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冰到發射僅4分鐘,俄羅斯潛艇部署北冰洋,美國為何會緊張?

2021年09月06日18:20:03 軍事 1294

就在幾個月前,俄羅斯的三艘核潛艇在北極完成了一個同時破冰上浮的動作,破冰厚度為1.5米,同時三艘潛艇相隔的距離還不到300米。目前看來,俄海軍僅憑藉這一個操作就直接震懾了美國,不光如此,他們還將自己兇悍的潛艇好好地秀了一番。那為什麼美國會被俄潛艇一個簡單的動作就嚇到呢?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俄羅斯這次的演習究竟有著怎樣的玄機?而潛艇破冰這個動作對我國潛艇來說又有何種啟發呢?

從破冰到發射僅4分鐘,俄羅斯潛艇部署北冰洋,美國為何會緊張? - 天天要聞

其實俄潛艇這次破冰的動作成功,說明了他們已經掌握了一種戰略大殺器,也就是超強的二次核打擊能力所謂一次核打擊能力,就是主動向對方發射核彈的能力。就目前看來,核攻擊的手段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像二戰時期美國的小男孩原子彈那樣,由轟炸機帶著直接投放;另一種就像我國的東風41導彈這樣,利用火箭將核彈頭直接送到敵人的頭頂。


至於俄羅斯的一些例如波塞冬核魚雷這樣的的黑科技,因為並不常規且還在實驗中,所以通用性並不強。也就是說,如果不考慮投送距離的話,甚至連印度都有一次核打擊的手段。不過這種攻擊方式其實並不高級,因為若是被對方偵測到攻擊意圖從而搶先出手,本國一樣難逃被轟炸的命運。

從破冰到發射僅4分鐘,俄羅斯潛艇部署北冰洋,美國為何會緊張? - 天天要聞

所以說,一次核打擊是很難對美國這樣的核大國形成威脅的,美國真正害怕的其實是俄羅斯「你敢扔我就敢扔的態度」,也就是二次核打擊能力。所謂二次核打擊就是:哪怕你先出手,將我的國家轟平,但我最後的掙扎也能把你從地圖上抹掉,大家同歸於盡!


既然如此,二次核打擊能力的關鍵就是藏好自己的核彈頭,要麼讓對手找不到,要麼讓對手打不著。上世紀60年代初正值冷戰高峰,美國始終保持了一部分帶核彈的B52轟炸機飛在天上,同時落地幾架立馬就要升空幾架,其目的就是為了保持自己的二次核打擊手段;而當時的蘇聯為了對抗美國,也搞出了所謂的末日列車,也就是好幾輛火車拉著洲際核彈全國到處溜達,位置飄忽不定。

從破冰到發射僅4分鐘,俄羅斯潛艇部署北冰洋,美國為何會緊張? - 天天要聞

而到了現代,已經不需要非常麻煩的火車四處跑與飛機巡航,戰略核潛艇就是人類目前最強的二次核打擊手段。我們都知道,核潛艇在幾百米深的海底一呆就是幾個月,幾乎沒有手段能夠監測其動向。


由於俄軍武器向來講究個皮實耐用,因此他們的潛艇走得一直不是精密細緻的路線。因此無論是下潛深度還是水下噪音,俄軍潛艇都沒法與美國潛艇相比較。而北冰洋的特殊環境,就完美的彌補了俄軍潛艇幾乎所有的缺點,首先不管是反潛飛機還是聲吶投標,在面對北冰洋海域中隨處可見的冰層都是束手無策的,這就掩蓋了俄羅斯潛艇噪音大容易被發現的缺點。

從破冰到發射僅4分鐘,俄羅斯潛艇部署北冰洋,美國為何會緊張? - 天天要聞

其次,北冰洋的平均水深相較於其他三個大洋是最淺的,因此這對於下潛深度欠佳的俄羅斯潛艇也是非常友好的。因此俄潛艇在北極大範圍冰蓋之下就相當於多套了一層保護殼,可以說是幾乎無敵的存在。


不過,雖說厚厚的冰層能提供給俄潛艇完美的防禦,但也給這些潛艇帶來了一個巨大的麻煩。那就是當潛艇想要發射導彈的時候,冰層的阻擋讓其無法露頭,必須破冰才能發射。而從目前看來,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擁有能從水下發射,強行穿透北極冰層的洲際導彈。

從破冰到發射僅4分鐘,俄羅斯潛艇部署北冰洋,美國為何會緊張? - 天天要聞

從這點上看,潛艇想要在北冰洋中發射導彈,必須得親自上浮破冰才行。不過強如美國潛艇,最多也就能頂開55厘米的冰層。這種冰層其實在北極是很罕見的,若是發射時再找這樣的冰層,浪費時間不說,還很有可能直接就開到別人的包圍圈裡。


2015年,美國一艘海狼級核潛艇「康涅狄格」號就曾在破冰訓練時被冰層牢牢地卡住了,導致其徹底地被凍成了冰雕。而此次俄羅斯三艘潛艇同時從厚度達1.5米的冰層中穿出,說明其已經能在北冰洋的任意一點進行核反擊。由此可見,俄羅斯人在破冰上可謂是下了大功夫。

從破冰到發射僅4分鐘,俄羅斯潛艇部署北冰洋,美國為何會緊張? - 天天要聞


另外一方面,俄潛艇不光撬開了超厚冰層,其破冰速度也非常快,這一點對於其二次核打擊能力尤為重要。因為目前地球的海平面以上,已經幾乎沒有檢測的死角了,若是戰爭狀態下,美國面對北冰洋更是是雷達全開的狀態。而這也就決定了,一旦俄羅斯潛艇在海面露頭就會被發現,而潛艇的生命也就只剩下幾分鐘了。


