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華結束,盧拉離京返回巴西,專機飛到莫斯科時,接到普京的電話

«——【·前言·】——»

5月14日,巴西總統盧拉結束了為期5天的訪華之行,而當盧拉專機在莫斯科空域短暫停留的時候普京的電話便打過來了,在俄烏衝突陷入長期膠著、西方對俄制裁不斷升級的敏感時刻,這通電話註定不簡單。

普京特意感謝盧拉與中國在推動烏克蘭問題政治解決上所作出的努力,話語間傳遞出的,是俄羅斯對打破西方孤立、尋求新外交同盟的迫切需求,也是對中巴兩國在國際舞台上影響力的高度認可。

那麼在這次的訪華過程中中巴達成了什麼合作?普京又為何會給盧拉打電話呢?

«——【·中巴聯合聲明·】——»

回溯盧拉此次訪華行程,短短 5 天時間裡,中巴兩國達成的合作成果令人矚目。20 項涵蓋多個關鍵領域的協議集中籤署,其廣度和深度都開創了兩國關係的新高度。

而中巴兩國就烏克蘭危機發布的聯合聲明,堪稱此次訪華行程的一大亮點。在西方陣營對俄羅斯持續施壓、俄烏衝突陷入 「零和博弈」 的背景下,這份聲明為解決危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聲明中,中巴雙方明確支持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烏克蘭問題,並對普京提出的和談倡議表示歡迎。這一立場打破了國際社會在俄烏衝突上 「選邊站隊」 的固有模式,彰顯了新興國家獨立自主的外交智慧。

長期以來,俄烏衝突的解決主導權被歐美國家掌控,其解決方案往往帶有明顯的地緣政治私利。而中巴聯合聲明則強調尊重各國主權、倡導對話協商,這種基於公平正義的理念,更符合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

它向世界表明,新興國家有能力、有意願在國際熱點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除了雙邊層面的合作交流,盧拉此次訪華還出席了一場重要的多邊會議 —— 中國 — 拉美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這場會議可謂大咖雲集,除了盧拉總統,哥倫比亞智利等國家的領導人以及拉共體成員國代表也紛紛出席。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美國影響力在拉美地區有所回潮,給拉美國家的發展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特朗普關稅、美元政策、移民限制等一系列政策,讓拉美國家承受著巨大壓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拉美國家普遍渴望擺脫對美國的單邊依賴,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和戰略支點,而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投資、技術和出口市場等方面能夠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有力支持。

巴西作為拉美最大的經濟體,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也希望通過加強與中國的合作,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提升自身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

此次中拉論壇,便是「全球南方」國家集體協作的一個重要體現。各國領導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推動區域一體化與外交自主,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伊斯坦布爾談判·】——»

在盧拉結束訪華後的第二天,俄羅斯與烏克蘭宣布將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停火談判。這一消息的公布,與盧拉訪華、普京致電等事件形成了奇妙的時間呼應,讓人不禁猜測其中是否存在某種內在聯繫。

儘管目前尚不清楚普京是否會親自出席談判,但此次談判本身就釋放出強烈的信號 —— 俄烏雙方都意識到,單純依靠軍事手段無法徹底解決爭端,外交途徑才是實現和平的必由之路。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在戰場上取得一定優勢後,通過談判實現 「體面收場」,並爭取西方制裁的鬆動,是符合其國家利益的現實選擇。而對於烏克蘭而言,隨著西方援助的不確定性增加、戰場形勢的膠著,通過談判保障戰後安全和重建資源,也成為不得不考慮的選項。

這場談判背後,新興國家的外交斡旋或許發揮了潛在作用,它們倡導的和平解決方案,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俄烏雙方的決策。

«——【·和普京通電話·】——»

在盧拉結束訪華行程之際,一則消息引發全球關注。5 月 14 日,盧拉在北京舉行發布會,透露計劃在回國前致電俄羅斯總統普京,力勸其參加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俄烏談判。

這一消息瞬間吸引了國際社會的目光。盧拉提及,此前烏克蘭外長曾請他詢問普京是否願意實施 30 天停火。他還表示,一周前與普京在莫斯科共進晚餐時已探討此事,當時普京表明願意基於 2022 年伊斯坦布爾協議展開談判。

在盧拉的專機從中國飛往巴西途中經停莫斯科時,他與普京通了電話,再次勸說普京前往伊斯坦布爾參與談判,然而,事態發展出乎眾人預料。

14 日克里姆林宮公布的俄方代表團名單中,未見普京的名字,俄羅斯僅派遣總統助理梅津斯基等官員參與此次談判。隨後,特朗普政府也確認不會派代表出席。

儘管盧拉在通話中再三強調巴西對和平的堅定承諾,但普京的缺席,還是給這場備受矚目的談判前景蒙上了陰影。

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普京不想在特朗普面前接受談判結果,或是在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畢竟美國在俄烏衝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朗普政府的態度和行動對談判結果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如此一來,原定於 5 月 15 日舉行的這場本可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談判陷入尷尬境地。既無普京出席,也沒有澤連斯基確切的參會消息,更缺少外界一直關注的美方重要人物特朗普。

儘管中巴聯合聲明呼籲俄烏直接對話,且盧拉試圖以 「和平俱樂部」 凝聚中國、印度等非衝突方力量,但大國博弈依舊主導著俄烏局勢走向。

美俄的消極反應表明,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仍面臨結構性挑戰,畢竟傳統大國影響力強大,發展中國家若想在國際規則制定、重大國際事務決策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仍任重道遠。

«——【·結語·】——»

回顧盧拉此次訪華,可謂經貿成果與戰略意圖相互交織。在西方國家深陷地緣博弈的當下,中巴合作展現出了一種全新的範式。這種合作並非是對抗性的陣營重組,而是基於雙方發展需求的務實聯結。

通過加強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中巴兩國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未來,隨著新興國家合作機制的不斷完善,全球秩序將朝著更加平衡、包容、可持續的方向發展,而這一進程不僅將為 「全球南方」 國家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將為解決全球性挑戰提供新的思路。

信息來源:巴西總統盧拉抵京,開啟五天訪華行程

普京:感謝中國和巴西領導人

盧拉本打算順路去莫斯科,勸普京親自參加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