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2022年09月29日18:54:21 軍事 1469

1945年8月,蘇聯出兵東北,擊潰日本人後的很長時間裡,東北依舊駐紮著大量蘇聯紅軍。

12月14日的哈爾濱,一名穿著普通的中國人和一名隨行人員,因有事於凌晨外出。

事情辦得很順利,卻在返程時遇到一隊公然搶劫的蘇聯士兵。

被搶劫的人立馬掏出蘇聯軍官證,用俄語斥責他們的違紀行為。幾個蘇聯士兵面面相覷,明白闖了大禍。為逃避處罰,趁他轉身離開的時候,直接朝他背後開了一槍。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蘇聯紅軍進駐東北

這一致命的一槍,直接讓共和國少了一名功勛卓著的將軍,他就是盧東升

噩耗傳到賀龍那裡,他當即失聲痛哭,難過的幾天吃不下飯,煙也是一袋接一袋地抽,哪怕咳得厲害,還是不肯停不下。

陳賡知道後,心情同樣悲痛,好幾天緩不過來。新中國建立後,陳賡與賀龍見面,總要提及盧冬生

每次一提起,兩人無不痛心,認為「如果他活著,至少要授個將軍」。讓賀龍和陳賡如此對待的盧冬生,到底是什麼人?與兩人有何淵源?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盧冬生

盧冬生1908年出生,湖南湘潭人。父親下窯洞當苦力,母親賃了幾畝薄田種地,盧家可以說是一窮二白,連一點固定資產都沒。

在這種情況下,忍飢挨餓是常事,尤其在母親又生了兩個兒子後,家裡的日子更難過了。

於是盧冬生7歲那年,就開始給人家當牧童了。主家姓陳,而陳家二少爺,就是後來聲名顯赫的陳賡大將。當然,這個時候,陳賡才12歲,還在念高小。

陳賡讀書的學校,是一家新式學堂,受到新文化衝擊後,陳賡對比他還小5歲,卻要當牧童養活自己的盧冬生十分同情。

可他改變不了這個社會,只能從自己做起,不僅沒欺負過盧冬生,還想方設法幫忙,教他讀書識字,講外面的世界,給了盧冬生兄長般的疼愛。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陳賡

1916年,陳賡父母定了一門婚事,逼著剛滿13歲的他成親。陳賡受過新式教育,對這樣的包辦婚姻自然不滿,於是憤而出走,報名參軍去了。

陳賡走了,卻給盧冬生留下了極大震撼,也為他日後的從軍之路留下了小小的伏筆。

1917年,盧冬生到一家泰鋼坊當學徒。那一年他才9歲,本來說好滿3年就能出師,但老闆看盧冬生踏實能幹,不想放過這麼好的免費勞力,因此一再延長出師時間。

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卻成了給老闆白乾活的,這誰能受得了?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圖文無關

一怒之下,盧冬生直接去煤棧當了挑夫。可煤棧老闆也不是個好東西,總剋扣工人工錢。

世道這麼黑暗,難道就沒個講理的地方嗎?恰逢湘潭開展工農運動,盧冬生乾脆加入碼頭公會,在工會的指導下,帶領工人跟老闆做鬥爭。

可煤棧老闆有錢有人,直到是盧冬生挑事後,就串通警察抓他。俗話說,民不與官斗,勢單力薄的盧冬生跑了,後來想起陳賡的情況,乾脆也參了軍,投身於唐生智的湘軍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唐生智

1927年,盧冬生與陳賡終於在武漢相逢了。此時陳賡受組織任命,在第二方面軍直屬特務營當營長。他鄉遇故知,兩人都異常高興。

陳賡與盧冬生幼年相識,深知盧冬生的可靠,因此將人調到手下當副官,駐守漢口

在那個危機四起的年代,盧冬生不止一次地救過陳賡。1927年7月,隨著武漢形勢越來越惡劣,在組織的安排下,陳賡護送周恩來去南昌

當然,盧冬生也參與了護送任務。到南昌後,兩人都沒回去,被調到賀龍手下,陳賡擔任營長,盧冬生任副官,一起參加了南昌起義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南昌起義

同年8月,起義部隊南下。陳賡與盧冬生所在的前衛營,負責開闢前進道路。

在一次戰鬥中,部隊被敵人包圍,陳賡左腿3處中彈,直接跌進溝里。盧冬生看見後,急忙跳下去照顧。

陳賡試了試,自己脛骨、腓骨被打斷,是跑不了了,就勸盧冬生快走。

可盧冬生死活不願意,非要留下來,還把陳賡拖進附近的草叢裡隱蔽。陳賡覺得不保險,就把腿上的血抹了一臉一身,靠著裝死,躲過敵軍的搜索。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陳賡

