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體面「認輸」但有個要求,中方偏偏不答應

中美這次關稅談判取得了巨大突破,但是其中有一個要求,中方始終都沒有答應美國,這是為什麼?中國不怕美國再次挑起關稅戰嗎?

在經過2天的艱難談判之後,中美終於談出了重大結果,雙方大幅度降低關稅,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法國媒體指出,中方在取消對美稀土管控的問題上並沒有鬆口,接下來中美將會對此展開繼續談判,但是估計中方鬆口的可能性不大。法國媒體為何會這麼認為呢?

中方打出稀土這張王牌,除了有反制美國關稅戰的目的之外,還有一個另外的重大目的,就是打擊美國對台島的軍火出售。事實上,在美國軍火商過去多次啟動對台軍售的時候,中方就採取了多重反制手段,除了制裁美國軍火商之外,還多次將對美國的稀土管控不斷升級。在美國發動關稅戰之後,中國的稀土反制終於進化到了中重稀土領域。這一切都是美國逼出來的,中方最多可能會將中重稀土作為談判的籌碼,而不會是全部稀土領域,除非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徹底偃旗息鼓。其實在會談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表態,希望中方能夠取消稀土管制,但是中方對此一直都不置可否。美國要想中方取消這個,得拿出更多的誠意。

這一次的中美關稅談判,實際上就是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體面「認輸」。這種認輸從之前的種種跡象就可以表現出來:關稅戰開打之後,特朗普說在坐等中國談判的電話,結果中國電話始終不曾響起。特朗普接著又造謠稱中美正在談判,結果被中國外交部多次闢謠。緊接著,又有媒體報道稱,美國正在私下裡,多渠道找中國溝通。在美國的苦苦哀求之下,中方終於答應了美國的請求,才有了中美這次在瑞士的談判。輿論都以為,按照美國以往的傲慢態度和中國的強硬,中美之間預計會談的相當艱難,結果沒想到,中美僅僅2天時間,就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成果。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於,美國被中國打怕了,不想將關稅戰再進行下去了。

現在的中美經貿關係,產業鏈、價值鏈都進行了深度融合,彼此是一個整體,都形成了依賴,誰也離不開誰,只不過中方的承受能力要高一點,經濟韌性要強一點,當美國那邊一片混亂的時候,中國這邊的影響卻很小。美國想打敗中方,然而打鐵還需要自身硬,美國胡亂對中方打出幾拳後,結果自己卻先倒下了。這一件事也讓美國徹底明白,想要在經貿上打敗中國,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相信美國再也不敢同中國打大規模的關稅戰了。

接下來的中美談判,將會是一場持久戰。雙方雖然大幅度降低了稅率,但是依然保留了10%的關稅,此外還有24%的關稅有90天的暫緩期,美國要求的稀土問題,這些都是接下來雙方談判的重點。

這件事情,你怎麼看?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分享,參與到互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