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熱評「關稅博弈」 | 肖河:美國關稅霸凌破壞國際社會根基

美國發起的關稅霸凌,雖然冠以「對等關稅」之名,但實質是毫無對等可言的單方面、無差別、無底線對外訛詐。相關言行反映出當前美國政府對國家利益認識已空前短期化、狹隘化,結果不僅是自身因小失大,喪失信用和聲譽,還會造成國際關係的大幅倒退。如果不予以有效遏止、任其肆意妄為,二戰以來世界人民和各國有識之士構建國際社會艱難取得的成果就有付之東流的危險。

回顧近代國際關係史,國家之所以彼此猜忌,搞零和博弈,甚至走向戰爭,根本原因在於國際社會處於無政府狀態,即國家的行為不受任何約束,可以為其所能為。正因如此,面對過去數百年反覆不斷發生的慘烈戰禍,世界人民和各國有識之士痛定思痛,認識到國家的行為必須得到有效約束。

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大國要認識到自身全局和長期利益所在,在自我約束的前提下建立起一套能為大多數國家接受的規範,構建起一個相對穩定的國際社會。

然而,無差別關稅霸凌表明,當前的美國政府並不認可國家尤其是大國應該自我約束的理念,而是試圖利用實力優勢最大程度地榨取其他國家的讓利,讓他國交出既沒有明確數目,也沒有明確標準的「贖金」,甚至要求不準回擊美國的訛詐。如果認可這種訛詐的合理性,也就意味著國際關係可以倒退回大國、強國行為不受任何道義約束的「叢林狀態」,直接結果是縱容和鼓勵各國以強迫乃至暴力手段解決爭端、謀奪利益,最終影響是國家間的基本信任蕩然無存,合作應對共同挑戰更是無從談起。當前,個別國家之所以大膽推行極端政策,其背景正是美國在有意識地破壞國際社會成立的根基。

美國包括關稅霸凌在內的不義之舉,最終結局只能是損人不利己。中國的堅決反制不僅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更是向其他國家提供了「維護國際社會基本秩序」這一關鍵國際公共產品。

肖河(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