因此破冰的速度越快,留給潛艇發射核彈的時間就越充分。而從這次俄軍演習的速度來看,他們從破冰開始到發射完所有攜帶的核彈大概是4分鐘左右,這個速度不僅能讓他們完成一次飽和式核打擊,甚至還有逃跑的時間。難怪美國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瞬間就像是挨了一拳一樣蔫了。

從破冰到發射僅4分鐘,俄羅斯潛艇部署北冰洋,美國為何會緊張? - 天天要聞

俄海軍這次演習除了破冰之外,安排3艘潛艇在不到300米的範圍內同時上浮也非常具有深意。我們要知道,雷達、各種通訊器材所使用的的電磁波在水中是無效的,所以潛艇之間無法相互聯繫,要靠陸地上的長波電台對其實行調度和指揮。


此次演習中,俄軍三艘潛艇都是170多米長,15米寬的大傢伙。而這樣3艘大傢伙不僅在同一時間破冰,破冰時兩兩間距甚至還不到100米,稍有閃失就會相互碰撞從而葬身海底。不誇張地說,這樣的協同調度能力完全稱得上恐怖。

從破冰到發射僅4分鐘,俄羅斯潛艇部署北冰洋,美國為何會緊張? - 天天要聞

此次演習的三艘俄潛艇均可攜帶16枚洲際核導彈,其射程都在10000公里左右。同時這些導彈上可掛載10枚核彈頭。換句話來說,俄羅斯只用一次攻擊,就能發射出480枚核彈頭,縱使美國城市間離得遠,480枚也足夠將其毀滅好幾次了。


同時,因為從北冰洋發射的導彈到美國的距離很近,所以這些核彈頭能在15分鐘內到達美國的任意一個城市。依照美國目前的技術,根本無法阻擋比雨點還要密集的核彈轟炸。與此同時,來到美國本土的這些導彈因為只飛了其最大航程的一半,所以它們還能依靠剩餘燃料再做出複雜的機動變軌,到時候美國面對的可能就是一枚都沒法攔截窘境。

從破冰到發射僅4分鐘,俄羅斯潛艇部署北冰洋,美國為何會緊張? - 天天要聞

所以說,此次俄羅斯的軍演無疑是在向全世界傳遞一個信號,那就是:即便美國將俄羅斯徹底轟平了,他們也能依靠剩下這三艘核潛艇瞬間讓美國陪葬。


從這點上看,雖說我國火箭軍也建造了許多被稱為「地下長城」這樣的核反擊工事,但其終究處於地面之上,所以總是免不了被偵測到的風險。因此,我國在滿足核飽和打擊的能力同時,也應在戰略核潛艇進行二次核打擊的能力上下足功夫。

從破冰到發射僅4分鐘,俄羅斯潛艇部署北冰洋,美國為何會緊張? - 天天要聞

同時也相信在我國的096潛艇以及巨浪3導彈服役後,咱們擁有核反擊的能力將更上一層樓。當然,我國對戰略核潛艇的保密程度幾乎都是最高的,所以我國是否早就擁有了類似俄羅斯這樣的能力還真不好說,而對這些信息的知曉,美國恐怕比你我要更著急。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墨海軍稱有22人在帆船撞擊布魯克林大橋事故中受傷 - 天天要聞

墨海軍稱有22人在帆船撞擊布魯克林大橋事故中受傷

當地時間17日晚,一艘載有277人的墨西哥海軍大型帆船在穿越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大橋時,桅杆撞到大橋並折斷。據《紐約郵報》援引紐約市市長方面的消息報道,該事件目前已造成19人受傷,多人傷勢嚴重。另據墨西哥海軍方面發布的消息,該事件有22人受傷,其中19人在當地醫院接受治療,3人傷勢嚴重。目擊者拍攝的視頻顯示,艦船桅...
實戰感拉滿!2025年湖南省洪澇災害緊急醫學救援綜合演練成功舉辦 - 天天要聞

實戰感拉滿!2025年湖南省洪澇災害緊急醫學救援綜合演練成功舉辦

5月17日,2025年湖南省洪澇災害緊急醫學救援綜合演練在岳陽市湘陰縣洋沙湖鎮成功舉辦。本次演練由湖南省衛生健康委主辦,湖南省人民醫院承辦,岳陽市衛生健康委協辦,旨在全面提升全省應對洪澇災害的緊急醫學救援能力。本次演練以S省某市某縣遭遇持續性強降雨,發生山洪、泥石流災害,導致26名群眾受傷被困為背景,設置人員...
烏軍F-16突然墜毀!細節曝光 - 天天要聞

烏軍F-16突然墜毀!細節曝光

5月16日,烏克蘭空軍發布聲明稱,烏軍一架F-16戰鬥機突發事故墜毀,飛行員跳傘逃生。17日,美國「戰區」網站曝光了這架F-16戰鬥機墜毀的細節。
俄羅斯警告烏克蘭:錯過這個機會,下一個條件會更糟 - 天天要聞

俄羅斯警告烏克蘭:錯過這個機會,下一個條件會更糟

在爭吵、威脅和咒罵聲中,俄羅斯和烏克蘭終於舉行了伊斯坦布爾會談,這是三年來俄烏雙方首次直接會談。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認為,伊斯坦布爾會談2.0是澤倫斯基接受現實的絕佳機會。他警告烏克蘭,錯過這個機會,下一個條件會更糟。
還得指望殲-35!沙特從美國採購1420億美元武器,依然沒有F-35A - 天天要聞

還得指望殲-35!沙特從美國採購1420億美元武器,依然沒有F-35A

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沙特。美沙兩國迅速簽署了近142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堪稱「史上最貴」。而之前預測的金額只有「1000億美元」。然而,即便沙特一擲千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