傍晚時,他們碰上葉挺派出的收容隊,總算是得救了。周恩來、賀龍等人知道後,對盧冬生的行為給予高度讚賞。

不過傷筋動骨一百頭,陳賡的腿哪怕做了手術,也得好好修養。可紅軍需要到處轉移,哪能修養好啊。

當時周恩來等人勸陳賡留在當地治療,但他不願意離開部隊,盧冬生也說會把人抬到目的地,絕不拖部隊的後腿。

就這樣,盧冬生抬著擔架上路了。不管多苦多累,他都毫無怨言,還經常安慰陳賡。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圖文無關

部隊入駐汕頭後,陳賡住進一家日本人開辦的醫院,盧冬生負責照顧他。9月底,敵軍大部隊來勢洶洶。

迫於形勢,紅軍決定撤離。當時周恩來派人給住院的陳賡送信,結果送信的沒找到醫院,所以兩人啥都不知道。等第二天一出門,發現到處都是國民黨的部隊了。

這個時候,醫院也不敢收留兩人,讓他們趕緊離開。但陳賡傷勢那麼重,根本就走不了路。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抗戰時期的醫院

幸而醫院也有好心人,有個護士和清潔工同情二人遭遇,把陳賡抬到工人住的房間里,這才在敵軍搜查醫院時逃過一劫。

後來護士又幫忙聯繫一艘小船,深夜將二人送到去香港的客輪上。但香港形勢也不好,到處緝拿起義軍。

盧冬生背著陳賡一連跑了幾家醫院,對方發現是槍傷後,根本不敢收留。就連停在街上,也會遭到巡捕的驅逐。一時之間,他們連個立足之地都沒有。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香港

既然香港待不下去,那就換地方吧。盧冬生打聽到有去上海的輪船,趕緊買了票。途徑汕頭時,正好周逸群也上了船,幾人一起去上海,找到了中共中央。

之後陳賡在醫院治腿,盧冬生在中央特科擔任交通員。

安頓下來後,陳賡和妻子王根英,於12月7日,一起介紹盧冬生入黨。之後每次和別人提及這段經歷,陳賡總是無限感慨:「沒有盧冬生,就沒有我陳賡。」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陳賡

1927年底,賀龍來上海,負責接應的就是盧冬生。彙報完工作後,賀龍、周逸群向組織提出要求,重回湘鄂地區,組建紅軍根據地,中央同意了這事。

並派機警可靠、又熟悉湖南、湖北情況的盧冬生護送。一行七人喬裝成商人,乘船離開。

到湖北之後,由於計劃泄露,敵軍開始大肆搜捕共產黨。

無奈之下,眾人只得再次離開。1928年1月18日,他們乘船途徑湖北觀音洲時,岸上十幾個團丁舉槍讓木船靠岸,準備勒索財務。賀龍決定將計就計,趁機奪了他們的槍支彈藥。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賀龍

此時的賀龍身穿皮大衣,氣勢非凡,一上岸就底氣十足地說:「去拜客。」

團防隊長一看這絕非凡人吶,趕緊上來接待。沒想到賀龍一把抓住團防隊長,說:「我是賀龍,來借槍!」團防隊長傻了眼,賀龍的大名,他當然知道。可來借槍?怎麼借?一時間嚇得瑟瑟發抖。

這時有個團丁神色異常,剛要舉槍,便被盧冬生一槍斃命。盧冬生這一手,直接嚇呆了所有團丁。眾人見狀,直接一擁而上,繳了團丁的武器。

沒了武器,團防隊長只能順水推舟,交出所有槍支彈藥,並讓賀龍打了張收條,他好回去交差。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賀龍

後來賀龍提起這事時,還說:「冬生這一槍打得好,立了一功。」經此一事,賀龍徹底見識到盧冬生的機警果敢,對他是更加器重了。

每次有分散行動時,總把盧冬生留在身邊,同行同住、形影相隨。

1928年2月,一行人回到賀龍老家,成立中共湘鄂邊前委。賀龍在當地也是個名人,號召力響噹噹的,很多親屬、舊部一聽賀龍的名號,立馬投奔過來。不久,就拉起了一支三千人的隊伍。

反動勢力聞聲而來,眾人還沒來得及建立黨組織、宣傳黨的政策,就被敵軍擊潰了。

這次失敗,讓賀龍認識到自己的短處,對於如何建立根據地,他急需黨中央的指示。可那時候中共沒有電台,彼此聯絡全靠交通員滿中國地跑。這個時候,盧冬生成了最好的送信人選。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賀龍

可當時隊伍里很困難,賀龍翻遍所有家當,也只籌出6個銅板這麼點錢能幹啥呀?可沒辦法,他們窮,於是盧冬生拿著這6個銅板上路了。

他買不起車票,就兩條腿千里跋涉;吃不起飯,就邊走邊打短工,一路餐風露宿,歷盡艱難,終於到了上海,帶回中央的指示。

之後,盧冬生多次往返於上海和湖南、湖北,負責兩地的聯絡工作。由於他每次都能圓滿完成任務,賀龍起了愛才之心,向中央申請,讓盧冬生留下來工作。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盧冬生

