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2022年06月26日18:55:33 軍事 1962


前言:

唐生智,字孟瀟,1889年出生於湖南東安, 早年間就讀於長沙陸軍小學堂,後又轉入著名的河北保定軍官學堂,他和蔣介石顧祝同陳誠都當過同學,當時他們的校長是著名的軍事教育家蔣百里

唐生智一生經歷過護國戰爭、護法戰爭、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其中大大小小的戰役他參加了無數次,然而,最為人們牢記的,還是他在1937年11月到12月之間指揮的南京保衛戰

南京作為當時國民政府的首都,它的失陷是和中國的百年國恥、民族恥掛鉤的——自1900年清朝八國聯軍的侵略下失去首都北京後的又一次巨大恥辱,而南京失陷直接帶來的南京大屠殺,更一直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大的歷史創傷和痛苦記憶。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防守還是棄守?李宗仁:唐生智主動請纓是為了趁亂掌握兵權

1936年11月12日,上海全部全部陷落,一天後,日軍的15艘軍艦開進長江,日軍兵分三路,向南京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企圖逼迫國民政府簽訂「城下之盟」,對日投降。

在11月中旬的特別國防會議上,兩種觀點展開了激烈的交鋒,一種觀點認為:「目前日軍勢力正旺,鬥志正銳,氣焰囂張,我們對南京原則上只能採取放棄防守原則。如果要守,也只能用幾個團的兵力作象徵性防守,不然,損失不可估算。」

何應欽的這段發言獲得了在場大多數將領的認可。

李宗仁的建議是,與其在無勝算的情況下硬打,「倒不如我們宣布南京為為不設防城市,以免敵人借口燒殺平民。」

白崇禧同意李宗仁的看法,他說:「南京是總理指定之首都,為總理陵寢所在地,不忍為軍事破壞,因宣布為不設防之城市。」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軍事委員會秘書長張群補充說:「若我軍自動退出南京,日軍不是以武力攻佔的,萬一將來和談時,它就不能以戰勝者自居對我進行要挾。」

包括德國駐中國軍事顧問馮·法肯豪森也勸蔣介石:「不要保衛處於長江一個死灣子里的南京。」

從軍隊對比和戰場形勢來看,日軍直接攻擊南京的部隊有10萬人,而且大都是訓練有素的老兵,而且有海軍和空軍的密切配合,地上有新式坦克、火炮等重裝備。

中國軍隊雖然有約15萬人參戰,但其編製龐雜,訓練、武器、兵員等明顯落後,有數據說,當時負責守衛南京的部隊中,新兵就佔了38%。

應該說,從戰場的客觀形勢和軍事、政治策略來看,他們的這些說法並不是毫無道理的,作為一種給予軍事戰略的討論,不應該簡單地將他們歸結為「妥協」、「投降」。

放眼中國軍事史和世界軍事史,從來不乏「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而獲得最終的戰例,比如解放戰爭期間的延安七戰七捷如皋海安,俄法戰爭中的莫斯科。可見,單純從軍事上考慮,南京確實是可以棄守的。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但,蔣介石作為當時國民政府的統帥,他不能僅僅從軍事上思考問題,蔣介石認為:「南京是首都,為國際觀瞻所系,對全國人心有重大影響,完全是不守是不行的。」他在日記中寫道:「南京孤城不能不守,對上、對下、對國、對民,殊難釋懷」

蔣介石認為棄國都而不守是不行的,但死守也不是辦法,唯一可採納的辦法是「短期固守」。

換言之,包括蔣介石在內的國民黨將領都認為,南京失守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或者說是一個意料中的事情。所以,他們在制定戰役計劃的時候,並沒有把永久、長期固守南京作為自己的戰役目標。

然而,就是這樣的「短期固守」計劃,在國民黨的諸多將領中都無人敢於站出來承擔。現場眾將面面相覷,無人應聲,逼得蔣介石說出了:「如果沒人守,我自己守!」這樣的話。

在這樣的情況下,唐生智站了出來,他說:「南京是國民政府和先總理孫中山陵墓所在地,只有死守南京,方能明確我們的抗戰意志和決心,牽制敵軍,贏得全國和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值此大敵當前,在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將」則對不起孫中山的在天之靈和蔣介石。他力主「死守南京,和敵人拼到底。」

蔣介石聽後點頭稱讚,當場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區司令長官。

李宗仁後來寫回憶錄時,稱唐生智之所以自告奮勇守南京,其實只是想趁亂掌握兵權。這一論斷其實是有待商榷的,首先,如果守南京能掌握兵權,其他人為何全無反應,只有一個唐生智站了出來?其次,鎮守南京的部隊包括西北軍、東北軍等,大都為雜牌軍隊,可見這兵權的含金量其實並不高。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有人曾指出,唐生智是因為認為日軍不會真的進攻南京,才站出來故作姿態,這種看法不值一駁,因為稍微了解當時形勢的人都不會做出如此判斷。


