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當美軍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並在利比亞、伊拉克、阿富汗和敘利亞橫行霸道時,小布希、奧巴馬和拜登就應該想到這種結局:對美國恨之入骨的武裝發起猛烈轟炸,美國及其盟友付出沉重代價。
說到底,美國強佔敘利亞油田、虐殺阿富汗平民的所作所為,與中東的恐怖分子並無差異。唯一的區別在於:美軍實力一枝獨秀,各大勢力對白宮是敢怒不敢言。
但沉默並不意味著持續忍讓,忍無可忍後,反美勢力必然會以牙還牙。
讓拜登和布林肯沒想到的是,對手的出招居然如此之快——美國剛準備與英、法、澳大利亞聯手對付緬甸軍方,美軍基地就差點被炸了。
到底怎麼一回事?
2月15日深夜,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至少3枚火箭彈飛向了美軍基地,地點就在伊拉克埃爾比勒機場,且旁邊就是美軍基地。
火箭彈落下後,美軍基地旁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至少1人當場死亡,此外還有8人受傷,其中包括一位美軍士兵。路透社稱,這是一年以來針對「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的最猛烈襲擊。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悲劇中,至少有三個細節值得注意。
一,襲擊者及幕後黑手是誰,暫時還不明確。悲劇發生後,親伊朗武裝——伊拉克民兵組織宣布自己發起了襲擊,但白宮及美國軍方還沒有就此事發表聲明。當然,按照美國賊喊捉賊的一貫風格,無論此事是誰幹的,白宮都會可能嫁禍給伊朗。
二,獲知消息後,白宮選擇了緊急介入。美國務卿布林肯表示,已與庫爾德地區總理巴爾扎尼討論了襲擊事件,美國感到非常憤怒,巴爾扎尼承諾,會配合美國展開具體調查。
三,幾乎同時,埃爾多安對美國攤牌了。2月15日,布林肯在與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交流時強調,對在伊拉克北部身亡的土耳其人質表示痛惜,的確是庫爾德工人黨導致了這一悲劇發生。
布林肯之所以要用「誠懇、真摯」的態度道歉,是因為埃爾多安炮轟了白宮。埃爾多安認為,庫爾德武裝殺害13名土耳其人的事,根本不容置疑,美國含糊其辭的表態就是一個笑話。表面上看,美國將庫爾德工人黨認定為恐怖分子,但在敘利亞,美國大兵卻在與庫爾德武裝並肩作戰。
很顯然,對於美國的左右逢源,埃爾多安看不下去了。
那麼問題來了:這件事會不會和土耳其有關?
誰也不知道。
三個簡單看法吧。
第一,美軍基地遍布全球,在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的當下,美軍在中東折戟沉沙也不足為奇。特朗普「斬首」蘇萊曼尼後,伊朗也曾轟炸過美軍基地,且用的還是導彈,2020年3月份,1個英國人、2個美國人也曾在伊拉克被炸身亡,最後白宮也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里咽。
這些跡象表明,看似不可戰勝的美軍,實際上也存在軟肋,如果能抓住七寸直擊要害的話,五角大樓照樣沒脾氣。
第二,美軍必然會以牙還牙。剛走馬上任的拜登,本就需要機會立威,如果對美軍基地被炸、美軍士兵受傷坐視不理,拜登必然會被特朗普支持者揪著小辮子罵。
但問題在於:拜登真正能做的又有多少?別忘了,2月15日這天,俄羅斯已經與伊朗舉行了聯合軍演。
普京絕不可能坐視盟友被欺負而沉默。
第三,新一輪的多事之秋正在加速到來。放在以前,世界沒準會以為這是美軍的一場表演,目的就是為了給針對伊朗找理由,但和之前的「雷聲大雨點小」不同,美國這回確實付出了沉重代價。
在美國蠢蠢欲動、緬甸衝突升級的關鍵時刻,中東局勢再次升溫,肯定不是啥好消息,自稱「世界燈塔」的美國絕不會就此作罷。但無論拜登怎樣出招,伊朗都得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