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21日,開國中將吳瑞林在北京逝世,享年80歲。在八寶山殯儀館,吳瑞林的兒孫含著淚水從火化的骨灰里找到了一個小小的金屬球,那是幾十年來一直殘存在他體內的彈片久磨而成的。
吳瑞林將軍戎馬一生,受傷無數,對他來說,這一身的傷疤可謂是他傳奇一生最閃耀的勳章。
吳瑞林
1915年,吳瑞林出生於四川省巴中縣。他在參加紅軍後,18歲就擔任了紅四方面軍少共國際先鋒團政委。1933年2月,四川軍閥田頌堯糾集6萬餘人,對紅四方面軍發動了三路圍攻,吳瑞林帶領部隊參加了著名的空山壩戰鬥,他在戰鬥中遭到敵機轟炸,腦部嚴重震蕩,20多天昏迷不醒。
經過搶救,吳瑞林終於蘇醒了過來,徐向前親自來探望他,並親切地詢問:「小吳,你家裡還有什麼人?」
吳瑞林回答說:「還有母親。」
徐向前把一隻打土豪繳獲的玉鐲放在了吳瑞林的手上,對他說:「拿著這個當路費,回家養傷吧!」
吳瑞林回到家後,只住了兩三天就毅然返回部隊,還動員了上千名貧苦農民和他一起參加紅軍。
1935年,吳瑞林在跟隨紅四方面軍長征時,腿部被敵人的冷槍擊中,當時部隊缺醫少葯,軍醫只好找來大煙土為他止疼,然後用火燒過的剃頭刀挖出子彈,颳去鉛毒,最後往傷口上灑鹽水消毒,他硬是挺住一聲不吭。此後吳瑞林拖著傷腿,兩過雪山,三過草地,才走到陝北。
紅軍過雪山
吳瑞林受傷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39年秋天,當時他擔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4支隊1大隊大隊長,帶領部隊進駐山東省萊蕪縣南石廟子地區,保護群眾秋收。9月27日,由於叛徒告密,吳瑞林的部隊突遭日偽軍襲擊,他馬上帶領部隊轉移到一個地窖里指揮反擊。
戰鬥中,吳瑞林依託地窖,手執兩支匣子槍向敵人射擊,一連打死了20多個敵人,部隊在他的指揮下,斃傷敵人60多人。但此時日軍竟施放毒氣,吳瑞林中毒暈倒,在敵人的機槍掃射下,他的腹部和腿部都受了重傷,被警衛員背下了陣地,送到後方搶救。
經過十幾天的治療,吳瑞林腹部的傷口基本上癒合了,但腿部被擊中的彈片卻一直無法取出,他只能靠拄著雙拐行走,儘管後來扔掉了雙拐,但他走路時仍然一瘸一拐,落下了終身殘疾。
時間長了以後,吳瑞林得到了一個「吳瘸子」的雅號,每當日偽軍聽到「吳瘸子」來了,都嚇得聞風喪膽,而吳瑞林手下的戰士們都自豪地說:「我們是吳瘸子的兵!」
吳瑞林拄拐棍
當然吳瑞林在戰爭年代裡受的傷絕不止這3處,其他的就不一一贅言了。
1946年1月,時任東南滿軍區參謀長、東北民主聯軍安東縱隊司令員的吳瑞林,帶著毛澤東、朱德的電文,來到旅大拜訪蘇聯的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兩人見面後相談甚歡,馬利諾夫斯基主動詢問吳瑞林在作戰中是否負過傷,吳瑞林於是解開上衣,給他看了身上的一身傷疤。
馬利諾夫斯基看後十分吃驚,他豎起大拇指,連聲稱讚吳瑞林說:「你是久經沙場的英雄!」「毛澤東的紹而打特烏拉!(俄語,意為毛澤東的戰士萬歲)」
隨後馬利諾夫斯基又把吳瑞林介紹給蘇聯的另一位元帥梅科夫斯基認識,梅科夫斯基聽說了吳瑞林的事迹後,也十分佩服,他當即從日軍的繳獲中,給了吳瑞林13列火車軍火,這裡面有各種炮1000餘門、輕重機槍2000多挺、步槍數萬支、炮彈、子彈數百萬發。這批武器成為了我軍解放東北的重要裝備。
1949年4月,吳瑞林升任第42軍軍長,率部隊從中原大地一直打到長江三峽,解放了四川東北部的大片地區。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吳瑞林的42軍成為了首批入朝作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的6個軍之一,雄糾糾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
第42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成立於1948年3月,是一支年輕的部隊,和38軍、39軍這樣的主力軍相比,實力上有一定的差距。42軍入朝前,蘇聯顧問就曾問過42軍124師副師長肖劍飛:「你們準備派多少飛機入朝作戰?」
