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航空工業擁有著非常大的野心,希望藉助上馬KF-21隱身戰機項目超越一流。如果按韓國人的觀點,這是殲-20之後,亞洲第2款五代機,如今項目遇上了不少問題,按美國媒體《軍事觀察》報道,KF-21隱身戰機項目有麻煩了,韓國信心十足,自稱在性能上不輸給殲20,實現卻是暴露兩大弱點。
印度媒體關注到了KF-21的困境
首先,技術上依然存在問題,回顧一下,這個項目一直被韓國大張旗鼓的宣傳,但是在原型機完成之後,相關報道顯得越來越低調。在7月份,完成首飛之前,宣傳報道明顯下降,幾乎飛行測試在非常低調的狀態下進行。按照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的說法,由於對飛行成功存疑,此次測試沒有舉行任何正式儀式。計劃使用五架原型機從10月份起,進入飛行測試工作,涉及到2,000個架次,開發預計將於2026年完成。這個說法,與韓國以前的報道有不小的區別,2026年不是完成測試,而是開始服役了。
韓國人想媲美殲-20?
如此狀態之下,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款戰機能否媲美殲20?整個項目就是拼裝機,很多系統與設備依賴於他國供應,比如:發動機是美國的,韓國只是一個系統集成。印度也是按照這個方式就想搞定一款現代化的戰機,也難怪《歐亞時報》給了KF-21隱身戰機一個相當有意思的定位:光輝「挑戰者」,與印度自己的LCA戰機畫上等號,如果研究一下,二者還真有許多類似的地方,都是在基礎不穩固的情況下,急切上馬的先進型號,指標定的極高,LCA什麼狀態,大家都心中有數,那麼韓國能否順利呢?
韓國和印尼聯合研製,但是印尼不掏錢...
其次,研發資金是否能否保證的問題,韓國對這個項目的總投資約為8.8萬億韓元,約合61.5億美元,但是對現代戰機研發並不是什麼高成本,甚至可以說有點過於便宜,但是考慮到的它這個項目的實際情況磕磕碰碰避免不了,超支將是一種很正常的事情。
如今對韓國最為難堪的是印度尼西亞不靠譜,韓國在項目之初就想把它變成一個國際項目,最終只拉到印度尼西亞參與。可是印度尼西亞至今為止的態度相當的成問題。別看公開表面上許諾非常好聽,但是一直沒有按照合同向韓方支付研發資金。印尼應該承擔整個項目20%的資金,但是到目前為止,處於一個拖欠狀態。
KF-21的首飛過於草率,而且後續沒動靜了
按《歐亞時報》的報道,韓國人高興得太早了,KF-21隱身戰機項目已陷入困境,缺錢成了問題。印尼方面截至7月,拖欠的研發款項至少為5.57 億美元。雖然韓方表示:「儘管他們可能不會一次性全部付款,但我們希望他們會逐步進行。」可是情況依然不樂觀,自原型機首飛論起,韓國高興沒過三個月,印尼就給韓國當頭一棒,印尼壓根不想出錢,按美媒《軍事觀察》提供的信息,印尼在10月份,將支付600萬美元,並在2023年,再支付3300萬美元,遠低於合同預定。從這個情況來說,合作造五代機或半途而廢,印尼毀約的可能性太大了,到底為什麼呢?別說印尼沒錢,只能說,對韓國沒有信心,印尼航空技術水平不高,眼界卻不低,接觸過的許多東西,別說人家眼光不行。
光輝「挑戰者」?這定位很有趣
從其研發經歷看,明明屬於打腫臉充胖子!打算在沒有完整的自主研發經歷基礎之上,直接挑戰五代機技術不靠譜。自上馬開始,遇到的問題不少,存在指標過高的問題,韓國非要自己造媲美殲20的五代機,殲20的水平不低了,連美國人都要視為大敵,韓國人希望以殲20為目標,這個在心態上不錯,勇於挑起,但是技術上可行嗎?更不要說,韓國網友甚至口出狂言,稱10架殲-20B來了都不怕的KF-21隱身戰機,這一言論為,7月份時,原型機首飛時,韓國國內的輿論報道。
KF-21還是先量產出來再說
不管怎麼說,韓國希望KF-21隱身戰機成功,成點想在殲20面前「耍大刀」的意思,現實卻遠沒有想像的容易,韓國在先進研發方面缺少的不止經驗,許多東西都是空白,本來信心滿滿,現在卻陷入困境,不是什麼意外。其實,美國媒體早就看明白,按《軍事觀察》的說法,根本比不上。現代戰機的研發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韓國有點彎道超車的意思,那麼在遇上問題很正常,失敗也不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