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有預謀地在白宮「伏擊」 南非總統有驚無險

羊城晚報國際評論員 錢克錦

5月21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到訪的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在眾多記者面前,兩人因為「南非針對白人的種族屠殺」,公然爭執了一番。

美國很多媒體報道這一事件時說,這是特朗普有預謀地在白宮「伏擊」拉馬福薩。

積怨

自從澤連斯基訪問白宮時和特朗普、萬斯意外大吵一架之後,不少到訪白宮的領導人都很小心,甚至有赴「鴻門宴」的感覺。

拉馬福薩更是如此,他很清楚,特朗普對自己相當不滿。此前,輿論也普遍預測,拉馬福薩的白宮之行肯定要吵架。

特朗普為何和南非過不去?兩個原因:

第一,南非的土地政策和所謂「針對白人的種族屠殺」。

拉馬福薩在1月23日簽署了南非新版的《徵用法案》。該法案規定,在公平、公正和符合公眾利益的情況下,政府可以無償徵用土地。因為南非土地絕大部分為白人所有,所以,特朗普和一些人指責《徵用法案》是南非政府對白人的掠奪。

南非一些遊說團體也請求美國政府干預。5月13日,有五十多名南非白人聲稱因為土地被掠奪、安全得不到保障,抵達美國、申請避難。美國政府也接納了他們,並以他們是「種族主義受害者」為由,承認他們的難民資格。

但南非政府辯稱,任何徵用都必須和土地所有者達成協議,不會任意徵用財產,並稱需要考慮南非現有土地問題的歷史背景:白人只佔南非總人口的7%左右,卻擁有全國75%的土地。這是歷史上白人掠奪土地的結果,要公平處理。

第二,特朗普的「借題發揮」。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對南非的白人處境非常關心,這和他的國內政策有關。特朗普在國內正大張旗鼓地反對民主黨和自由派的政策。他和美國右翼勢力認為,長期以來,自由派過分強調少數族裔、少數群體的權利,這對白人非常不公,需要糾正。

而南非土地法案和部分南非白人的控訴,也呼應了特朗普的這種政策。特朗普所作所為有「國際共鳴」,這讓他對南非白人受迫害的傳聞非常關心。

準備

所以,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和南非關係惡化了。美國停止對南非的一切援助;3月底驅逐了南非駐美大使(因為他在一次講話中指責特朗普政府搞種族主義);4月份宣布對南非加征高達31%的關稅;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還明確表示,美國不會派高級官員參加今年在南非舉行的g20峰會。

而南非對美國的經濟依賴比較嚴重,特別是礦產和農產品出口方面。這種情況下,拉馬福薩認為,他必須要和特朗普見面談談關稅問題,爭取改善關係。

不過他也知道,到了白宮,特朗普肯定會指責「南非針對白人進行種族屠殺」。即便如此,拉馬福薩也要訪美。

這次見面,雙方都進行了充分準備。特朗普準備了有關「南非迫害白人」的視頻和報道材料,這些視頻中,有的稱包括前總統祖馬在內的南非政治人物參加集會、煽動暴力對付白人,有的呈現了所謂南非白人被殺後埋葬的場景。當然,需要說明的是,美國主流媒體認為,特朗普的有些材料是無法證實的。

拉馬福薩也進行了準備,帶了一些白人官員,包括農業部長斯汀霍森;隨行的還有兩名南非高爾夫明星,也是白人,其中一名還和特朗普相識。拉馬福薩想藉此方面說明,南非沒有歧視白人,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白人和他一起訪問白宮。另外,他也想借高爾夫因素,緩解特朗普的情緒。

但是,爭吵還是沒有避免。

「伏擊」

在會見記者時,一名記者提出「南非白人處境」話題,特朗普就立即拿出證據,要求工作人員調暗燈光,播放有關南非歧視白人的視頻。視頻結束後,他又拿出一沓列印好的相關報道,指責南非黑人殺害白人,然後「什麼事也沒有」。

拉馬福薩自然也有準備,他解釋說,那些煽動暴力的政客是極少數,而南非憲法又保證言論自由;至於白人被殺不是種族歧視,是一般的刑事案。他還說,可悲的是,南非兇殺犯罪率很高,更多的受害者是黑人。

和特朗普「興師問罪」的架勢不同,拉馬福薩顯得更平靜,重在說理,用事實說話。這不奇怪,因為拉馬福薩是個外交老手,三十多年前就曾代表曼德勒政府進行過消除種族隔離的談判,所以在應對特朗普指責時,能夠做到沉著、冷靜。當然,他的表情偶爾也顯得尷尬——畢竟是在會見特朗普,尷尬總是難免的。

南非有媒體說:「拉馬福薩還能做什麼呢?」這意思是,他們的總統已經表現得很好了。

不過,與澤連斯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特朗普和萬斯「圍攻」相比,拉馬福薩這次雖然遭到「伏擊」,但也算是有驚無險。

這裡還有個問題:特朗普為什麼那麼愛在白宮搞「伏擊」?

這大概也有兩個原因。

第一,特朗普的民粹式表演型人格。特朗普曾是電視真人秀主持人,表演給他帶來很大知名度,他也喜歡錶演。特別是在極右翼民粹勢力興起的背景下,他的這種特質,在兩次贏得總統寶座的大選中都發揮了很大作用。

到白宮後,這種表演在他的忠實支持者中還是很受歡迎。所以,特朗普很多時候把白宮也當成表演場地,並標榜這是「公開」。在第一任期時,他在白宮和眾議院時任議長佩洛西、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就財政問題當眾激烈爭吵十幾分鐘。當時,佩洛西非常不適應,但特朗普卻很享受。

第二,特朗普的「霸凌」特點。對部分外國領導人,特別是有求於美國的國家領導人,例如澤連斯基、拉馬福薩、加拿大總理卡尼、當年的德國總理默克爾,都有被特朗普在不同程度下「伏擊」的經歷。

這也是特朗普霸凌外交的一種表現形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