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頁肯尼迪遇刺案公開,特朗普兌現競選諾言

當地時間3月18日,美國國家檔案館官網,被瞬間湧入的訪問量擠爆。特朗普政府公布的1123份肯尼迪遇刺檔案,引起了人們對這場61年懸案的強烈好奇。

然而,當研究人員熬夜翻完8萬頁文件後,失望的情緒迅速蔓延。這裡面既沒有推翻"獨狼作案"的官方結論,也沒有曝光中情局的驚天陰謀。這場被特朗普稱為"歷史性解密"的行動,究竟是一場政治表演,還是特朗普另有圖謀?

據觀察者網等媒體報道,儘管特朗普高調宣稱"所有文件完整公開",但細究解密過程可見三重落差。

首先是承諾與現實的割裂,特朗普曾承諾"不作任何刪改",但實際公布的文件中,涉及情報來源、線人身份等內容仍被遮蔽。

國家檔案館對此解釋含糊,僅表示"部分信息需保護"。這種"選擇性透明"讓陰謀論者更加確信,最關鍵的證據仍被封存;

其次是數量與質量的失衡,雖然公布的1123份文件看似體量龐大,但歷史學家發現其中大量是重複性行政記錄。例如奧斯瓦爾德在墨西哥城的行蹤報告,與1998年解密文件高度雷同。

更棘手的是,30%的文件因年代久遠出現字跡模糊、頁面殘缺,研究者需要耗費數月進行數字化修復;

最後是細節與核心的錯位。檔案中最具話題性的發現,是肯尼迪助手小阿瑟·施萊辛格1962年痛批中情局的備忘錄。

文中指責中情局"試圖架空國務院","與黑手黨暗通款曲"。這些細節雖佐證了肯尼迪政府與情報系統的矛盾,卻無法證明其與刺殺存在直接關聯。

正如暗殺記錄審查委員會前副主任湯姆·薩莫魯克所言:"這些材料就像拼圖碎片,唯獨缺少最關鍵的那幾塊"。

在歷史學家失望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特朗普這樣做有著幾個深層邏輯。

第一,特朗普此舉,是兌現政治承諾的表演。2024年大選期間,特朗普為爭取更多支持者,作出了上台將公開肯尼迪遇刺案的承諾;

第二,特朗普此舉也是在拉攏肯尼迪家族。特朗普為爭取肯尼迪家族支持者,向轉投共和黨的小羅伯特·肯尼迪承諾,當選後給小羅伯特·肯尼迪內閣職位,並解密刺殺檔案。

如今,衛生部長小肯尼迪在新聞發布會上的笑容,印證了這場交易的完成。儘管檔案內容平淡,但象徵性姿態已足夠讓小肯尼迪滿足;

第三,特朗普此舉是在與"深層政府"博弈。文件中曝光的中央情報局越權行為,恰為特朗普打擊官僚體系提供了彈藥。

在宣布解密的同一時間,白宮宣布成立"歷史真相調查委員會",劍指中情局、fbi等機構的"歷史污點"。這種"用歷史清算現實"的策略,與當年肯尼迪試圖改革情報系統的努力形成微妙呼應。

我們看到,8萬頁解密檔案,最終化作一場精心編排的政治戲劇。特朗普贏得掌聲,研究者收穫雞肋,公眾繼續在陰謀論的迷霧中徘徊。可以說,特朗普向美國民眾開了個「天大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