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香港回歸,讓英軍「下崗」的譚善愛,轉業後過得咋樣?

2022年07月01日13:57:34 軍事 1355

「我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接管軍營,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祝你們一路平安。」1997年7月1日零點零分零秒,莊重肅穆的中英交接儀式上這聲響亮的嗓音充斥長空,預示著「香港,這位漂泊在外多年的遊子,終於回家了!」

喊出這句嘹亮宣言的小夥子名叫譚善愛,來自湖南,當時年僅33歲。

97年,香港回歸,讓英軍「下崗」的譚善愛,轉業後過得咋樣? - 天天要聞

譚善愛稱自己能有幸擔任中方指揮官純屬一次巧合,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25年過去了,如今的譚善愛身在何處,生活怎麼樣呢?

誤打誤撞進軍營

1981年,17歲的譚善愛高考落榜了,失去了奮鬥的方向他只能回家「啃老」,譚善愛的父親時任村裡的支部書記,每天帶頭搞發展促經濟。

正好人高馬大的兒子沒考上大學,譚父沒失望反而有些高興自己能有個幫手了,他將村裡新承包的魚塘全權交給兒子負責。

97年,香港回歸,讓英軍「下崗」的譚善愛,轉業後過得咋樣? - 天天要聞

17歲的半大小伙,剛剛脫離學校就走上沉重生活的道路,或許上天總愛給成大事者增添許多阻礙以鍛煉他們的意志和耐力。

無論冬夏無論晴雨,譚善愛的日常工作就是觀察水質、投喂餌料、觀察魚群是否健康、定期消毒等等重複又無趣的工作,就這樣踏踏實實的他在村裡當了2年的「魚老大」,一個人守著幾池子魚苗,認命嗎?或許吧。

看著早出晚歸的兒子,譚母不願兒子就這樣向生活妥協,1983年,她鼓勵譚善愛去當兵,信念有時候就是在一瞬間被點燃,譚善愛原本打算放棄自己年少不切實際的夢想,但母親的鼓勵彷彿將他內心掩埋住的渴望扒拉開了。

97年,香港回歸,讓英軍「下崗」的譚善愛,轉業後過得咋樣? - 天天要聞

於是他離開魚塘離開父母離開家鄉進了軍營,跑步、摔打、泥潭、追擊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他從未喊過累。

身上訓練留下的青紫一茬又一茬,他渾不在意,身上的汗水從未乾過,眼裡的光亮也從未熄滅。

在軍營彷彿進了他的天堂,樣樣永爭第一,次次不落人後,他的優異表現讓領導記憶深刻,1985年譚善愛被領導推薦考桂林軍學院。

曾經高考失敗的陰影讓他對書本有了本能的恐懼,為了克服恐懼,他拿著自己根本看不懂的知識點一遍遍請教老師、同學,隊友們看著那個有些笨拙的傻大個在訓練空隙看書、在食堂看書在熄燈後的走廊看書,默默地都有些欽佩起他來了。

97年,香港回歸,讓英軍「下崗」的譚善愛,轉業後過得咋樣? - 天天要聞

1985年7月譚善愛不負眾望,被桂林軍學院錄取了。

校園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輕鬆,除了繁重的訓練又多了複雜的課程幾乎沒有私人時間,沒有人知道那些看似光鮮靚麗的整齊劃一的動作,他們要頂著烈日訓練多少遍。

上天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努力的生命,但也絕不會讓他太順遂。

在部隊、軍校摔打了幾年後,譚善愛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在當時畢業後包分配工作,大家都認為以譚善愛的表現他的工作肯定最光鮮亮麗。

直到他接到工作通知:廣州軍區機關警衛排排長,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哨所放哨,那個在學校表現優異的大高個,成了一個小小的哨兵,承受風雨的敲打整整8年,沒有抱怨沒有委屈只有軍人無條件的付出與熱愛。

97年,香港回歸,讓英軍「下崗」的譚善愛,轉業後過得咋樣? - 天天要聞

「當時從來沒有想過,把哨兵當做一個不起眼的小兵,沒這麼想過,我站在哪裡都做好自己的指責,放好自己的哨站好自己的崗我就很知足。」譚善愛說道。

8年沉積一朝「意外」迸發

8年時間,小樹可以竄天,幼苗可以結果,一個人同樣可以改變。正是有了8年的磨練與鍛造,才有了譚善愛一朝的「一朝迸發」,1993年「小哨兵」譚善愛被提拔為駐港部隊軍務參謀。

職位的改變並沒有改變他踏實本分的天性,日常訓練、負重訓練、極限訓練每一次譚善愛都爭取做到極致,原本作為領導的他完全可以只指揮不訓練,他卻從未偷懶過一次。

97年,香港回歸,讓英軍「下崗」的譚善愛,轉業後過得咋樣? - 天天要聞

1997年的一天,他去首長辦公室請示工作,一進去首長就開始打量他:「我記得你嗓門很大是不是?」看著眼前高高壯壯的小夥子,首長露出謎之微笑,沒說什麼便讓他走了。

過了幾天,首長再次讓他去辦公室,「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重複一遍「首長說道。

一頭霧水的譚善愛聲音洪亮地說了一遍,首長點頭表示滿意:「好小子,就是你了。」就這樣一份艱巨且光榮的使命交到了他手裡。

首長說完拍了拍他的肩膀,才說到:「7月1日是香港回歸的日子,你將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交接指揮官和英國人進行交接,到時候全國人民都會看著你,決不能出一丁點差錯但也不要過度緊張,小子,有信心嗎?」

