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上大分」後院卻起火?埃蘇丹的帝國夢正讓土耳其陷入混亂

自2003年擔任土耳其總理以來,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已成為土耳其政壇的「常青樹」。他通過一系列改革鞏固了個人權力,對內整頓經濟、壓制庫爾德勢力,對外則積極謀求中東領導地位,甚至試圖恢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在敘利亞問題上,埃爾多安通過支持反對派朱拉尼,成功「速通」大馬士革,為土耳其在敘利亞攫取了巨大利益。然而,儘管在敘利亞取得了重大勝利,土耳其國內卻因伊斯坦布爾市長被捕事件陷入動蕩,暴露出埃爾多安政權深層次的危機。


2025年3月19日,土耳其警方突襲了伊斯坦布爾市長埃克雷姆·伊馬姆奧盧的住所,並以腐敗、協助恐怖組織等罪名將其拘留。伊馬姆奧盧是土耳其最大反對黨共和人民黨的重要人物,也是2028年總統選舉的熱門候選人。他的被捕引發了廣泛爭議,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埃爾多安政府為排除政治對手而採取的打壓行動。

伊馬姆奧盧的高人氣和對埃爾多安的潛在威脅,使其成為埃爾多安的「眼中釘」。在2024年的地方選舉中,伊馬姆奧盧成功連任伊斯坦布爾市長,而埃爾多安的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則遭遇了自2002年上台以來的最慘痛失敗。此次逮捕行動不僅是對伊馬姆奧盧個人的打擊,更是對反對派整體力量的削弱。


伊馬姆奧盧被捕後,土耳其多地爆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儘管政府實施了示威禁令,但數萬民眾仍走上街頭,與防暴警察發生衝突。警方使用了水炮催淚瓦斯和橡膠子彈驅散人群。與此同時,土耳其金融市場也因政治不確定性而劇烈波動。股市暴跌觸發熔斷機制里拉美元匯率創下歷史新低,投資者紛紛拋售土耳其資產。

市場反應背後,是投資者對土耳其政治局勢的深度擔憂。埃爾多安政府的強硬手段不僅加劇了國內矛盾,也削弱了國際社會對土耳其經濟的信心。


埃爾多安的外交政策,如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對抗以色列,雖然提升了土耳其在中東的影響力,但也給國內經濟帶來了巨大壓力。作為一個中等規模經濟體,土耳其難以長期支撐埃爾多安的擴張野心。近年來,土耳其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民眾生活壓力巨大,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

2023年大選中,埃爾多安僅以微弱優勢獲勝,顯示出其國內支持率已不如從前。此次伊馬姆奧盧被捕事件,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矛盾,暴露出埃爾多安政權在經濟和政治上的雙重困境。

面對國內外的壓力,埃爾多安可能採取進一步壓制反對派或通過外交手段轉移國內矛盾的策略。然而,這些措施能否奏效仍存在不確定性。土耳其軍方的態度尤為關鍵,儘管埃爾多安在2016年未遂政變後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但軍方與他的關係並不穩固。


土耳其局勢的動蕩也可能對中東地區產生深遠影響。敘利亞問題、庫爾德問題以及俄烏衝突都可能因此出現新的變數[citation:9]。

埃爾多安的「帝國夢」與土耳其的現實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儘管他在外交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國內經濟和政治的矛盾卻日益尖銳。伊馬姆奧盧被捕事件不僅暴露了埃爾多安政權的脆弱性,也引發了人們對土耳其未來的深刻思考。埃爾多安能否在內外壓力下繼續掌權?土耳其的未來將何去何從?這些問題不僅關乎土耳其的命運,也將對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