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在脫貧上,沒有哪個國家比得上中國

【文/觀察者網 齊倩】今日(23日)下午,貴州省政府宣布全省貧困縣全部脫貧。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恰逢這一「歷史性時刻」,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對我國脫貧工作大加讚賞。

當地時間23日晚,莫里森在對英國智庫發表的演講中表示,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出現衰退,但澳大利亞不需要「重置經濟議程」。他特別指出,中國的經濟崛起對澳大利亞乃至全球經濟都有好處,「不會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讓更多的人擺脫貧困」。

近期,澳大利亞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屢屢挑釁,導致中澳關係緊張。莫里森日前曾宣稱,中國誤以為澳大利亞是在聽從美國的命令,事實並非如此。他在23日的講話中重提此事,並聲稱,在與美國的「持久聯盟」和與中國的「開放、透明和互利關係」之間,澳大利亞不應該被動做出選擇。

莫里森發表講話,圖自澳媒

「不會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讓更多的人脫貧」

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Financial Review)報道,23日晚,莫里森亮相英國智庫「政策與交流」( The British Policy Exchange)視頻會議,就當前全球經濟衰退和國際關係發表外交政策演說。

莫里森表示,新冠疫情下的全球衰退,並不是由「全球經濟的結構性弱點」造成的,因此澳大利亞並不會在此時期「重置經濟議程」,改變自由市場價值下的經濟原則。

他稱:「這些經濟原則支撐了全球和平與繁榮,現在推動經濟復甦的也正是這些價值觀……我們不需要『重置』(reset)澳大利亞的經濟議程,我們只需要繼續前進。」

莫里森還認為,在這一困難時刻,大國和強國應該藉助多邊機構創造財富,發揮影響力,而不是通過軍隊揮舞大棒。「我們的國際機構扮演著斷路器的重要角色,為保持國家間有意義的積極互動提供空間和框架。」

報道截圖

此外,莫里森還在演講中提到了中國經濟和脫貧工作。他表示,中國的經濟崛起對中國自身、澳大利亞乃至全球經濟都有好處。

莫里森稱:「不會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讓更多的人脫貧。澳大利亞很高興通過中國經濟的發展,在數百萬中國人的經濟解放中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就在當天稍早時候,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宣布貴州全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莫里森:中澳關係是「開放、透明和互利」的

近一段時間以來,澳大利亞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屢屢發出錯誤言行,主動挑釁,導致中澳關係緊張,但澳政府拒不反省。莫里森日前還做了番充斥著「西式傲慢」的回應,稱中澳關係之所以緊張「是因為澳大利亞能夠堅持自我」。

在23日的演講中,莫里森繼續之前的論調,反過來指責「是中國錯誤地認為」澳政府是在聽從美國的命令,堅稱該國是在採取措施維護「價值觀和主權」。他聲稱,在與美國的「持久聯盟」和與中國的「開放、透明和互利關係」之間,澳大利亞不應該被動做出選擇。

他說:「作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澳大利亞似乎沒有自己獨特的利益或觀點。這種認知是錯誤的。我們永遠是澳大利亞,並將根據國家利益制定自己的法律和規則。」

儘管莫里森對於澳大利亞的獨立性言之鑿鑿,澳媒卻有著不同理解。澳《金融評論報》同日發表題為《在與中國的交往中,澳大利亞使自己成為局外人》的評論文章,指責莫里森政府「以兩國戰略合作為代價,選擇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

文章稱,現在的莫里森政府陷入了一種「非諂媚即敵意」的二元選擇,為了所謂「價值觀差異」而選擇與中國展開「戰略競爭」,從而使兩國間在多領域的戰略合作成為犧牲品縱觀全世界,澳大利亞雖不是「例外」,但已然是一個「局外人」了。

23日,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就中澳關係再次表態稱,澳方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採取錯誤言行,主動挑起挑釁性、對抗性行動,是造成當前中澳關係困難局面的根本原因。「解鈴還須繫鈴人」,澳方應該採取實際行動改正錯誤,多做有利於中澳互信與合作、符合中澳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事,切實為兩國各領域合作創造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金融評論報》發表評論文章,批評莫里森政府對華政策

澳媒:莫里森政府對中國考慮加入CPTPP表示歡迎

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方表示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此表態立即引起外界關注,其中就包括一手釀成中澳關係緊張的澳大利亞。

據澳《金融評論報》23日報道,澳貿易部長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對此回應稱,澳大利亞歡迎一些全球夥伴加入「高質量」(high quality)的CPTPP。

伯明翰說:「CPTPP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只要新成員能夠達到協議的高標準,而且其他各方也達成共識,就可以加入。」

香港《南華早報》6月曾發表題為《中國與CPTPP:是時候重新考慮加入了嗎?》的文章,其中援引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數據稱,中國加入CPTPP後,將為自身及現有成員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貿易量將增長50%,全球收入將增長76.7%,達6320億美元。

文章指出,加入CPTPP不僅能增強中國經濟改革的信心,還將為中國創造強大的外部動力,以進一步融入區域經濟和世界經濟。同時,中國的加入對全球也極為有利。

日前,在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上,觀察者網·大橘財經就CPTPP相關問題採訪了CCG主任王輝耀。王輝耀表示,此前中國如果要加入TPP,實際上面臨著幾個障礙:一個是知識產權問題,二是環境保護問題,三是數據流動問題。截至目前,中方已經做出了不少改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