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在日本大阪八尾市一處普通的集合住宅里,發生了一件極其恐怖的事兒。
公寓管理員按例做退租檢查,走進一間空房時,一股怪味直鑽鼻子。
他順著味兒找過去,看到房間角落有個大金屬收納箱。
這箱子又舊又沉,上面全是灰,怎麼看都不對勁。
管理員想挪一下箱子,可根本搬不動,心裡頓時不安起來,趕忙報了警。
警察來了,也對這個重達228公斤的箱子摸不著頭腦。
商量後,決定用X光掃描看看裡面有啥。
結果一掃描,發現箱子里蜷縮著個像人的東西,大家都嚇了一跳。
等打開箱子,裡面的場景更是讓人毛骨悚然:
一具小小的白骨扭曲地蜷縮在水泥里,頭骨上那空洞的眼窩,好像有說不完的冤屈。
這白骨是誰?怎麼會被封在水泥箱里長達18年?
故事得從一個叫岩本玲奈的女孩說起。
她2000年10月出生,本應有著快樂的童年,可命運卻對她很不公平。
她家庭不完整,媽媽帶著她和80歲的外公一起生活。
在她還小的時候,媽媽突然離家出走,把她一個人丟下了。
沒辦法,照顧她的事兒就落到了舅舅飯森憲幸頭上。
誰能想到,這個舅舅後來成了害死她的兇手。
剛開始照顧岩本玲奈時,飯森憲幸就對她不好,特別粗暴殘忍。
在他眼裡,岩本玲奈犯一點小錯都不行,完全忘了她只是個孩子,只會用暴力「管教」。
2007年一個普通的夜晚,岩本玲奈可能像平常一樣調皮,或者不小心犯了個小錯,這一下就惹火了飯森憲幸。
他對著岩本玲奈就是一頓拳打腳踢,當時他已經失去理智,根本不管這會給一個6歲孩子帶來多大傷害。
小小的岩本玲奈根本沒法反抗,只能在恐懼和痛苦中挨著打。
第二天早上,飯森憲幸發現岩本玲奈躺在床上,身體都涼了,沒了氣息。
那一刻,他可能被恐懼包圍,看著再也醒不過來的外甥女,心裡又慌又後悔。
但他沒想著承擔責任,反而在慌亂之後,陷入了更深的罪惡。
飯森憲幸知道岩本玲奈死了,又害怕又自私的念頭一下子佔了上風。
他清楚自己的暴力行為闖了大禍,會被法律嚴懲。
極度恐慌之下,他馬上跑到父親飯森某某的房間。
飯森某某都80歲了,本應享受平靜的晚年,哪能想到兒子帶來這麼可怕的消息。
飯森憲幸結結巴巴地把事情經過告訴父親,聲音顫抖,滿臉驚恐絕望。
飯森某某聽完,也被驚得說不出話。
沉默了一會兒,他沒讓兒子去自首,而是和他一起商量怎麼處理屍體,好掩蓋這可怕的罪行。
他們想來想去,決定用水泥把岩本玲奈的屍體封起來。
他們覺得水泥幹了能把屍體包得緊緊的,不容易被發現,還能擋住臭味,不會讓人起疑。
在他們簡單又愚蠢的想法里,這樣就能把秘密永遠藏起來。
接著,飯森憲幸和父親就開始干這罪惡的事兒。
他們找了個金屬收納箱,把岩本玲奈冰冷的屍體小心翼翼放進去。
然後去買水泥,一桶一桶往箱子里倒,看著水泥慢慢把屍體蓋住,他們好像覺得自己的罪行也被埋起來了。
整個過程中,他們一點愧疚憐憫都沒有,心裡只有對法律制裁的害怕和對罪行的掩飾。
在日本傳統家族觀念里,「家醜不可外揚」的想法很根深蒂固。
飯森憲幸父子的行為,就是這種觀念的極端表現。
他們為了所謂的家族「名譽」,用這麼殘忍的手段掩蓋罪行,把一個無辜小女孩的生命和正義扔在一邊。
他們以為藏好屍體就沒人知道,家族「名譽」就能保住。
可他們不知道,罪惡就像種子,一旦種下,早晚會發芽,讓他們付出沉重代價。
藏屍之後,飯森憲幸和父親想裝作啥都沒發生,繼續過正常日子。
飯森憲幸還是像往常一樣生活,還能和鄰居打招呼聊天。
而被封在水泥箱里的岩本玲奈,就像被世界遺忘了,在黑暗裡躺了18年。
但飯森憲幸父子自以為完美的藏屍辦法,其實漏洞百出。
時間一長,水泥出現裂縫,屍體腐爛的味道慢慢散發出來。
一開始味道可能不明顯,可屍體越來越腐敗,味道就越來越大,整個房間都是,鄰居們也察覺到不對勁。
除了味道,那個金屬收納箱因為太重,把地面都壓得下沉了,和周圍地面有了明顯落差,物業巡查的時候發現了這個異常。