唐生智指揮失誤,一道命令導致數萬戰士送命

不論唐生智是出於何種動機才主動請纓的,都無法抹煞一個事實,那就是:南京保衛戰是以大失敗告終的,而唐生智在這場大失敗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回顧整個南京保衛戰,唐生智作為指揮官實際上執行的是「消極防禦,被動挨打」的戰略戰術。

守城各部隊所擔負的正面都太寬,且缺乏縱深配置,守城部隊表面上是全面防守,實際上卻是處處薄弱,日軍進攻自然不會全面進攻,只需專註一點或幾點,就能擊潰我方的整個防線。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毛選》有言:「軍隊失掉了主動權,被逼處於被動地位,這個軍隊就不自由,就有被消滅和被打敗的危險。」

國民黨的將領有人知道這個道理,比如48師師長徐繼武,第2軍團軍團長徐源泉,他們都認為:「防禦若不取攻勢,則不能達成目的」,「均衡配備,則敵人隨時可以覓得我方弱點。若我守勢亦形成重點,趁機打破其攻守計劃,則地疲於奔命」,「我方始終固守某某線,毫無主動之能力,終致大敗。」

在南京保衛戰中,教導總隊副隊長兼第一旅旅長馬振強、第三旅旅長馬威龍和工兵團團長楊厚燦等人曾聯名建議唐生智,可以趁著敵人主動進攻的機會,集中機動兵力,主動出擊日軍駐地,威脅敵人後方,爭取戰場主動。但這一方案被唐生智、桂永清無視。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指導思想的錯誤導致了整個戰役無可避免地走向失敗,在這個方面,身為此戰最高長官的唐生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身為一位有著多年戰爭經驗,長期接受過軍事教育的將領,唐生智的這個錯誤是令人痛心的。

對全局掌控無力,號令不靈,聯絡不暢,是唐生智在此戰中所犯的第二個錯誤。

48師當時除負責烏龍山的防守外,還負責和尚庄到楊坊山一線的防守,按照部署,楊坊山的防守任務本屬於教導總隊,但教導總隊卻一直未到,48師不得不分兵布防;戰役進行到焦灼時,有些部隊竟擅自撤退;12月12日,唐生智下令第二軍團撤退,但撤退的命令竟未能送達。而二軍團的求援電報發出後,一直到夜裡都未能聯繫上司令部……

部隊各自為戰,司令部無力統籌全局,對戰局的發展無力掌控,應該說,唐生智作為最高指揮官,對此負有直接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唐生智對戰場各部缺乏有效組織,這種失誤不僅體現在戰鬥中,還體現在撤退時。

最初,考慮到人多船少的問題,唐生智制定了「大部突圍,一部渡江」的撤退計劃,而在下達撤退命令時,他卻額外補充了一條命令:「87D、78D、74A教導縱隊如不能全部突圍,有輪渡時,可過江向出滁州集結」。

這個額外補充的命令,開了一個很壞的口子,犯下了明顯的和不可挽回的錯誤。他的這道補充命令一下,許多原定突圍的部隊,都擁到了江邊,最後聚集起了大概9個師。由於渡船緊缺,士兵人人搶著過河,未上船的士兵向已經上船的士兵開槍,有的船則因為嚴重超載沉沒江中。還有很多官兵拆掉商店門板作為渡具過江,「其淹沒江中者,數以千百計」。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宋希濂回憶,他渡河之後遙望對岸,只聽見隔江一片嚎慟之聲,慘不可聞,自己卻毫無辦法,只能黯然淚下。

最後成功渡江的士兵只有4千人,數萬未能渡江的士兵,後來都遭到了日軍的殘酷殺戮……

此戰中,因為撤退轉移不當造成的部隊損失,已經遠遠超過了部隊在守城戰鬥中造成的損失。這無疑是整個南京保衛戰中的最令人唏噓的地方。



南京保衛戰為何是大失敗?

前文已經提到,南京保衛戰一開始並不以永久固守南京為目的,所以不應該以南京的失守的作為判斷整個戰役失敗的依據,判定南京保衛戰為失敗,主要有以下三個依據:

第一,此戰殲敵有限。

毛澤東提出的「十大軍事原則」第三條明確說道:「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結果,往往需要反覆多次才能最後地保守或奪取之。」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在國民政府方面已經明確了南京不必長期固守的情況下,殲滅日軍的有生力量無疑應該是南京保衛戰最重要的戰略目標。

據軍史學家估計,南京保衛戰中中國軍隊殲敵數量為1萬,只佔日軍攻擊南京總兵力的1/10,這樣的傷亡數字,對日方來說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並不影響他們後來的進攻。南京保衛戰在對後續戰爭的貢獻上,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的。

