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郵報》報道,當地時間17日晚,一艘載有270多人的墨西哥海軍大型船隻在穿越美國紐約的標誌性建築布魯克林大橋時,桅杆撞到大橋並折斷,隨後,船體失控向河岸駛去,岸邊路人四散跑開。美國紐約市長埃里克·亞當斯當地時間18日凌晨在社交媒體上說,目前事故已造成2人死亡,另有10多人受傷。
布魯克林大橋一度封閉 目前恢復開放
據了解,布魯克林大橋的限高是38.2米左右,而這艘帆船船桅的高度達到了147英尺,也就是約44米。帆船靠近布魯克林大橋時,似乎沒有減速跡象,彷彿動力十足直撞向布魯克林大橋。撞橋後桅杆攔腰折斷,碎片砸到甲板上。布魯克林大橋作為紐約地標建築,已有超過100年歷史。事件發生後布魯克林大橋一度封閉,目前已經重新開放。
據稱帆船失去轉向動力被水流沖向大橋
目前大家都關心具體撞橋的原因,按照目前紐約警方的說法,該船隻失去了轉向動力,被河水的水流沖向大橋。一般來講,海軍帆船訓練艦是有動力的,通常採用風帆和柴油機作為混合動力。那為何還會發生失速的情況?
墨西哥海軍高桅帆船「庫奧特莫克」號訓練艦建於1982年,到今天已經有43年船齡了,航行經驗應該十分豐富,但是為何還會發生撞橋事故?
特約評論員 宋曉軍:在航行過程中,必須對船舶所處區域可能出現的危險做好充分預判。就拿布魯克林大橋來說,依據紐約市交通部門的數據,該橋每天有超過10萬輛汽車和大約3.2萬名行人通行。倘若海軍訓練艦的桅杆高度超過了大橋的限高,那麼當其航行至大橋附近並試圖通過時,極有可能對橋上的行人、車輛造成傷害。所以,這種風險預判應當儘早進行,對於經常執行出訪訓練任務的海軍訓練艦而言,提前做好相關準備更是必不可少。
事故原因可能還需進一步調查
特約評論員 宋曉軍:從另一個角度看,作為接待方的紐約地方政府,似乎也沒有核實清楚墨西哥海軍這艘著名訓練艦臨時搭建的高桅杆具體高度,以及是否超過了大橋限高。就目前的情況判斷,這艘船先是突然失去動力,隨後被水流推向了大橋。這艘船自1982年至今已有40多年歷史,其維護保養狀況是否達標我們不得而知。究竟是人為因素,還是其他原因導致這一狀況,未來或許能得到一個較為準確的答案。
墨海軍帆船入港時 海軍人員展示「攀桅禮」
據紐約市長證實,本次事故造成死亡的2人中,其中1人是事發時從桅杆高處墜下身亡。一般來講,大型風帆戰艦入港,都要進行「攀桅禮」,也就是大批艦員爬到桅杆上並排列整齊,這也是一種傳統入港禮儀。據美國媒體報道,「庫奧特莫克」號訓練艦是13日駛入曼哈頓下城的,停泊在南街海港17號碼頭。當天入港時,數十名海軍人員就曾展示了「攀桅禮」。但是對於17日事發時,這艘帆船究竟是在綵排還是表演或者訓練?目前尚未可知。
目擊者講述事發經過 一度以為是表演
有很多美國當地居民和遊客目睹了墨西哥海軍船隻撞上布魯克林大橋的全過程,有人甚至一開始還以為這是一場表演。
目擊者:我們覺得有人懸掛在頂上,我不確定是畫面模糊還是我眼睛的問題,我們用手機放大了畫面,看到有個人被懸掛在上面,至少有15分鐘,他才獲救。我想國民警衛隊、消防員都來了,是的,我們目睹整個救援,那個人一直懸掛在上面,人們試圖把他拉下來,當時橋上還聚集了很多人,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說實話,我們還以為是一場表演,結果情況越來越糟,我以為他們是要停在那裡,接著我就看見船在試圖倒退,但是顯然已經撞上了,因為放大屏幕可以看到,船體有一部分較高。
阿根廷遊客:我當時正沿著濱海步道過馬路,看見那艘船徑直朝布魯克林大橋撞過去,完全沒停下,船頂的桅杆全都撞塌了。
目擊者:我猜是船失去了動力,當時船本來應該在布魯克林大橋下方,停靠在南街海港,準備進行一次日落巡航。可他們離開南街海港後,不知什麼原因引擎失靈,結果被水流倒推,撞上了大橋。
墨海軍軍事學院的訓練艦「庫奧特莫克」號
事發後,墨西哥海軍在社交平台上發文稱,發生事故的船隻是墨西哥海軍軍事學院的訓練艦「庫奧特莫克」號。這艘帆船是1982年在西班牙建造的,長90米,寬大約18米,是一艘墨西哥海軍用來訓練船員的船隻,每年都會進行類似的航行。「庫奧特莫克」號今年原計劃訪問15個國家的22個港口。
「庫奧特莫克」號為何是墨西哥「明星船」?
據了解,墨西哥海軍「庫奧特莫克」號訓練艦是一艘高桅帆船,還是一艘「明星船」,它背後有何故事,名字有何由來?另外,很多人感到奇怪,現代海軍為何還有「帆船」這一古老的艦種呢?除了訓練,海軍帆船還承擔哪些角色,是否還具備實戰的能力?
帆船是很多國家海軍的傳統象徵和訓練平台
特約評論員 宋曉軍:很多國家的海軍至今仍保留著一種極為古老的高桅帆船平台,這背後有著特定原因。一般來說,這些國家都擁有較為久遠的航海與海軍歷史,而保留高桅帆船主要有三方面作用。
- 其一,它是本國航海與海軍文化的紀念象徵,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
- 其二,它可作為外交工具用於出訪,發揮獨特的外交價值;
- 其三,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高桅帆船完全依靠自然風力以及船員間的默契協作來航行。在現代海軍中,儘管動力系統發生了巨大變化,比如出現了核動力、柴電動力、燃油動力等,但海軍艦艇的良好操作依然離不開不同工種船員之間的默契配合。因此,高桅帆船這種古老的航行方式,常被用作現代海軍學員的訓練模式,高桅帆船通常也會被當作海軍訓練艦來使用。
特約評論員 宋曉軍:墨西哥有著古老的航海與海軍歷史,其海軍的「庫奧特莫克」號訓練艦便是明星訓練艦。自1982年下水後,幾乎每年海軍軍校學員畢業都會搭乘這艘船出訪,進行海上適應性訓練。這艘船對墨西哥意義重大,它的名字源自墨西哥阿茲特克人的末代皇帝,這位皇帝是抵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民族英雄。此次這艘船在紐約撞上布魯克林大橋,著實是一場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