一開始,物業可能只覺得箱子里裝了重物,可隨著異味加重,各種異常情況越來越多,他們感覺事情不簡單。
2025年2月,物業在退租檢查時,實在沒法忽略那股刺鼻異味和奇怪的箱子,就報了警。
警察介入調查,一開始飯森憲幸父子還想隱瞞,可面對鐵證,他們心裡防線垮了。
警察對箱子X光掃描後,發現裡面有人形物體,打開箱子,岩本玲奈的白骨就露了出來。
為了確定死者身份,警察採集了白骨的DNA樣本,和失蹤人口資料庫、岩本玲奈可能的親屬DNA比對。
經過一系列複雜嚴謹的鑒定,最終確定死者就是失蹤多年的岩本玲奈。
這起被藏了18年的案子終於大白於天下,震驚了整個日本社會。
人們對飯森憲幸父子的殘忍行為特別憤怒,紛紛譴責,也為岩本玲奈的悲慘遭遇感到痛心惋惜。
日本網友在社交媒體、新聞評論區表達不滿,
有人說「這簡直是惡魔乾的事,6歲孩子能犯啥大錯,要被這麼殘忍對待!」
「舅舅和外公怎麼這麼狠心,18年了,良心不會不安嗎?」
這樣的評論到處都是,滿是對飯森憲幸父子的指責和對岩本玲奈的同情。
這起案子也讓日本社會開始反思兒童保護問題。
大家發現,兒童虐待問題在日本可能比想像中嚴重得多。
日本警察廳數據顯示,2023年警方給兒童諮詢所報告了122806起虐童事件,比上一年增加6.1%,創了歷史新高。
其中,被警方立案調查的有2385起,同比增加9.4%。
從類型看,「心理虐待」的虐童案最多,有90761起,還有「身體虐待」「忽視或遺棄兒童」「性虐待」等。
這些冰冷的數據背後,是無數孩子正在遭受痛苦,他們的童年被毀掉,未來也沒了希望。
日本雖然有《兒童福利法》《兒童虐待防止法》等兒童保護法律,但從實際情況看,這些法律好像沒能有效阻止兒童虐待事件發生。
在岩本玲奈這案子里,法律漏洞就暴露出來了。
比如,對家庭成員間虐待行為的懲處力度不夠,有些人就不怕法律,敢對孩子施暴。
而且法律執行的時候也有問題,像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嚴格等,導致孩子被虐待時,沒辦法及時得到保護和救助。
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社會的未來,應該在安全溫暖的環境里長大,不該成為家庭悲劇的受害者。
這起案子雖然曝光了,但還有很多謎團沒解開。
首先,岩本玲奈母親岩本氏的下落一直不知道。
她當年為啥突然離家,把年幼女兒丟下?岩本玲奈被舅舅打死這18年里,她知不知道女兒的遭遇?
要是知道,為啥不站出來為女兒討公道?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也是案件調查的重點。
岩本玲奈父親在案子里扮演什麼角色也不清楚。從現有的公開信息看,關於他的描述很少。
他知不知道女兒被舅舅照顧後的情況?在岩本玲奈死亡這事上,他有沒有參與或者隱瞞什麼?
這些疑問都得靠警方進一步調查,才能還原案件全貌。
飯森憲幸2007年作案的動機也有很多疑點。
就因為岩本玲奈「不聽話」,就對一個6歲孩子下狠手,這理由太牽強了。
在2007年那個時候,41歲的飯森憲幸是不是還有別的不為人知的動機?
他是不是生活壓力太大,或者有心理問題,才把氣撒在無辜的岩本玲奈身上?
這些問題得通過對飯森憲幸背景調查、心理分析等多方面深入探究才能找到答案。
但相信隨著警方調查深入,這些謎團都會解開,正義也會得到伸張。
岩本玲奈雖然不在了,但她的遭遇不能被忘記,她的冤魂需要一個公正的結果。
我們期待真相大白那天,也希望通過這起案件,讓社會更重視兒童保護,別再發生類似悲劇。
因為孩子們的未來,就是我們社會的未來。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