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戰場上的形勢往往變幻莫測。這不,在吞下烏克蘭東部的四個州後,普京高興的勁兒還沒緩過來,俄軍在烏克蘭前線那邊就遭到了重創,作為俄軍在烏克蘭後勤樞紐的一大戰略重鎮——紅利曼就被烏克蘭軍隊攻破了。
日前,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對外發布消息稱,由於擔心受到包圍,俄羅斯軍隊和頓巴斯武裝部隊已經從紅利曼市撤出,準備撤到更有利的地區。至於撤到哪裡,俄羅斯國防部並未透漏。針對此事,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佔領紅利曼表明烏克蘭有能力驅逐俄羅斯軍隊,同時也表明烏克蘭部署先進的西方武器對衝突具有重大影響。
相關資料顯示,紅利曼作為連接頓巴斯地區中「斯拉維揚斯克」和「北頓涅茨克」這兩座重鎮的重要紐帶,屬於鐵路樞紐城市。此地曾作為俄軍向南部和西部提供後勤補給的關鍵樞紐,而且也是俄軍在頓涅茨克地區東部和盧甘斯克邊界之前的最後一道防線,地理位置可謂非常重要。
因此,失去這一戰略重地後,就意味著俄軍的後勤保障將遭受更大影響,對目前的俄軍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紅利曼的失守,可把一貫口無遮攔的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氣得不輕。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怒斥負責該地區防務的亞歷山大·拉平中將,聲稱後者把兵力部署在紅利曼,並沒有及時為鎮守該地的部隊提供基本的軍事後勤保障,最終導致部隊由於缺乏後勤補給而痛失紅利曼這一塊戰略要地。不僅如此,他還大罵拉平中將是一名「平庸之人」,應該被剝奪軍勛,降為二等兵。
在此基礎上,卡德羅夫還坦言,自己曾在兩周前向俄羅斯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提出紅利曼可能會失守的可能,但這位總參謀長卻駁回這個想法,並拍著自己的胸脯說相信拉平中將的軍事領導才能,堅信紅利曼不會失守。但如今,這種「自信」伴隨著紅利曼的失守而變成了一種笑話。
當然,作為一向以強硬著稱的卡德羅夫,自然不會眼睜睜看著紅利曼失守。在紅利曼失守後,他呼籲應該採取更加嚴厲的措施在前線進行戒嚴,並在烏克蘭境內動用低當量的核武器,利用一切機會奪回失土。可以看出,此次的失利,讓卡德羅夫大為惱火。只不過,使用核武的想法太過天真,這也不禁讓人懷疑:除了核武器外,難道俄羅斯在常規武器方面真的沒法抗衡西方了嗎?
更重要的一點是,倘若俄軍使用了核武器,不管量多還是量少,都可能會招致美國和北約的親自下場,甚至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況且,動用核武器的話,將意味著開啟二戰後動用核武的先河,足以引起國際社會的公憤,面臨成為「國際公敵」的局面。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俄軍絕不會輕易使用核武器,代價之高,連俄羅斯都很難承受得起。
如果說哈爾科夫地區的失利是烏克蘭軍隊打了俄羅斯一個措手不及的話,那麼這次俄軍在紅利曼的失敗,便是俄烏雙方之間的一次正面攻防大戰,但奈何在這次戰役中差點被烏克蘭軍隊包了餃子,面臨全軍覆沒的風險,這也反映出了俄羅斯軍隊如今的戰鬥力和意志力都在大幅減弱,沒了往日「王者之師」的風采。
總而言之,在吞下烏東四地後僅一天,俄軍在前線就遭遇這麼大的一次失利,這不禁讓外界懷疑,對於剛納入自家領土的烏東四地,俄軍真的有能力守好嗎?更何況,這次紅利曼大捷,也讓西方國家打了雞血一般,勒緊褲腰帶向烏克蘭援助武器。在這種背景下,除了率領30萬人奮力一搏外,普京似乎已經沒有更多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