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掀起了「移民潮」。不少國人嚮往國外的生活環境,紛紛想方設法移民出國。在幾大熱門移民目的地中,北歐因其風景優美、高社會福利成為了最熱門的移民地。那麼,北歐真的像網上流傳的那樣,是宜居的天堂嗎?
誠然,北歐國家對普通人群來說有一些明顯的好處:關懷弱勢群體,讓人有更多的安全感;讓人放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暫時不能賺錢或賺錢很少,而不用擔心經濟上的窘迫,比如前期藝術創作、基礎科研、NPO(非營利組織)全職工作等。
然而,「北歐模式」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社會的高福利養了過多好吃懶做的人,大大增加了社會成本。有一大批人不愛工作,以社會福利為生;由於北歐的高福利,基本不工作的人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生活,這使人的積極性大大降低。
二,稅收高。北歐之所以能夠有高福利,是建立在高稅收的基礎上的。對於收入較高的人群,政府徵收高額的稅收,這直接導致經濟的活力下降。長遠來看,此舉勢必導致經濟的衰退。
三,地廣人稀導致的極低的醫療效率。在國外留學的人都知道,在國外就醫,一是貴,二是慢,很多時候得了急症,預約拍片就要一個星期,可能有時候人掛了,還沒排上號。
四,公共交通費用昂貴。與我國便捷低廉的地鐵不同,外國的公交車、地鐵十分昂貴,費用是我國的十倍左右,這也導致日常出行的不便。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由於坐不起公共交通,很多人都以自行車出行。
筆者曾在北歐生活過一段時間,以上幾點都是切身體會。北歐冬天極寒,自古以來就是遙遠苦寒之地,是流放海盜的地方,因此,北歐並不像網上流傳的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