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警告,美國財政風險持續下,美債能撐住,美元撐不住。
據追風交易台消息,5月21日,德銀髮布研報指出,美元當前面臨的最大威脅,可能不是別的,而是美國政府自身的財政狀況。目前美國財政「不確定性指數」飆到歷史新高,源頭是稅改、赤字爭議不斷。
因此,投資者對美債興趣減弱,30年期和20年期美債收益率雙雙突破5%,本應更具吸引力,但最新20年期國債的拍賣結果卻表現不佳,顯示海外資金正在悄然撤離。美債未來可能需要美國本土機構來接盤。
即使美國機構接手美債,也無法抵消外資撤出對美元的打擊。因為本土機構沒有那麼多海外資產可以「賣了換美元」來對沖這個空缺,外匯流出是實打實的。
外資撤離,美債或穩,匯率難保
德銀指出,美國「財政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已飆升至歷史新高,主要源於圍繞稅改、財政赤字與長期預算前景的持續爭議。而更糟的是,在經濟狀況並不差的背景下,美國的財政赤字卻異常巨大、且難以持續。
按照過去幾十年的規律,財政赤字的規模應該和失業率高度相關,失業高、政府才多花錢救市,但現在的失業率這麼低,照理說預算應該接近平衡才對,結果赤字反而還在加速膨脹。
德銀表示,財政疑雲下,投資者對美債興趣正在減弱。美債收益率持續上漲,30年期和20年期國債利率都已經突破5%,而且最新的20年期美債拍賣結果也表現不佳。德銀認為,這可能是過去長期買美債的海外資金,正在悄悄撤離。
長期以來,外國投資者一直是美債的主力買家。如果這一退潮持續,誰來接盤將成為關鍵問題。
德銀認為,美國本土機構或許會在高收益率的驅動下出手接盤,雖然相比幾十年前,他們現在在美債市場的持倉佔比已經大幅下降。而且,他們不像海外投資者那樣對美國財政赤字那麼敏感和緊張。尤其如果未來slr(補充槓桿率)政策出現調整,銀行可能加大買入美債力度。
然而,就算美國本土投資者接盤了美債,也無法阻止美元走弱。原因在於美國本土機構沒有足夠的海外資產可以「賣了換美元」來填補流出缺口。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債規模是美國機構持有海外債券的4倍,資金結構極不對稱。
更現實的是,美國本土機構現在在股市的持倉已經處於歷史高位,若它們真要加大對美債的配置,可能得先砍股市倉位,這會帶來連鎖效應。
總之,即使未來美國本土機構願意從股市撤資、去買更多美債,也可能幫美債找到支撐,但由於外國投資者的持續撤出,對美元仍是明顯的利空因素。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