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中美瑞士會談的敏感時刻,中國稀土出口暴漲的消息衝上熱搜。
這麼多稀土出口,賺錢的同時,我們也不免擔心,美國是不是偷偷買到了大量二手貨?於是,中國一家特殊機構火速展開了嚴打戰略礦產走私行動。
最近,海關總署公布的一組數據衝上熱搜:2025年1到4月,中國稀土出口量高達18962.3噸,同比大漲10%。
這個數字相當於每天有158噸稀土從中國港口運往全球各地,連起來能繞地球赤道兩圈半。
世界那麼大,出口暴漲,市場難免混亂,所以我們再次加強了稀土出口管制,4月起七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其中更是直接瞄準美國實施了中重稀土出口限制。
大家都知道,去年以來,隨著中美關係越來越緊張,我們實施了好幾輪的稀土出口管制。
這種情況下,出口仍然暴漲,這不免讓人感到疑惑,是不是有人在蓄意囤貨或者大量走私呢?
在這背後,有兩個重要邏輯,需要大家了解。
第一,我們之前重點管制的是輕稀土,但中重稀土其實更加重要。所以今年加強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明顯是有針對性的動作,甚至可以說就是沖著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大戰去的。
中重稀土是製造高性能磁材、激光晶體的關鍵原料,這是高科技和軍工產業不可或缺的。我們在這個領域份額佔比非常高,例如氧化鋱,全球98%的供應量都來自中國。
美國國防部曾經直言:如果中國斷供稀土,美國的F-35生產線將在6個月內癱瘓。
第二,大家都知道,世界那麼大,我們不可能掌握全球所有稀土資源,我們掌握的是稀土精鍊技術及其生產鏈路。
所以,我們跟全球稀土資源方的合作模式,通常是誰運過來稀土資源,我們完成精鍊加工以後,再賣給誰。
這條產業鏈路非常清晰,造成全球都在囤積稀土資源,運到中國來精鍊加工,他們買回去以後,最終賣給誰,就在我們的管制之列了。
但是,這也造成我們對最終客戶的掌握,其實是有一定困難的。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韓國三星等公司曾經收到中方的警告,不得再將經中國精鍊加工的稀土賣給美國,否則將被制裁。
這條全球稀土供應鏈,就成了中美暗戰的重要領域之一。
我們收得越來越緊,美國方面當然也在想各種辦法突破。
5月8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最新消息透露,在這次中美瑞士會談中,美方已經設定將關稅降至50%-54%的目標,試圖通過關稅腰斬,來換取中國放鬆稀土管制。
這就是非常典型的虛空造牌:美國先憑空捏造一個籌碼,然後以此來逼迫其他國家讓出切實利益,而美國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什麼都沒付出。
我們當然不可能答應這種條件,商務部說得很明確:美國的脅迫訛詐,在中國這裡是行不通的。
但是,憑藉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和美西方的圈子,還是難免有人鋌而走險,幫助美國人偷運稀土。
於是我們的行動來了,有媒體報道,昨天5月9日,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部署開展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專項行動。
報道說,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組織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海關總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郵政局等部門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現場會,部署各項具體工作。
會議指出,加強戰略礦產資源出口管制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
國家對鎵、鍺、銻、鎢、中重稀土等戰略礦產實施出口管制以來,部分境外實體與境內不法人員相互勾結,不斷翻新走私出口手法,試圖逃避打擊。
會議強調,聚焦戰略礦產領域,加強源頭管控,形成打擊合力,針對偽報瞞報、夾藏走私、「第三國」轉口等典型規避手法,重點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
在當前特殊時期,這次行動也有了特殊意味,可見中美兩國在這條暗線上的較量,也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
稀土涉及到至關重要的高科技和軍工產業,中國手握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和4400萬噸的儲備,這是我們手上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萬萬不能出問題。
我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稀土,不僅能賣資源,更能定規則。
美國如果能好好合作,什麼都好說,如果不能合作,那就什麼都別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