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70年前,正是這些先烈跨過鴨綠江,在異國他鄉譜寫了一曲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現代史詩。歷經解放戰爭的洗禮歷練,1950年組建的志願軍可謂是將星璀璨,猛將如雲,而綽號「梁大牙」的梁興初無疑是其中最閃耀的一顆,在他的帶領下, 38軍硬是在戰鬥力極強的美軍面前,打出了「萬歲軍「的名號。
一、「他現在不會罵我了」
1953年7月,艱苦的抗美援朝終於結束,彭德懷赴朝鮮半島板門店,與美軍簽訂朝鮮停戰和談協議,此時的彭德懷,終於有時間在祖國的名山大川中走一走了。彭德懷花很長時間對各大軍區進行視察,根據安排好的行程,他要在1954年9月份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之前,前往中國最南端的海南軍區,完成視察任務。
在知道彭德懷要來之後,海南軍區自然忙了起來,準備迎接首長的檢查。此時,坐鎮海南島的司令員正是剛從朝鮮戰場上凱旋歸來的「萬歲軍」軍長梁興初。在他的治下,海南軍區井然有序,連蔣介石的反動集團都消停了很多。
在這期間,梁興初將軍的小兒子梁曉源,看到父親為了準備迎接彭德懷的到來,天天忙得不可開交,於是十分好奇,覺得彭德懷是個很兇的人,大家都很害怕他,因此,忍不住天真地問了一句:「爸爸,彭德懷老總會罵你嗎?我怎麼感覺你們都很怕他?」
聽到兒子的疑問,正忙著收拾的梁興初意味深長地說道:「曉源,彭老總他現在可不會再罵我了。」梁曉源沒有聽懂其中的意思,於是不停地追問:「為什麼呀?彭德懷老總為什麼就不罵你呀?」
然而,梁興初卻怎麼都不告訴兒子他的言外之意,直到長大以後,看了父親寫的個人傳記和戰爭回憶錄後,梁曉源才終於理解了,父親當年所說的「彭德懷老總現在可不會再罵我了」,其實是一語雙關。父親還有半句沒有說完的話:現在的確不會罵了,可曾經卻罵過,而且還罵得十分厲害,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為什麼現在又不會罵了呢?
二、虎將?鼠將?
1950年11月,志願軍司令部臨時駐地大榆洞,一場戰鬥總結會議正在秘密召開,志願軍入朝作戰的第一次戰役剛剛結束,各個參戰部隊打的都很好,在雲山,39軍重創美騎一師,40軍活捉了美42師情報科長,42軍在東線戰場上,讓戰鬥力極強的美軍陸戰一師寸步難行,粉碎了麥克阿瑟在感恩節之前結束朝鮮戰爭的妄想。但是,彭德懷並不十分滿意,因為這一次戰役原本可以打得更漂亮。
「都說你梁興初是虎將,虎將個鳥,鼠將!」
11月13日,在入朝後第一次戰役的戰後總結大會上,彭德懷不僅沒有與三次貽誤戰機的38軍軍長梁興初握手,還劈頭蓋臉地罵了他一頓,讓打起仗一向勇猛的梁興初一聲不吭。他心裡十分明白,仗打成這樣,自己沒臉辯解。確實,第一次戰役中,各兄弟部隊都打開了,唯獨負責斷後的38軍掉了鏈子,並且還連掉三次,導致了美第八集團軍主力部隊逃脫了我軍的包圍圈。
38軍的老底子是彭德懷平江起義的紅三軍團,罵他全因為恨鐵不成鋼。「在西線,集中6個軍對第八集團軍發動總攻,戰役發起時間定在11月25日,下次哪個軍再打不好,軍長就不要幹了,散會!」
彭德懷下發了第二次戰役的作戰計劃後,就起身離席了,梁興初又羞愧又氣惱,看著「38軍負責解決德川之敵」的新任務,他下定決心,「下一仗老子要擰下美國人的腦袋當夜壺!」
三、蟄伏
