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民政工作會議部署八大民生任務 全面推進「效能提升年」建設

封面新聞記者 趙紫萱 攝影報道

3月19日,2025年成都市民政工作會議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在成都高新區召開。會上,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對未來一年的民政工作進行布局安排,明確以「效能提升年」為主線,重點落實養老服務、銀髮經濟、社會救助等民生任務。未來的民政工作有哪些重點?一起來看看。

會議現場

養老改革創新 人形機器人將入駐養老機構

2025年,成都將著力推動養老服務改革創新,構建城鄉均衡發展的養老服務供給格局,健全城區五級、農村三級養老服務體系,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建設890個嵌入式小區為老服務點和不少於46個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大力發展普惠養老,引進人形機器人助力機構養老。

銀髮經濟多維布局 新增老年教育學位

聚焦銀髮經濟建圈強鏈,著力構建老齡事業多維布局。研究實施「天府銀齡蓉養行動」,做實「1+3+4」銀髮經濟區域發展格局,健全四級老年教育體系,實現30%的村(社區)建有老年教學點,新增不少於3830個老年教育學位,發布銀髮經濟服務新場景,組建成都市銀髮經濟產業聯盟和發展智庫。

分層分類社會救助 實現特困人員全覆蓋幫扶

聚焦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著力兜准兜牢民生底線。持續開展散居特困人員「六個一服務」,實現有意願且符合條件的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100%,開展「醫心助困、暖在身邊」項目,建立政府救助+慈善幫扶的「幸福清單」,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兩級中心三級網路」服務體系建設,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全程網辦」「跨省通辦」。

兒童福利保障升級 強化救助機構監管

聚焦強化兒童福利保障,著力護航特殊群體兒童健康成長。制定並落實流動兒童在居住地享有關愛服務的基礎清單,開展「蓉心用情、益童成長」系列活動,強化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監管。

專項社會事務便民惠民 提升人民滿意度

聚焦優化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服務,著力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推動區(市)縣公園式婚姻登記便民場所建設全覆蓋,推進殯葬領域腐敗亂象專項整治,實施地名文化開發及「鄉村著名」專項行動。

慈善事業多元發展 加強慈善全過程監管

聚焦發揮社會力量、擴大社會參與,著力推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舉辦「四季慈善」主題活動,組織開展「100+」慈善幫扶項目認領活動,打造「朝夕關愛」品牌,建設37家愛心驛站,加強慈善全過程監管。

規範管理社會組織 推動社會團體發展

聚焦規範建設、管育並重,著力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嚴把登記入口、負責人人選、收費「三個關口」,制定社會團體基本服務清單,實施社會組織規範化建設「七項行動」,開展社會組織「進解優促」和助力「立園滿園」活動。

民政領域安全發展 加強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監管

聚焦項目建設和機構安全工作,著力抓好民政領域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加強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監管,以高效率項目和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