指揮權。
這種軍隊改革是沒有問題的,俄羅斯也進行了類似的改革。
當然,有利就有弊。這種編製也有他的問題,他是基於現代科技下,衛星;地面;終端間發達的通訊作為保障的。而指揮中心也高度依賴計算機的信息技術和超算能力。
說白話就是,下面各個單元的作戰,計算機經過模擬敵我雙方的數據,把戰役的不同打法;走向;結果都擺在指揮者面前了。使指揮人員最頭疼也是最容易犯錯的決斷變得非常容易而正確。
而俄羅斯的軍改,指揮權上移做到了,問題出在下達上了。14年以來的技術封鎖,俄羅斯的計算機技術已經落後一個時代了。飛行員需要手算投彈地點;炮兵需要現場測繪打擊目標;坦克用的是民用導航。這些老掉牙的方法,用在非常現代的軍隊編製下,其實還不如不改。
沒有大數據的支撐,沒有計算機模擬,沒有超算的結果預判。就像一個現代的將軍指揮著一支現代的軍隊,去打一場現代的戰爭,用的卻是沙盤推演;飛鴿傳信;八百里加急的戰報,將軍衝鋒在前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