梁興初是江西吉安人,18歲就參加了工農紅軍,反圍剿、長征、抗日、解放、入朝一個沒漏打滿全場,他脾氣火爆,生性要強,在戎馬一生的歲月里,立下了赫赫戰功,身上光是彈孔就有九個,長征時,他是紅軍首任騎兵連連長,抗日時,在林彪的麾下打了平型關大捷,解放戰爭時,親自指揮了極其慘烈的黑山阻擊戰,梁興初打仗,從來都在一線指揮。
在黑山阻擊衛立煌時,手裡捧著的飯碗曾飛入一顆敵人的炮彈片,差點打在了臉上,他吧彈片夾了出去,繼續吃飯,還說:「閻王也不敢收我」。如果梁興初都不配「虎將」之名,怕是中外軍界也無人能配。
11月24日,總攻發起的前一天,梁興初帶領38軍將士赴德川前線,離開了大榆洞後,他就馬不停蹄地往前線趕,38軍的指揮所,再次設在了戰場的第一線。
此時的朝鮮戰局,分為東、西兩個戰場,美軍西線以第八集團軍13萬人的主力向北進犯鴨綠江,東線以陸戰一師為主力共9萬人進犯長津湖。麥克阿瑟的感恩節攻勢被我軍粉碎之後,又口出狂言,妄圖在聖誕節之前結束朝鮮戰爭。
志願軍第二次戰役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敵軍貿然北進、貪求速勝的張狂心態,誘敵深入,尋找機會圍殲敵人的有生力量。為此,在第一次戰役取得勝利的條件下,我軍仍舊主動向北收縮,為的就是讓敵人往口袋裡再走一走。在西線,為了包下第八集團軍13萬人的大餃子,志願軍集結了6個軍一共23萬人,19、40、42、50、66五個軍在西線正面硬剛美第八集團軍,38軍奇兵繞後,斷敵退路。
彭德懷雖然罵了梁興初,但是依然把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了他,這是打心眼裡信任38軍的實力。一場涵蓋敵我雙方一共60萬人的超級大會戰,一觸即發,戰場形勢瞬息萬變,難以捉摸,第二次面對火力裝備冠絕全球的美軍,梁興初與38軍真的能一雪前恥,再次打出赫赫威名嗎?看著手中懷錶跳動的指針,梁興初彷彿一隻潛伏在山林里等待捕獵的猛虎,在前線的指揮所里安靜又焦急地等待著。
四、重振威名
1950年11月25日下午4點,震天動地的喊殺聲響徹了德川城四周大大小小的山頭,子彈、炮彈像雨點一樣,落在了韓軍的陣地上,很多的敵人立馬就被炸飛,38軍德川守敵韓7師的大圍殲開始了,改變東亞歷史進程的朝鮮戰爭第二次戰役就此拉開了帷幕。
戰至凌晨,38軍直屬偵察連繞到了德川城南邊的大同江畔,守梁興初之命,炸斷武陵里大橋,徹底斬斷韓七師南逃的唯一生路,為避開敵人的火力,偵察連決定走水路奇襲。
此時的朝鮮,已經入冬,寒風刺骨,氣溫驟降,在夜色的籠罩之下,戰士們把鞋襪和棉褲脫下來,纏在肩頭背後,義無反顧的跳進了冰徹骨髓的大同江之中,一手劃著水,一手舉著炸藥包,強忍著刺骨的痛苦向武陵里大橋的基座游去。
冬泳的人都知道,在水裡是不冷的,冷的是出水後。戰士們順著大橋的基座向上爬,冷風瞬間在他們的身上結了一層冰。面對好似天神下凡的志願軍,守橋的敵人傻了眼,還沒有反應過來,武陵里大橋以及被連根炸斷,韓七師徹底淪為了瓮中之鱉,這次炸橋行動,後來被八一電影製片廠改變成了電影《奇襲》,成為了那個年代的爆款熱片。
在戰鬥發起了27個小時後,韓七師在德川地區被38軍全殲,配屬該師的八個美國顧問全部被活捉。我軍還繳獲了218輛汽車、156門火炮。很多戰士在衝鋒時,還端著三八大蓋,結束時,就身垮卡賓槍了。晚上,火光映照著梁興初的臉,他卻並未表現出喜悅。在北方,是美第八集團軍和其司令官沃克所在的方向,由於麥克阿瑟依然不相信中國軍隊已經大規模入朝,因此,繼續命令美軍北上。沃克帶領著第八集團軍主力,加快了行軍速度,把韓軍落在了後面。
一心要打美軍的38軍,現在卻只抓到了有如雞肋的偽韓第七師,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就在此時,德川城西面突然趕到一支敵軍,那是沃克派來增援的土耳其旅,激烈的交火聲直接傳到了軍指揮所,奇怪的是卻不見38軍任何部隊的交火報告。
