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終於開口了。
當地時間5月3日94歲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在奧馬哈股東大會上,對著上萬名股東表示,「美國不應像總統特朗普那樣「將貿易當作武器」,通過加征關稅激怒全球」
這是巴菲特罕見的嚴厲語氣,過去幾十年,這位老人在政治問題上一直小心翼翼,極少公開評論政府政策。
可這次不同,他知道自己快要退休了,而在離開之前,他決定把自己最深的擔憂說出來,美元的未來,已經站在十字路口。
這場年度大會,被外界稱為「投資界的春晚」。
每年這個時候,來自全球的投資者都會湧入奧馬哈,想聽一聽巴菲特對市場的判斷、對經濟的分析。
可今年的這一次,大多數人沒等來他們熟悉的故事和笑話,而是聽到一連串沉重的判斷。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重大錯誤,」巴菲特表示,「當你讓75億人對你不滿,而你那3億人卻在炫耀自己的成就,這並不是明智之舉。」
這不是商業建議,是一個老人在警告整個世界,尤其是華盛頓。
股東們還沒從這段講話中回過神,巴菲特又丟出了另一枚「重磅炸彈」。
「我將在今年年底退休。」
94歲,身體硬朗,講話清晰,巴菲特從未讓人覺得他真的會離開。
可就在這個時候,他說,自己要退了,而且接班人已經選好,格雷格·阿貝爾。
格雷格·阿貝爾
這個名字在公司里早就不陌生,但外界對他仍然知之甚少。
巴菲特說得很直接:「他已經準備好了。」
但市場並不完全相信,格雷格·阿貝爾這些年負責的是伯克希爾的非保險業務板塊,穩是穩,但他從未像巴菲特那樣,在市場波動時用一句話穩住局勢。
投資圈的人擔心,如果市場再遇到一次像2008年的危機,阿貝爾有沒有巴菲特那樣的定力?
他們更擔心的,是巴菲特那份對美元長期走弱的直覺,是否也被一併帶走。
美元的問題,巴菲特沒點名太多,但懂行的人都聽懂了。
他講到公司第一季度運營利潤大幅下滑,從1122億美元跌到了964億美元,下降了14%。
最慘的是保險業務,承保利潤下滑了48.6%,而他特別指出了一個因素,美元貶值。
他說,「若財政決策失控,美元價值可能大幅縮水」
這個曾在2008年抄底美國、讓無數人賺得盆滿缽滿的老頭,在2025年表示「看不清美元未來走勢」。
這已經是最重的預警,而他擔心的不只是賬面上的損失,他看的是全球的格局。
「貿易爭端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這句話他不止說了一次,他擔心的是美國「以自我為中心」的政策正把國家推向孤島。
加征關稅、制裁盟友、限制出口,這些政策短期內可能看起來有點用,但從長期看會讓美元失去信任。
伯克希爾的財報中也提到了這一點,貿易摩擦和地緣政治風險正在構成「持續不確定性」,公司目前無法判斷這種政策還要持續多久,對未來利潤造成多大影響。
這是對現實的直面,而當巴菲特站在股東面前說出「重大錯誤」四個字時,不只是表達了不同觀點,而是在為後人留下一份警告。
他沒有講太多「美元要崩」的聳動言論,但他用行動表明了態度。
他說,他不會賣掉手上的伯克希爾股票,未來這些股票會全部捐出去。
這句話實際上是一種控股結構上的聲明:我不會讓伯克希爾被別人操控。
換句話說,他擔心在自己走後,如果股票被分散到市場,可能有人趁機把伯克希爾拉偏。
這份控制權的延續,也是他對美元未來不確定性的應對方式之一。
穩定,是這家公司最重要的底牌。
巴菲特退休這事,也許很多人早有心理準備。
但沒想到,他在退休前會給美元定下一個基調,信任正在流失,世界正在分裂,而這一切的代價,將由未來幾代人承擔。
更沒想到,他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把「美國製造的混亂」,說得這麼直接。
不少媒體當天就發文評論說:「這是巴菲特迄今對美國政府最直接的批評。」
也有評論說,這番話可能會激怒華盛頓。
但巴菲特不在乎了。
94歲,他已經說完了想說的話,他留給市場的,不只是一個名字(阿貝爾),更是一份對未來秩序的擔憂。
人們常說,巴菲特代表的是一個時代。
這個時代以美元為核心,以全球化為框架。
但現在,美元正在失去它的全球共識,貿易正在變成較量,而不是合作。
如果說誰能在退休之前看透這一切,那大概也只有巴菲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