肖劍飛回答:「沒有。」
蘇聯顧問又問:「你們出動多少炮兵、坦克配合步兵堅守陣地?」
「沒有坦克,炮兵有一點。」
「一點是多少?有多少門大口徑火炮? 」
「一個師大概十幾門100mm火炮,不過因為過江,好多大炮還在後方沒有運過來。」
蘇聯顧問問完這3個問題後,認為中國軍隊的裝備很差,不可能與強大的美軍對抗。但肖劍飛卻很有底氣,這既是對我軍代表正義力量充滿信心,更多的是因為:他的軍長是吳瑞林。
志願軍入朝以後,根據彭德懷的部署,38、39、40軍擔負西線作戰任務,42軍的124師、126師在東線的黃草嶺、赴戰嶺一帶鉗制東線敵軍,125師配屬38軍殲滅西線敵人。而當時的「聯合國軍」在西線戰場部署了13萬人,在東線戰場上也有9萬人,東線戰場上的重擔壓在了吳瑞林的兩個師身上。
東線戰場態勢圖
10月25日上午10點多,韓軍首都師大搖大擺地向黃草嶺攻來,他們以為當面之敵是朝鮮人民軍,在遭到42軍迎頭痛擊後,又連續發動進攻,但都被擊退。雙方打了6天,韓軍首都師和第3師傷亡慘重,不得不退了回去。這時他們才知道,對面的「硬骨頭」是中國軍人——中國已經出兵參戰!
11月1日,號稱「美利堅之劍」的美軍陸戰1師開始進攻42軍的防線,敵軍出去了400餘架次的飛機,向我軍陣地狂轟亂炸。隨後敵軍在坦克和裝甲車的掩護下,向我軍陣地撲來,我方守軍始終堅守陣地,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11月22日下午,敵軍再次增派兵力,向我軍的煙台峰陣地發動了進攻,守衛在這裡的124師371團兩個連的官兵與敵人連續拼殺6次,一個連被打得只剩下19人,最終因傷亡過大,被敵人突破了陣地。
吳瑞林收到戰報後當機立斷:「事不宜遲,必須反擊,改善我軍陣地,並告部隊做到穩、猛、狠3個字。」
隨後124師根據吳瑞林的部署,採取了「尖刀戰術」和「虎口掏心戰術」,分兩部與敵人展開激戰,以兩個營從左翼進攻煙台峰之敵,兩個營進攻煙台峰東南面的龍水洞之敵,1個團則迂迴至五老里攻擊美軍後方,經過一番激戰,一舉殲滅美軍陸戰1師2700餘人,徹底扭轉了戰場上的形勢。
黃草嶺阻擊戰共持續了13個晝夜,吳瑞林帶領部隊共殲敵近3000人,把美軍陸戰1師阻擋在黃草嶺下,保障了西線志願軍主力殲敵,為第一次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彭德懷對42軍的表現十分滿意,他專門發電嘉獎了吳瑞林。
16年以後,曾擔任過「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在回憶錄中寫道:
這支中國精銳(指42軍)……他們不知何時到達,在(朝鮮)東部高原荒無人煙的崇山峻岭中埋伏下來,使聯合國軍在十分艱難中作戰,遭到了損失。
不久以後,吳瑞林又帶領42軍參加第二次戰役。當時冬季已經來臨,大雪紛飛,部隊在翻越海拔2000米的雪寒嶺時,可謂是既難上又難下,吳瑞林在警衛員的攙扶下,堅持一瘸一拐地爬上了山。下山時,警衛員要背吳瑞林下去,他卻笑著說:「長征時兩翻雪山,我有經驗,咱們坐冰爬犁下山。」
吳瑞林說完以後,把披著的膠布雨衣往腰間一紮,兜住屁股,往冰坡上一坐,雙腿用力一蹬,就像飛一樣地向山下滑去,途中幾次翻滾,他也全然不顧。部隊官兵看後無不大驚,於是都學著他的樣子,紛紛滑下山去。
吳瑞林
此後吳瑞林又先後參加了第三、第四次戰役,帶領42軍打了無數的勝仗。
1951年5月底,第四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帶領吳瑞林等第一批入朝作戰的4位軍長回國,向毛澤東彙報朝鮮戰場的情況。毛澤東專門單獨接見了吳瑞林,見面以後,他緊緊地握住吳瑞林的手說:「你太瘦了!我聽說你在戰場上累得吐了血,是怎麼回事呀?」
吳瑞林回答說:「那是內傷,過去的傷口破裂而出血。經治療現在已經很好了。」
毛澤東又問:「你能堅持嗎?」
吳瑞林回答說:「我坐著擔架,堅持指揮戰鬥。」
毛澤東不禁感慨說:「這就是你們軍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也能堅持下來的原因。有你們這些同志堅持指揮戰鬥,我們就什麼都不怕了!」
