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打到今天,美國疲態盡顯也不願意放棄。有了中國在前面當範本,各國對美關稅更不怕了,讓美國更著急。要談的國家太多,大部分還不買賬,怎麼辦呢?美財長想了個新招:按地區收稅,重點關注的國家再不簽就漲稅。
據參考消息報道,當地時間5月18日美國財長貝森特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美國之前希望快速達成全球性關稅協議,但現在最後期限將臨近,美國便可能調整政策,按地區而不是國家,加征關稅。
說得很委婉,但直白點說就是,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出現,之前特朗普設定的推遲90天實行對等關稅期限快到了,這一個多月來美國的成果太少,按這個速度美國到90天期限最後也談不出什麼成果。
可是關稅政策怎麼說放棄就放棄,還指著它給美國加收入呢。所以換一種打法,直接按地區收稅,也不用擔心國家太多談不完了。而且像歐盟這樣多個國家聯合的經濟體,直接實行地區關稅,還能省去與歐盟談判時各國意見不一的麻煩。
同時,美財長又對所謂的美國重要貿易夥伴發出威脅,表示這些國家要是還不來跟美國簽協議,那就把關稅漲回去,回到4月2日解放日的水準。
說到底,美國按地區加稅,威脅關稅漲回去,依然是試圖靠威脅和霸權達到目的,也不願面對關稅政策就是會走不通,各國都在學中國對美國關稅強硬和反制。
近期日本就再次重申了對美國關稅的態度。當地時間5月19日石破茂在一場會議上表示,日本會考慮到關稅期限問題,但不會因為關稅期限的臨近而放棄立場,做出損害國家利益的事。
石破茂在這裡提到的「國家利益」,實際上指代的就是日本的汽車產業。在美國公布對等關稅以前,就曾對全世界的汽車單獨徵收25%的關稅,再疊加新的對等關稅的話,日本的汽車產業恐怕承受不起。
該產業是日本的支柱產業,光就業人數就達到日本總人口的10%,牽扯的其他產業也不少,對日本經濟極其重要。所以日本一再表示,不會在這個方面讓步,包括美國的鋼鋁關稅,要求全部取消。
抱著這種想法的,可不只是日本一個國家,連之前被看作可能第一個和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的印度,近期都表示將會對美國的關稅政策進行反制。
再說了,美國覺得要談不攏,談不完,準備直接按地區徵稅,那不是更容易讓地區間的國家聯合起來,把槍口統一對準美國嗎?
現在大家都看出了美國「紙老虎」的本質,它的關稅政策一變再變,一會高一會低,還能讓步,各國自然就不客氣了。
對此美國還狡辯,稱關稅反覆變化是一種談判策略,按美財長的說法,這不是缺點,為的是防止其他國家在談判中算計美國。
可這種不確定性給美國的傷害也不小,讓市場更不穩定,美股、債務、美元都受到衝擊,美國民眾最後還需要給關稅帶來的成本買單。怎麼看這種說法都像是在給特朗普關稅政策強行挽尊。
不過美國這麼折騰倒是在不斷給中國創造機遇。
原本美國想聯合其他國家圍堵中國,現在卻變成了各國主動遠離美國,反向將各國團結到中國身邊,搞得美國像是要回到「孤立主義時代」一般。而在全球化時代,這麼做可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