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國力不斷強大,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谷愛凌,2019年入籍中國
眾所周知的本次冬奧會上,谷愛凌、朱易都放棄美國籍加入中國國籍,代表中國隊馳騁於奧運賽場。谷愛凌母親是華人,朱易父母都是華人,都是漢族,她們入籍中國大概率還是選擇為漢族。那麼那些非華裔的外國人,入籍中國後該是什麼民族呢?
朱易,2019年入籍中國
原來國家早有規定,早在1990年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務院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公安部就制定了《關於中國公民確定民族成份的規定》民委[政]字[1990]217號,其中對外國人入籍中國的民族填報專門做了規定:
鄭妮娜力,田徑運動員,2018年加入中國籍
1.加入中國籍的外國人,其民族成份如與我國某一民族成份相同或相近的,可以申請填報為該相同或相近的某一民族。
比如俄羅斯族的俄羅斯人加入中國籍後,可以填報為俄羅斯族;朝鮮、韓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可以填報為朝鮮族;蒙古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可以填報為蒙古族等等。
華天,馬術運動員,已加入中國籍
2.加入中國籍的外國人自願申請填報為我國某一民族成份的,持所在單位出具的證明、報省級民族工作部門批准。
也就是說這種情況,可以根據自願原則申報為我國56個民族中的任意一個,前提是持單位證明報省級民族工作部門批准。
洛國富,足球運動員,入籍中國
3.父母一方是中國籍,其子女加入中國國籍的,子女應填報父母中為中國籍一方的民族成份。
比如說一位中國籍漢族男士與一位日本籍女士結婚,生的孩子原本是日本籍,現在加入中國籍,那麼孩子填報民族則只能隨父親填報為漢族。
李可,足球運動員,入籍中國
4.不符合上述情況的,可以不加入任何民族,填報為「入籍」。
根據公安部、國家民委《關於居民身份證使用民族文字和民族成份填寫問題的通知》[86]公治字14號,,外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不符合上述規定情況的,也可以不加入中國原有的56個民族,填報為「入籍」。
比如一位美國人加入中國國籍後,找不到對應相同或相似的民族,也不想加入56個民族中的任一民族的,可以填報為「入籍」,則其相應身份證件上會顯示為「美國(入籍)」。
林孝埈,短道速滑運動員,已經入籍中國
5.外國人入籍後填報為我國某一少數民族成份的,按少數民族對待。享有該少數民族的相應待遇。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聯繫侵刪)
親愛的讀者,你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