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名移民勞動者死亡 卡達世界盃被稱為「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比賽」
卡達世界盃如火如荼,到12月18日的決賽為止,全部32支隊伍將展開全部64場比賽的激烈戰鬥。
這是世界盃第一次在中東舉辦,由於氣候和文化的差異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擔憂。雖然已經避開酷暑的夏季,在中東冬季舉辦奧運會已經很好了,但這個日程與以往不一樣,導致頂級選手相繼缺席。
酷暑影響的不僅僅是選手,大手筆建造的世界盃會場和瀟洒的基礎設施背後,潛藏著在炎炎烈日下被剝削的勞動者,還有因過於殘酷而喪命的移民勞動者的悲慘故事。
據說卡達世界盃投入總額近3000億美元,被評價為「史上最貴的世界盃」,同時也被報道為「最致死的世界盃」。
■每周投入5億美元,預算規模是上屆的15倍以上
卡達的面積為1萬1400平方公里左右,在那裡生活著包括外國人在內約280萬人,地小人少。
支撐該國急劇增長的是天然氣和石油等資源。英國BBC報道說,卡達掌握著世界石油埋藏量的13%。
在豐厚的金錢支持下,卡達世界盃投入了巨額預算。美國《福布斯》雜誌稱這是「史上最昂貴的世界盃」。
據報道,卡達財政部長2017年宣布,該國對酒店、體育場、機場擴建等基礎設施項目「每周投入5億美元」。該雜誌指出,從2010年末被選定為東道主到現在,估計花費了2200億美元。與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相比,預算規模已經達到了15倍以上。
■建設高峰產生了大量移民勞動者死亡
被選定為東道主國後,卡達掀起了建築熱潮。為了加速完成7個足球場,賓館和機場等各種建設,當地動員了很多移民,很多人喪命。這就是被稱為「史上死亡人數最多世界盃」的原因。
德國國營電視台的多伊切·維勒報道說:「人權活動家、政治家、球迷以及媒體表示,與該足球大賽相關的死亡病例有6500件,也有說是1.5萬件。」
6500這個數字的根據是英國《衛報》2021年2月的報道。該報統計了各國數字,報道了「決定世界盃召開以後,卡達有6500人的移民勞動者死亡」。
這個數字是從印度、孟加拉國等南亞5個國家移民到卡達的勞動者,從決定舉辦世界盃到2020年的10年間死亡人數的匯總。
菲律賓和肯亞也向卡達輸送了大量工人,但這些統計不包括在內。因此,實際有可能更多,卡達政府的統計會是更大的數量。
國際人權NGO聯合國國際組織2021年8月指出,根據(卡達政府)官方統計,2010年至2019年間,有15021名非卡達人在該國死亡。
■烈日下的勞動,時薪不到7元人民幣
各報報道了卡達移民工人的悲慘現狀。英國《太陽報》介紹了多哈近郊的開賽城市盧塞爾。
在漂浮著新月型人工島的這個地區,有卡達世界盃的7個體育場之一,也是決賽舞台盧塞爾體育場。這是一座象徵卡達未來形象的城市。
據說,在這樣悶熱的現場工作,甚至會產生生命危險,但時薪卻不到1英鎊。有人指出,從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菲律賓等地聚集的工人處於「某種『強制勞動』的狀況」。
■明明是來打工的,居然有抱著債務回國的人…
有人到卡達來打工,從事嚴酷的勞動,卻還要負債回國。《衛報》報道了工人們向人才介紹公司支付巨額中介費,好不容易才在卡達現場找到工作的故事。
他們相信這是2年的合同,支付了介紹費,但由於東道主在世界盃前急於完工,提前完成了現場的工作。他說,原本預計的工資被終止,面臨失業、負債的危險。
作為保安工作的其他勞動者向該報呼籲,幾個月都是12小時的輪班工作,即使休息一天也會受到減薪處分。即使想換工作,因為現在的僱主不允許所以是不可能的,勞動者嘆息著。
■以「自然死亡」為理由結束問題
《衛報》指出,自決定舉辦世界盃以來,只有來自南亞5個國家的移民勞動者,平均每周有12人喪命。連宿舍都處於惡劣的環境,除了勞動中以外的死亡事例也相繼發生。
從孟加拉國來打工的29歲男性工作人員在宿舍休息時,洪水流入了自己的房間。泥水沒過露出的電線,男性觸電死亡。
來自印度的43歲工人也被發現死在宿舍自己的房間里。出國前他身體健康,但在卡達的死因是「自然死亡」。印度近80%的勞動者被認為是自然死亡,實際很可能是因為酷暑下的勞動。
還有在多哈足球專用體育場「Education City Stadium」工作的24歲尼泊爾青年。作為腳手架工人工作的他於2019年在體育場附近的簡陋工人營休息時,發現呼吸困難。還來不及向朋友求救,就斷氣了。
這些報道不排除西方媒體的粉飾,希望這些不是真的,否則就是血染的世界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