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11月20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身陷國內選戰泥潭的特朗普時隔三年「罕見」參會。儘管如此,他仍不忘在視頻會議背景上做文章,自顧自地使用帶有總統印章的米色背景。外媒認為,特朗普本次參會以及在細節上搞特殊是只是出於國內政治需要,彰顯自己仍是美國總統,「並無實質意義」。
(澎湃影像 圖 )
根據法新社20日的說法,當天與會的所有領導人都使用了官方背景——藍底加馬拉西亞總理府。但特朗普是個例外,他使用的是帶有總統印章的米色背景,這讓他在眾多領導人畫面中顯得格外「醒目」。根據一名安排特朗普參會的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自己拒絕使用官方背景。
不過觀察者網注意到,特朗普曾一度使用過正式背景,但大部分時候還是自顧自地用自己的背景。
在一些畫面中,特朗普使用了正式背景
路透社駐馬來西亞記者Rozanna Latiff也注意到特朗普沒有使用APEC正式背景。而且國營的馬來西亞廣播電視台(RTM)時不時就把手語翻譯的小窗口覆蓋在特朗普的位置上。
儘管目前美國仍然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的國家,但根據白宮在會後發表的聲明,特朗普依然在會上強調了美國在全球衛生領域的領導地位,包括「美國成功研製出了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
今年舉行的峰會共有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21國領導人出席。路透社稱,這是特朗普三年來首次參加APEC峰會。2017年,特朗普在就任美國總統後首次參加了越南舉行的APEC峰會。到了2018年,他就改派彭斯出席。2019年,APEC峰會因主辦國智利發生反政府示威而取消。
此次特朗普參會,這也是自總統大選後,特朗普首度在國際會議上露面。在上周,特朗普同樣缺席了東盟峰會。
本月以來,陷於國內選舉泥潭的特朗普一邊嚷嚷著「選舉欺詐」,拒不承認「拜」局,一邊忙著處理選舉官司。此時的他時隔三年再次與會,引發了外界廣泛關注。
「特朗普參會令人驚訝。」美國廣播公司(ABC)表示,因為目前特朗普正忙著與拜登「打官司」。《外交學者》雜誌則形容,在今年總統選舉中被拜登擊敗後,特朗普正做著「堂吉訶德般的努力」,試圖推翻選舉結果。如此時刻特朗普選擇參加這一會議,可視作「他作為美國總統在國際舞台上的最後一次輝煌」。
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院分析師胡逸山(Oh Ei Sun)對法新社表示,特朗普參會的目的是在全球舞台上以「總統」的身份展示自己。
「特朗普當然會利用這個機會展示自己的在任總統身份,以獲得國內政治優勢。」胡逸山說。
彭博社報道截圖
彭博社稱,這一地區的國家都希望美國能在特朗普卸任後,能夠重拾多邊方式參與國際事務。但也有學者指出,儘管特朗普時隔多年再次參會,但實質性的意義其實並不大。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國際關係助理教授柳庸煜(Yongwook Ryu)分析說,由於特朗普對多邊機構缺乏興趣,他的出席「更多是象徵性的,而不是實質性的。」
柳庸煜表示,特朗普在會上的講話,可能不會被其他APEC成員國領導人認真對待,但這些國家領導人也會避免對美國國內政治發表評論。
與胡逸山一樣,柳庸煜也認為特朗普此舉是為了發出一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他仍然是美國的「總統和指揮官」,自己「沒有輸掉選舉」。因此從這個角度看,特朗普參會對美國國內政治目的的重要性,要超過對該地區乃至全球貿易的實質意義。
《外交學者》雜誌指出,儘管特朗普政府此前曾宣布過,東南亞是美國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的核心部分,但特朗普數年缺席會議,加劇了一些國家對美國作為地區長期夥伴可靠性的擔憂。《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也表示,由於「怠慢了」在亞太地區舉行的重要會議,特朗普已經受到了來自盟友的批評。
不論特朗普與會目的如何,他終究「抽空」現身了。
美國原定今年將主辦G7峰會,此前因疫情取消,目前仍未有明確進展。德媒稱,特朗普曾透露打算「在更平靜的氣氛中」舉辦今年的G7峰會,但現在看來「遙遙無期」。據三名美國外交官透露,特朗普仍未就G7舉辦事宜與外界接觸,重辦G7峰會的事項並沒有出現在特朗普團隊的日程表上。儘管舉行在線會議仍有可能,但各方尚未就任何形式的聯合聲明開展任何準備工作,而這一過程通常需要數月時間。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