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省在8月的最後一天敲定了2023年度預算申請,在這份初始預算案中,岸田內閣提出了創紀錄的5.6萬億日元軍費。而這只是初始軍費,因為在這份預算中,還有很多金額未明的「事項要求」。而在這些金額未定的「事項要求」中,日本既想要研發高超音速導彈,還要採購各類型無人機以及1500枚遠程導彈,這個數額算下來,日本2023年的軍費預算估計要達到6.5萬億日元了。
因為美西方在全世界的亂攪和,導致各地區局勢混亂,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因為西方的不斷援助,俄烏衝突已經持續半年之久。與此同時,美國政客「網紅打卡」似的竄訪台島,導致台海局勢緊張,而且,西方如今深陷經濟通脹的危機之中。這讓整個國際局勢頗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感,也或許是為自身野心考慮,日本將軍費大幅提高。
在這份預算中,日本提到了「高超音速武器」、「無人機」、以及「防區外導彈」,日本還將加強包括太空、網路以及電磁波等新領域內在的跨領域作戰能力。隨著各國高精尖軍事技術的發展,太空技術以及電磁波技術都將被運用到武器裝備的性能,同時還將網路技術一起被用到戰術中。比如在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之後,西方就致力於在全球輿論場上,將俄羅斯釘死在「侵略」柱上。
言歸正傳,先說「高超音速武器」,在俄烏衝突期間,俄羅斯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摧毀了烏軍重要基地。此後,還試射了「鋯石」高超音速導彈,並且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已經對外表示,「鋯石」高超音速導彈已經在批量生產中。
與此同時,解放軍也裝備了不少高超音速導彈,高超音速導彈因為其特殊性,所以依照目前現有系統的攔截能力,恐怕還攔截不了,而這也是日本想要展開研究高超音速導彈的原因。日媒報道稱,日本研製「高超音速武器」的目的是應對中俄以及朝鮮,但不得不說的是,如果只是為了應對,難道不應該研製更高級別的攔截系統嗎?難道日本有了高超音速導彈之後,在發生衝突之後,對方就會因此而不向日本發射高超音速導彈嗎?
其次, 有關於日本新年度預算中提到的無人機,日本是想要引進「小型無人機」和「攻擊性無人機」兩種,在俄烏衝突期間,烏克蘭利用無人機搞警戒監視和情報收集等,甚至還利用無人機搞獵殺行動。這讓日本惦記上了在未來現代化戰爭中,可能會起到重要作用的無人機系統。
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所謂「防區外導彈」,意思是通過遠程導彈確保「防區外防衛能力」,日本將延長陸上自衛隊12式陸基反艦導彈的射程。日本打算將該導彈的射程從目前的100公里擴大到1000多公里,而且最終的目的是,在恰當的位置部署時,其最遠射程可以達到中國。言外之意就是,日本之所以既增加導彈的射程,又增加導彈的數量,其目的主要還是在解放軍。
而且日本針對的還不只是我國導彈部署的據點,還有對空雷達以及機場等,對空雷達設施和機場是奪取制空權的主力軍,而制空權是決定整個戰鬥部署的重要戰術。除此之外,日本遠程導彈的任務目標還包括我軍艦艇和登陸部隊,如此計算下來,日本防衛省給出了超過1500枚遠距導彈的數量。
歸根結底來看,這份所謂的新年度預算並不能稱之為一個國家的防務預算,反倒是日本針對解放軍實力,想要在最短時間內縮短和解放軍之間的實力鴻溝。如此一來,日本才有底氣去圖謀想圖謀的,為此,日本貌似還在研究是否要列裝1000遠程巡航導彈。
只能說,為了謀算,日本可謂是煞費苦心,為了讓自己的野心看起來正常一點,不惜在每一筆預算上都牽扯上中國。但事實勝於雄辯,日本圖謀的是什麼,明眼人一清二楚,而日本背靠的這棵大樹,對於日本的小心思也是一清二楚,要不然可不會傾盡日本財力來為自己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