第二,此戰損失慘重。

毛澤東有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既然無法做到有效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既然南京必失,那麼「存人」不失為上上之策,但遺憾的是,在這方面,以唐生智為首指揮官們也做得很差。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據估計,南京保衛戰中,各部隊的損失加起來約有10萬人,而這10萬人中,一大半是在對日軍已經不構成殺傷的情況下被殘酷殺戮的。

第三,此戰失敗太快。

抗日戰爭是一個農業國家對上一個工業化國家的不對等戰爭,在這樣的戰爭面前,持久戰無疑獲勝的關鍵。以空間換時間,是可以接受的,但問題在於,我們用南京這個空間換來了多少時間。

12月1日,裕仁批准「大陸命第八號」,正式下達了進攻南京的命令,10天後,日軍就突破了南京的外圍陣地,到達了南京城郊。12月9日,日華中方面軍司令松井石根通過飛機向南京城內拋灑《投降勸告書》,他揚言:「貴軍苟欲繼續作戰,南京則必難免與戰禍,是使千載文化化為灰燼,十年經營終成泡沫……」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10日凌晨,日華中方面軍副參謀長武藤章帶人在南京城郊等待國軍談判代表,但直到上午,他們都沒能等到一人前來。日軍顯然低估了守城將士的勇氣,守城將士死戰之心不可謂不堅定,但僅僅3、4天之後,南京城就淪陷了。

國民政府組建南京衛戍部隊是在11月25日,而南京城的陷落是在12月13日,也就是說,南京衛戍部隊的防守只持續了18天時間。

這個18天,意味著南京衛戍部隊沒有給全國的戰局爭取到足夠多的時間,沒有給友軍部隊爭取到布置戰場的時間,休整部隊的時間。這可以說是南京保衛戰的又一敗筆。


如何評價唐生智?

在南京保衛戰前,國民黨將領就已經知道,南京是個絕地,敵人可以三面可從東、南、西三面進行合圍,而南京的北面是滔滔長江,背水而戰,無路可退,敵人可以用海軍進行封鎖,想要讓本來就處於弱勢的南京守軍長期守住此地,無疑是不現實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其他一些方面,守軍不可以做得更好。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南京保衛戰的失敗,就忽略南京守軍在這場戰役中展現出的英勇氣概,和奮勇殺敵,誓死守城的一系列事迹。

就唐生智個人來說,他守土抗敵有功,指揮失誤有過。唐生智在戰前曾向蔣介石保證,自己「沒有統帥的命令絕不撤退」,這一點他也是做到了的。

應該說,南京保衛戰的失敗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單純把此戰的失利歸結到唐生智指揮失誤這一點上是有失公允的。唐生智敢於在國家危難之際站出來,承擔責任,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軍人擔當是值得肯定的。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中的功與過: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 天天要聞


我們與其把矛頭對準一位敢於站出來指揮一場註定失敗的戰爭的將領,不如去追究殘酷地發起戰爭的日本侵略者的責任。與其責怪受害者,不如聲討施暴者,這樣才至於模糊問題的焦點。

1981年,中央委託湖南省委重新為唐生智舉行追悼會,並肯定了唐生智生前愛國愛民,追求真理的精神,不久後,湖南省委將其故居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揚帆出海 30多家莆田企業亮相第八屆中俄博覽會 - 天天要聞

揚帆出海 30多家莆田企業亮相第八屆中俄博覽會

「莆田優品」亮相第八屆中俄博覽會(莆田市商務局 供圖)東南網莆田5月17日訊(本網記者 吳炳端)東南網記者從莆田市商務局獲悉,第八屆中國-俄羅斯博覽會於5月16日-21日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莆田市組織30多家企業參加博覽會,展品涵蓋鞋服製造、老字號莆貨、品質家居、工藝美術品等領域,助力「莆田優品」行銷天下...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無人 艇,國產「天行一號」無人艇 - 天天要聞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無人 艇,國產「天行一號」無人艇

好消息,兵工科技2024年半年包全新上市,直減50元,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兵工科技快訊或者掃描文中二維碼進行購買!水面無人艇(英文縮寫USV),是一種具有自主規劃、自主航行能力,並可自主完成環境感知、目標探測及戰術攻擊等任務的水面艦艇。
F-22又出事了,這次錯誤很低級,影響到美軍針對中國的一項大計劃 - 天天要聞

F-22又出事了,這次錯誤很低級,影響到美軍針對中國的一項大計劃

美軍F-22又出事了。據美軍《星條旗報》披露,駐日美軍一架隸屬於第18聯隊的F-22戰鬥機,日前在一次訓練中,出現了從停機坪溜車的事故。發言人在回答媒體提問的郵件中,並沒有透露事故的原因,也沒有證實這架F-22是否出現了損壞,只是表示「將會對該事件進行詳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