「這個土耳其旅是什麼來路?」梁興初向軍部參謀詢問,有人回答,該部有五千多人,隸屬聯合國軍,據說打起仗來不要命,崇尚死亡衝鋒。梁興初點了點頭,大手一揮,38軍112師趁著夜色,向土耳其軍所在的戛日嶺摸了上去。
在戛日嶺上,剛剛打了勝仗的土耳其士兵士氣正盛,他們瞧不起時刻提防著中國軍隊的司令官沃克,甚至認為美國應該讓自己擔任聯合國軍的先鋒,衝到鴨綠江去,而不是被派到這裡,收拾韓軍的爛攤子。
土軍殲滅了大量中國軍隊,並捉了大量福祿的消息傳到了沃克耳中之後,不敢置信,趕緊派了一名精通多國語言的參謀來了解情況,參謀來了一問才知道,這些俘虜全是韓國人,從38軍包圍圈裡死命掏出來的韓軍潰兵,又被土軍殲滅了一遍。很快,38軍112師就把土耳其旅的五千人消滅了,該旅最終只逃出了兩個連不到的殘部。
不久之後,志司急電到達了指揮所,命令38軍今夜明晨向西火速穿插到三所里地區,切斷敵第八集團軍退路。從德川到三所里,隔著海拔1250米的長安山,直線距離尚且73公里,何況全程都是山路,要一夜之間趕到,這是一項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報告彭總,38軍堅決完成任務!」梁興初帶著38軍出發了,他們要打回38軍的軍威。
這一夜,他們不僅翻山越嶺,還要邊跑邊打,一路擊垮了韓軍的潰兵無數,還順手收拾了韓軍的一支補給隊,繳獲了活雞上萬隻,入朝之後很少開葷的戰士們卻一咬牙扔了,俘虜的大批韓軍士兵也隨他們去了,他們的腦海里只有「三所里」三個字。
終於,三十八軍翻過了長安山,14小時行軍72.5公里,到達了三所里,這是至今沒有任何軍隊能打破的世界紀錄,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11月29日,沃克下令第八集團軍全線南撤,不惜一切代價打通三所里,一場我軍用步槍刺刀迎戰美軍飛機坦克的血戰開始了,一場梁興初和38軍等待已久的正名之戰開始了。
求生的慾望讓美第八集團軍陷入了瘋狂,坦克全拉出來,向著三所里38軍陣地衝鋒,步兵都滾下車,跟在坦克後面往上沖,美軍使出了人海戰術,在遠東能動的飛機都飛起來了,第八集團軍一個炮兵營22分鐘內打出了3206發炮彈,38軍的陣地變成了一片火海,我軍將士傷亡慘重。
梁興初站上山頭,眼前的景象讓南征北戰數十載的他震驚不已。然而, 在這場大圍殲中,二戰時歐洲戰場的主力美國第二師大部被殲,只逃走了兩成的人員,美國「開國元勛師」騎兵一師和「熱帶閃電」第25師都受到了重創,第八集團均方寸大亂,近乎崩潰,沃克意識到三所里向南突圍無望,下令丟棄兩千多輛汽車和幾百輛坦克,輕裝全速向志願軍包圍圈的薄弱地帶,西面海邊逃竄,一直逃到了三八線才停下腳步。
在大榆洞司令部,前線報喜的電報像雪片一樣飛來,看到38軍的戰績時,彭德懷終於滿意地笑著點了點頭。
在第二次戰役中,為我軍全殲敵軍創造決定性條件,並爭取到寶貴時間的正是梁興初帶領的38軍。但是,我軍也損失慘重。在看到作戰傷亡三萬零七百,凍傷五萬的報告之後,彭德懷眼眶濕潤,拿來紙筆,在嘉獎令的最後揮毫寫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放下筆後,又重新拿起,最後又加了幾個字「三十八軍萬歲」。
三八軍從此成為了我軍歷史上唯一一個萬歲軍。在收到志司的嘉獎後,梁興初激動地留下了眼淚,他清楚「萬歲」二字的來之不易,這是榮譽,也是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