就這樣,盧冬生從一名交通員,開始拿槍上前線。他英勇善戰,軍功顯赫,從手槍連的班長,一步步做到紅三軍主力師師長,還參與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創建。

1932年,洪湖根據地遭敵軍強力圍剿,最終分兵突圍。等盧冬生殺出一條血路後,他所率領的團只剩下幾百人了。

敗兵之師,又遠離中央,沒有補給,這個時候,盧冬生的領導才能,徹底得到展現。

他收集殘部,採用游擊戰與敵人周旋。碰上小股部隊就打,遇上大隊人馬就跑。接連幾次勝仗,不僅有了補給,還振奮了士氣。後來匯合當地獨立團,部隊人馬一度達到一千多人。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圖文無關

與此同時,盧冬生沒忘記尋找主力部隊。可當時沒電台,他只能猜測著走,邊走邊宣傳黨的政策,發動群眾打土豪。

如此小半年過去,盧冬生所部不僅士氣高漲,還繳獲許多戰利品。後來從報紙上知道了紅三軍的活動路線,盧冬生趕緊率部趕去。

那時的紅三軍經歷長途跋涉,連番作戰,早已人困馬乏,減員十分嚴重了。

卻沒想到,在眾人眼裡凶多吉少的盧冬生,不僅安然無恙,還給他們帶去了極大的驚喜:一支兵強馬壯的隊伍,幾萬塊大洋和大量布匹。這對賀龍等人來說,無異於天降甘霖。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賀龍

1935年時,盧冬生的腿在一次戰鬥中受傷了,卻仍咬緊牙關,堅持指揮戰鬥。因為這事,他的腿也落下殘疾,和陳賡一樣了。

即便如此,盧冬生依舊走完了長征,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延安,他再次見到了陳賡,兩人緊緊擁抱,「好了,我們又走到一起了,可以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了。」

抗戰開始後,盧冬生被任命為八路軍120師358旅旅長。他作戰英勇,總是沖在最前線,可負傷的幾率也大。新傷落舊傷的,幾乎沒好的時候。

後來賀龍勸他留在後方養傷,順便去抗日軍政大學進修一下。

1937年底,在中央的安排下,盧冬生等一批軍政幹部赴蘇聯療傷。1939年初,盧冬生傷勢無礙,要求回國抗戰。不過任弼時告訴他,國內需要一批高級指戰員,因此決定送他去伏龍芝軍事學院特別班學習。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盧冬生(右一),蘇聯學習時拍攝

1941年9月,盧冬生畢業了,偏偏遇上蘇德開戰,回國的交通斷絕。於是,盧冬生被派到蘇聯遠東地區,在一支由東北抗日聯軍編成的蘇聯紅軍里做軍官。

1945年8月,蘇聯紅軍出兵東北,盧冬生也跟著大部隊一起回國,參與接收東北的工作。

當時八路軍大部隊還沒到,就派陳雲過來處理東北的工作。12月13日,陳雲到哈爾濱連夜召開會議。

這次會議上,盧冬生被任命為松江軍區司令員。等會議結束,都到次日凌晨了。由於東北秩序太亂,為安全考慮,大家紛紛建議陳雲留下來過夜。

1945年,蘇聯小兵攔路搶劫中國人,背後一槍,共和國少了一位將軍 - 天天要聞

陳雲

但陳雲過來的急,行李還在離會場幾百米外的濱江工委機關。這時盧冬生自告奮勇,帶著陳雲的警衛員,一起去取東西了。盧冬生為何這麼做?主要是因為他懂俄語,還有蘇聯軍官證,遇上事了也好溝通。

兩人順利取回行李,卻在回程路上,遇到幾個攔路搶劫的蘇聯大兵。這些人趁著夜深人靜,公然挑釁軍規法紀,讓盧冬生極為氣憤。當即掏出軍官證,用俄語嚴肅地批評他們。

幾個蘇聯大兵知道闖了大禍,怕盧冬生告發,便起了歹心。趁盧冬生轉身之際,一槍打在他後背上。

盧冬生就這樣倒下了,犧牲時才37歲。前途光明的松江軍區司令員,終究沒看到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刻。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老年人別再忙著存錢了,拿出50%的存款換成這4樣東西,比存錢靠譜 - 天天要聞

老年人別再忙著存錢了,拿出50%的存款換成這4樣東西,比存錢靠譜

在當代社會,退休後的老年人面臨著怎樣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富和保障生活質量的問題。傳統的觀念中,許多人選擇了存錢以備不時之需,但這僅僅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實際上,老年人應該從更寬廣的視角來審視自己的財務規劃,有業內人士提醒老年人,別再忙著存錢了,因為只存錢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