97年,香港回歸,讓英軍「下崗」的譚善愛,轉業後過得咋樣? - 天天要聞

譚善愛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但還是鏗鏘有力地回答道:「保證完成任務。」

接下來的日子,他開始進入交接部隊進行訓練,除了常規的訓練,他還在私下訓練那句「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

「每一個字、間隔停頓、聲調、語氣,不能有絲毫失誤,這是最光榮的一刻我絕對不能出錯,那段時間激動的機會沒睡幾個囫圇覺,夜裡真的會緊張醒,醒了之後就在心裡默默排練,真的做夢都在練習。」譚善愛說道。

和他一起每天睡不好覺還有升旗手朱濤,在別人都解散休息的時候,朱濤和譚善愛倆人常常訓練到深夜。

97年,香港回歸,讓英軍「下崗」的譚善愛,轉業後過得咋樣? - 天天要聞

朱濤說道:「這項任務容不得半點差錯,五星紅旗不能晚升上去一秒鐘,這不是好勝這是尊嚴是國家的榮辱,是光榮。」

1997年7月1日當天,儀仗隊邁著整齊劃一的步子走進威爾士軍營,譚善愛高亢嘹亮的聲音劃破長空,預示著香港百年的恥辱在這一刻終於結束了,隨著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朱濤手中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在場的中國人無人不眼含熱淚,太久了,這面鮮紅的旗幟太久沒在這片熱土上升起來了,每個人心中的自豪感不言而喻。

97年,香港回歸,讓英軍「下崗」的譚善愛,轉業後過得咋樣? - 天天要聞

多年以後譚善愛想起那個夜晚依舊難以平靜:「無法形容,現場的震撼感讓我覺得身為一個中國人的光榮與使命,我想這輩子我都會以此為傲。」

光榮平息,轉業平靜

2005年,譚善愛申請轉業成為深圳寶安區公安局的一名普通民警,褪去光環他成為轄區大爺大媽眼中的民警小譚,哪家出現小問題都愛找他上門解決。

97年,香港回歸,讓英軍「下崗」的譚善愛,轉業後過得咋樣? - 天天要聞

抓小偷、調解鄰里矛盾、維護社區治安、站崗放哨他樣樣不落,常有大媽拉著他嘮嗑他也心平氣和地笑呵呵地回應。

工作壓力小了,回家的時間就長了,這些年對妻子孩子的陪伴太少,他總是有些愧疚,聚少離多的日子裡都是妻子無條件包容,現在他也愛買菜做飯等妻子回家,陪孩子散步,過起了和和美美的日子,這樣的日子是他嚮往已久的。

97年,香港回歸,讓英軍「下崗」的譚善愛,轉業後過得咋樣? - 天天要聞

2022年7月1日,距離香港回歸的那個夜晚過去了整整25個年頭,這些年譚善愛雖不是年年奮戰在第一線,但對於國家大事他還是時時都有關注,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社會上每一個譚善愛的付出。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士說心語 | 萬里征程為和平 - 天天要聞

士說心語 | 萬里征程為和平

作為一名軍人,有幸能夠為國出征,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是職責亦是榮光。去年12月,我跟隨中國第22批赴黎巴嫩維和建築工兵分隊跨越萬里,踏上異國他鄉。我走出候機大廳,沒有鎂光燈,也沒有鮮花和掌聲,第一件事就是穿戴鋼盔、防彈衣,即刻完成維和身份轉
「五送」服務下基層 真情溫暖潤兵心 - 天天要聞

「五送」服務下基層 真情溫暖潤兵心

「五送」下基層,真情暖兵心。近日,武警甘肅省總隊甘南支隊「理論、法律、心理、文化、健康」服務小分隊深入基層單位,為官兵們送上真情服務「大禮包」。
河南省平頂山軍分區領導到汝州市開展防汛勘察工作 - 天天要聞

河南省平頂山軍分區領導到汝州市開展防汛勘察工作

6月7日上午,河南省平頂山市委常委、軍分區司令員王翼一行到汝州市開展防汛勘察工作,汝州市委常委、市人武部部長郭少平,汝州市人武部政委韓聖君,汝州市政府副市長張飛,汝州市政府副市長、公安局局長趙國明陪同參加。
粽香飄萬里 擁軍傳真情——廣南縣開展端午慰問進軍營活動 - 天天要聞

粽香飄萬里 擁軍傳真情——廣南縣開展端午慰問進軍營活動

淡淡粽葉香,濃濃擁軍情。在端午佳節來臨之際,為讓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官兵,度過一個溫馨祥和的節日,雲南省廣南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攜帶廣南本土風味的粽子、礦泉水及本地部分擁軍文創產品,到武警中隊看望慰問武警官兵,讓官兵們感受到「第二故鄉」溫暖。
這一次,巴以停火協議能不能實現真停火? - 天天要聞

這一次,巴以停火協議能不能實現真停火?

當地時間10日,聯合國安理會表決通過美國提交的一份加沙地帶相關決議,呼籲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和以色列接受停火協議。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表示,付諸表決的草案仍然存在不少模糊之處。中方對主要當事方是否接受停火倡議、三階段安排能否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