隨後毛澤東和吳瑞林聊了很多關於42軍在朝鮮作戰時的問題,毛澤東問:「我從電訊上看到你們在公路上炸石頭,炸毀、炸傷敵人的坦克車10餘輛,你說說,是怎麼回事啊?」
毛澤東
吳瑞林回答說:「我在抗日戰爭時,看見日本鬼子修公路炸石頭。在黃草嶺時,我就採用了這個辦法,讓工兵在公路旁的石壁縫裡,塞上小包炸藥,擴大口子,再裝上200公斤炸藥,用電發火,用電話機起爆。敵人的坦克經過時,突然起爆,用石頭毀敵坦克5輛,傷敵坦克8輛,致使敵人地面部隊五六天沒敢行動。」
毛澤東聽後高興地說:「美帝國主義有飛機、大炮、坦克的優勢,我們有山頭,有石頭嘛!」他又用手指著吳瑞林的頭說:「還有這幾千、幾萬、幾十萬的頭腦嘛,這就是我們強大的優勢!」
這天毛澤東和吳瑞林一共暢談了3個多小時,這在全野戰軍的軍長里也是少有的。事後毛澤東回憶說:「我與吳瑞林談了3個多小時,他講得實在、具體、生動,符合我軍歷來的『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方針。」
吳瑞林回國以後,周恩來考慮到他的傷口還沒有痊癒,便安排他在國內住院治療休養1個月。但此時第五次戰役的第二階段正激烈地進行著,彭德懷很快從朝鮮發來了電報:敵人又發起了新的進攻。吳瑞林收到電報後,二話沒說,就趕回了前線。
彭德懷聽說吳瑞林已經回來後,幾天幾夜沒合眼的他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對身邊的參謀們說:「42軍上來了,我就放心了,你們有事去找解方參謀長吧!」
彭德懷
在朝鮮戰場上,吳瑞林因為戰績突出,也贏得了美國人的尊重。上世紀90年代,我軍有一位青年軍官在美國西點軍校學習,有一天他被一位將軍級的老教官叫過去談話,老教官問他:「你知道貴國有個吳瑞林將軍嗎?」
青年軍官窘迫地回答說不知道,老教官嘆了口氣說:「吳瑞林是位了不起的將軍,我十分敬佩他!你回國之後,在戰略戰術上都要向他好好學習。」
原來這位老教官當年在朝鮮戰場上曾被吳瑞林的42軍俘虜過,而且得到了很好的優待。青年軍官後來了解了吳瑞林的事迹後,在回國後專門上門拜訪了他。
1953年,吳瑞林率部勝利回國,1955年,他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不久以後,吳瑞林從陸軍調到海軍,出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兼南海艦隊司令員。
1965年8月5日17時45分,南海艦隊駐汕頭警區接到敵情通報:早晨5時,國民黨海軍巡防第二艦隊旗艦、大型獵潛艇「劍門」號和小型獵潛艇「章江」號,載著一股武裝特務,由台灣左營隱蔽出航,企圖在閩南的蘇尖角、古雷頭地區偷襲。
這天18時,吳瑞林收到這一情報後,馬上向駐汕頭水警區發出了特級備戰的指示,他命令我方軍艦先把敵艦包圍起來,然後把兩條艦分割開,先打「章江」號。
8月6日凌晨,我方軍艦在吳瑞林的親自指揮下,一舉把「劍門」號和「章江」號全部擊沉,共擊斃國民黨海軍巡防第二艦隊司令胡嘉恆以下官兵170餘人,生俘「劍門」號艦長王韞山等官兵33人,取得了「八·六海戰」的重大勝利。
我軍在「八·六海戰」中俘虜的國民黨官兵
1968年8月,吳瑞林被任命為海軍常務副司令員。10月1日國慶節這天,吳瑞林在天安門城樓參加觀禮時,被毛澤東專門請到貴賓休息室,毛澤東對他說:「你是戰爭的倖存者,你在南海工作做得好,所以調你到海軍來。」
吳瑞林將軍的一生,一直為國家和人民而戰,他不愧是一員鐵血虎將,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和緬懷!
作者簡介:帝哥,一位90後上班族,專職寫作2年,已在各大自媒體平台發表多篇10萬+的爆文。如果你對自媒體、寫作、賺錢感興趣,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兼職,可以搜索關注我的公眾號「帝哥說史」,一起探討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