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刺客
一場烏克蘭戰爭,被美歐國家定義為「混合戰爭」。不管美國政客說得多好聽,但卻無法掩蓋這麼一個事實,美國已經打不起、或者說不敢打一場大規模現代化戰爭。不過,這並不影響某些美國政客發出戰爭威脅的叫囂。
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前駐伊拉克、阿富汗最高軍事指揮官彼得烏雷斯日前對媒體說,如果俄羅斯自俄烏衝突中動用核武器,美國就會和盟友一起「幹掉」俄軍。
彼得烏雷斯做出上述表述的前提背景,就是俄羅斯近期頻頻發出「使用核武器」的警告,給俄烏衝突蒙上一層核戰爭的陰霾。所以,彼得烏雷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西方國家必須認真對待俄羅斯方面會會動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如果俄羅斯真的這麼做,美國將帶領盟友將克里米亞的俄軍幹掉」。
近期烏克蘭戰場形勢發生很大變化,俄軍在戰場上接連丟城失地,正在增加克里姆林宮動用核武器的風險。另外,盧甘斯克、頓涅茨克等4個地區通過公投併入俄聯邦。俄羅斯為了避免西方國家出現過度反應,近期多次發出核警告,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日前甚至建議普京,在烏克蘭使用「低當量核武器」。
眾所周知,俄烏衝突實際上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一場「混合戰爭」。俄羅斯所要面對的,並不止烏克蘭這麼一個對手,而是面對整個北約軍事體系的挑戰。更重要的是,俄羅斯由於兵力不足、以及需要守住在烏克蘭上千公里的戰線,從而導致俄軍在戰場上屢屢陷於被動狀態。
俄烏戰爭對俄羅斯來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一場「生死決戰」。俄羅斯如果輸掉烏克蘭戰爭,北約繼續東擴將徹底堵住俄羅斯西進的出路。甚至,克里米亞併入俄聯邦的戰略成果,極有可能會在北約東擴前進的車輪中被碾碎。顯然,面對北約的步步緊逼,俄羅斯已無路可退。
因為事關國家存亡,普京即便知道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等於捅了西方這個馬蜂窩,但還是毫不猶豫選擇了開戰。在這樣的情況下,烏克蘭戰爭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因此,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如果將俄羅斯逼到無路可退的絕境,誰也無法保證它不會動用核武器。
美媒曾披露過,「拜登政府並不希望基輔在戰場上的攻勢過猛」,顯然就是出於上述因素的考慮。所以,如果在此之前,俄羅斯發出的核打擊警告會被認為在「虛張聲勢」的話,今天俄羅斯再次發出類似的警告,恐怕就不會有多少人還會認為這是個笑話。
所以,別看彼得烏雷斯說得口沫橫飛,但在言談之間卻無法掩蓋美國對核戰爭的恐懼:「如果俄羅斯真的使用核武器,雖然美國和北約勢必做出反應,但這不至於會上升至以核制核的層面,因為美國不想陷入核升級的局面」。彼得烏雷斯的表態已經很明確:美國不想看到俄烏衝突升級到核戰層面。
出於對核戰爭的忌憚,美國近期在最新一輪的對烏軍援模式做出了調整、根據五角大樓一名官員對媒體的透露,美國最新11億美元的對烏軍援項目,所有清單上的武器都無法在短時間交付。其中一般的武器裝備交付時間將在6個月到24個月進行,而援助烏克蘭的18套海馬斯火箭炮,則需要在數年後才能交付。
從彼得烏雷斯這番看似自相矛盾的言論來看,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也有自己的底線,就是不打算將普京逼到牆角。所以說,彼得烏雷斯叫囂「幹掉」俄軍的言論,充其量就是在虛張聲勢,其真實用意還是向俄羅斯釋放明確信息:美國不想讓局勢上升至核大戰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