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12名中國籍男女利用馬來西亞90天免簽政策入境,租用獨立洋房設立詐騙呼叫中心,以線上刷單兼職為幌子專騙中國人。馬來警方查獲電腦、手機等作案工具,逮捕全部嫌犯,案件涉刑事詐騙及串謀。事件引發當地網民熱議,質疑免簽政策助長犯罪,呼籲加強監管。
5月5日,馬來西亞的《光明日報》連發3篇新聞稿,披露12名中國籍男女,利用馬中免簽證90天的機會,進入馬來西亞租賃雙層獨立式洋房設立呼叫中心後,專門針對中國人實施線上刷單兼職的騙局。這12名中國籍男女涉嫌設局詐騙老鄉血汗錢而遭馬來警方逮捕。
報道稱,馬來警方於5月2日約下午2時,突擊霹靂州的怡保大和園一間雙層樓獨立洋房,逮捕了12名年齡介於25至44歲的中國籍男女(10男2女),並起獲10台手提電腦、4台路由器及20部各類手機,總值約3萬6000令吉的證物,其中包括手提電腦、路由器及各品牌手機。
霹靂州總警長拿督諾希山昨晚發新聞稿指出,初步調查發現,該詐騙集團是於4月開始在上述洋房進行詐騙活動,詐騙主要目標是中國人。
新聞稿稱:「所有嫌犯皆為中國籍,包括10男2女,年齡介於25歲至44歲,他們全都已被逮捕。該詐騙集團成員、呼叫中心的監督員及客戶搜尋員先向受害者提供所謂的線上工作機會,並要求他們儘快完成線上購買商品的任務以換取人民幣現金回扣。他們還向受害者承諾,只要每完成一項任務即可獲得回扣,但受害者付款刷單後,卻遲遲等不到他們的酬勞」。
「警方也將向移民局查詢所有落網中國籍嫌犯的護照與簽證。一旦發現簽證違規或濫用情況,將援引1959年移民法令採取進一步行動」 。
拿督諾希山指出,落網嫌犯目前已被警方扣押,案件援引馬來刑事法典420條文(詐騙)及120條文(刑事串謀)下調查。目前所有嫌犯已於5月3日被扣押4天至5月6日。一旦罪成將被判處監禁不少於1年,以及不超過10年。
報道稱,該案發生後,許多馬來西亞網民紛紛指這是馬中免簽證90天措施所帶來的惡果:
「免簽證就是會付出代價。中國有了關稅爺。中國人都很辛苦掙錢。所以會過來騙人的錢。千萬不要貪上當。」
「免簽證為大馬帶來更多中國騙徒。」
「中國人詐騙案在免簽前都有了,現在會越來越多。」
「3個月免簽證,對做詐騙已是足夠時間了。大馬免簽證加油!引來多些詐騙分子。」
「免簽進來詐騙犯法抓了又送一批人進來繼續運作。」
發表上述言論的馬來網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三郎認為,免簽政策並非出境詐騙的溫床,不可因為免簽政策實施後有利於詐騙分子出入境,就片面地指責免簽政策。近幾年國內刷單詐騙、出境刷單詐騙,主要還是因為就職困難,靈活就業群體太龐大,以至於遇到能打工掙錢的廣告便飢不擇食。比如缺少戲約的演員王星,如果不缺戲約,他也不可能如此輕信微信群中一個遠在泰國的拍攝機會,從而差點失去人生。
所以,要從源頭上根治各類以工作、掙錢騙人的案件,需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立法要求網路平台包括移動網路運營商,加強兼職招聘信息審核,利用ai識別「刷單」「高回報」等詐騙關鍵詞,及時攔截虛假廣告。
按理說,現在的人工智慧技術如此先進,識別詐騙廣告並非難事。如果立法追究出現詐騙廣告平台和運營商的民事賠償與刑事責任,相信詐騙廣告出現在被騙者手機、電腦中的機會,至少可以減少99%。
二是要修改法律加重對詐騙違法人員的懲罰。一旦抓獲,罰到他傾家蕩產,判他牢底坐穿,讓他沒有第二次騙人的機會。
三是要解決就業問題。說實話,如果大家都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工資,誰會相信那些看上去就不靠譜的騙人的廣告呢?饑寒多盜賊,貧瘠多土匪,窮鄉僻壤多惡徒。這個話題說多了容易惹禍,點到為止。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