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向歐洲低頭了?這種在前幾年想都不敢想的情況,似乎正在變成現實。
近期,就在中美官宣即將開始關稅戰爆發後的首次會談之時,美國也罕見地向歐洲示好。
尤其是美國的副總統萬斯,他對歐洲態度的戲劇性轉變,無疑成為了一顆讓人意想不到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他到底說了什麼呢?
萬斯是一個標準的「美國民粹主義者」,他的那部《鄉下人的悲歌》,表面上說的是美國被製造業空心化所傷,實際上卻暗藏著對中國的恨意。
這本書不僅讓萬斯名聲大噪,還直接讓他成為了美國的副總統。自那之後,他在民粹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還稱呼中國為「鄉巴佬」。
連中國都看不起的萬斯,自然不會對一向隨便美國揉捏的歐洲有什麼好臉色。
在慕尼黑會議時,萬斯就曾經當著世界各國媒體的面,公開批評歐洲,稱他們在移民政策上「大錯特錯」,人的思想也有問題。
甚至他還說,對美國威脅最大的不是中俄兩國,而是歐洲內部的分裂勢力。
他的這些言論,讓現場的歐洲國家代表十分惱火。
會議結束後,歐洲多國政客氣不過,集體怒批萬斯,認為他的話不利於歐美團結。
然而,僅僅過了不到百天,萬斯的態度卻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
在最近的一次公開發言中,他突然表示「美國和歐洲才是真正的朋友」。
這一言論,並不僅僅是美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出演的另一場「變臉秀」,同時也是在試圖挽救已經瀕臨破碎的美歐關係。最近的美國,實在是太難了。
自從特朗普在4月2日開始關稅戰以來,美國和歐洲的日子就沒有消停過。
當時誰也不會想到,美國對歐洲這個相伴了幾十年的盟友,根本沒有給一點兒面子。
法國總統馬克龍曾經表示,無意捲入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美國效率部部長馬斯克也表示,應該和歐洲建立「自貿區」,拉著歐洲一起對付中國。
但是,特朗普卻還是給歐洲加了關稅。雖然他給歐洲大部分國家的關稅稅率是25%,遠比給中國的要低,但是這畢竟違反了以前美歐雙方的貿易慣例。
在一般的美國人眼中,歐洲一向是軟弱的,只要自己稍微給點兒壓力,就會沒有原則地屈服。
特朗普應該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就決定以關稅為武器,逼著歐洲讓渡更多的商業利益。
可是誰能想到,由於中國在此次關稅戰中表現得非常強硬,連帶著歐洲也強硬了起來。
不久之前,歐洲發出通告,要對從美國進口的商品,也徵收25%的關稅。
這一下,歐洲人等於在美國本就不太平的後院中,又放了一把火。
美國這場關稅戰,沒怎麼傷到自己的對手,反而讓自己的社會問題凸顯了出來。
國內物價暴漲,股市暴跌,美債收益率暴漲,特朗普的支持率下探到歷史新低。
雖然美國的政客們還在嘴硬,但是實際上卻已經撐不住了。
於是在5月份,他們邀請中國到瑞士會談,討論兩國之間的貿易問題。
中美之間,可能很快會達成和解。那麼,歐洲呢?自然也要想個辦法來緩和關係。
於是,萬斯便說出了那段出爾反爾的話,想要給彼此一個台階。
面對萬斯的突然示好,歐洲這次並沒有輕易上當。
畢竟,在過去的幾個月里,美國對歐洲的態度可謂是「又打又罵」,不僅在關稅問題上毫不留情,甚至在俄烏問題上,也試圖繞過歐洲單獨和俄羅斯談判。
這一系列舉動,無疑會讓歐洲對美國心生芥蒂。
現在的美國,已經成了「變臉王」,連特朗普都不知道自己下一秒鐘會制定出什麼政策,萬斯的一句空談又能說明什麼呢?
所以至今為止,歐洲都沒有給美國什麼回復。這在以前,同樣是不可想像的。
平時一提起美國,歐洲就經常會處於迷茫和恐慌之中,那為何這一次,他們會如此淡定呢?那是因為他們的身後有了中國。
5月6日,中歐閃電般達成協議,宣布取消所有的交往限制,開始更加深度的合作。
這一情況,無疑給歐洲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畢竟中國才是世界上實際的消費第一強國,有了中國撐腰,歐洲就敢對美國說不了。
事實上,中歐之間的合作基礎一直非常堅實。
近年來,中歐貿易額持續增長,中國市場完全有能力兜住歐盟因美國關稅戰而可能遭受的損失。
因此,當美國試圖用關稅來威脅歐洲時,歐洲自然會更加傾向於與中國合作,以尋求更多的經濟保障和政治支持。
不過,也有人會擔心,一向意志不堅定的歐洲,會不會美國剛給一些好臉色,就又主動貼過去呢?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中國並不怕。如今的歐洲,其實空心化和美國很相似。
而且,他們居於供應鏈的中端,也需要中國的工業品來維持自己的生產。
所以,他們比美國更離不開中國,為了美國而得罪中國的事,他們也干不出來。
相反,中國可以利用這一時機,進一步鞏固了與歐洲的關係。
最近,正好到了中國與歐洲的一些國家建交50周年的紀念日,中方在24小時內連發4封賀電。
其中既有慶祝建交的賀詞,也有祝賀德國新總理上任的賀詞。
這些友好的舉動,向歐洲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與歐洲的合作是順暢的,雙方的大門是打開的。
中國的這種開放的立場,不僅僅是歐洲獨享的。任何有意願和中國平等合作的國家,都能雨露均沾,共享我們的發展紅利。
隨之而來的,就是中美兩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此消彼長。
而這一點,也正是特朗普和萬斯態度突變的原因。畢竟,如果他們再不拉攏歐洲,自己就真要成光桿司令了。
然而,如果美國真的和歐洲談關稅問題,那麼也會進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一方面,他們不想在關稅上讓步,因為這可能會損害美國的經濟利益;
另一方面,他們又擔心歐洲真的拋棄美國與中國合作,這將使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更加孤立。
更何況,他們已經和英國談完了,英國人給他們留了10%的關稅。
如果最後和歐洲、中國談判的結果,小於等於或者只比10%高一點,他們又如何向英國這個鐵杆盟友交代?
不管是不是看透了美國如今的這副嘴臉,反正歐洲現在對萬斯的回應並不積極。
最近幾個月,美國那玩笑一般的政策和反覆無常的言論,已經讓他們失去了國際社會的尊重和信任。
反而是中國,現在越來越有了世界領導者的擔當。我們的政策,比美國要更加開放和包容。
甚至現在,連日本、韓國這兩個被美國「佔領」的國家,都在和中國談自貿協定。
而且,日本在和美國的商貿談判中,也表現出了非同一般地強硬。美國關稅戰這一步棋,還真是把自己玩兒得眾叛親離了。
不過,美國畢竟是這個世界上經濟體量第一的國家,他家的資本觸手,也已經深植於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之中。
面對他們的示好,歐洲也不可能完全無動於衷。而且,雙方也很有可能,會達成一個更有利於美國的經貿協議。
但是,多極化的世界格局已經開始形成,這個趨勢無法阻擋。
中國和歐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集團,彼此的關係必然可以影響未來全球的治理體系。
至少在這時候,和中國這樣一個政策穩定的國家合作,比跟隨美國要靠譜得多。未來歐洲的選擇,也不會太困難。
參考資料:
1、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商務部:不會犧牲原則立場——環球時報
2、商務部就中美經貿高層會談答問 雙方將展開接觸——中華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