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守護一片藍天 共護一泓清水

3月19日下午,棗莊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底色新聞發布會,棗莊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品作新聞發布。

劉品介紹說,2024年,棗莊市生態環境局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中心,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主線,系統謀劃,紮實推進,全力以赴抓高水平保護、促高質量發展。連續三年獲得省對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優秀」等次,躋身全省前三位;獲批全國4個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機構規範化建設試點之一,連續兩年榮獲全國環境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

全力守護一片藍天,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6月份啟動全市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建立10個重點市直部門牽頭的大氣污染防治「十條工作線」,分條塊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落實。組成由黨委、政府、人大、政協6名正縣級領導帶隊的督導組深入區(市)開展督導幫扶,推動問題有效整改。堅持工業源、揚塵源、移動源、生活源「四源」聯防聯控,組織開展磚瓦窯、機制砂、煙花爆竹「三個專項整治」。持續開展低效失效治理設施排查工作,組織專家團隊深入企業80餘次,制定「一企一策」提升方案。實施企業環保績效爭A創B行動,2024年新增5家B級企業、3家績效引領型企業。深化移動源減排,國三非營運柴油貨車淘汰率位居全省前列,國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實現動態清零。2024年,全市6項大氣污染物實現「3持平3改善」,其中PM10、NO2、SO2分別同比改善7.8%、6.2%、27.3%;全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4.0%,優良天數同比增加8天。

協同共護一泓清水,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堅持「保水質」與「增顏值」並舉,統籌推進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系統保護。聚力項目建設,推進實施區域性協同治污工程,改造城市雨污合流管網213公里,70%以上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任務。全市新、擴建城市污水處理廠3座,污水日處理能力新增8.8萬噸,為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提供基礎支撐。創新實施「雙向延伸、橫向補償」制度,將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和範圍延伸到鎮街和有關企業,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激發屬地政府和企業的治污積極性,有效破解流域環境改善瓶頸。統籌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和水生態文明建設,我市蟠龍河(薛城段)入選首批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2024年,全市9個國、省控斷面全部達到優良水體,優於全省平均21.6個百分點。

堅持減污降碳協同,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實施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加力推動產業、能源、交通、用地結構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落實優化生態環境保障服務「重點項目落地見效年」的10項措施,2024年省市區重點項目完成環評審批556個,服務保障率100%。探索項目環境要素保障新路徑,建立以排污權暫行辦法為主,收入管理、使用費標準、實施細則、確權辦法為支撐的「1+4」交易體系,有力保障了13個重點項目環境指標需求。積極爭取各類中央、省環保專項資金4.48億元,同比增長3%,支持全市115項重點治污工程建設。圍繞「雙碳」目標,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將全市7家企業、23個產品納入全省重點行業企業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價試點。魯南高科技化工園區清潔生產整體審核創新試點項目通過國家第二批試點評估;山亭區被評為省級生態文明強縣、全省生態環境領域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督查激勵;薛城區入選第二批「整縣域推進鄉村生態振興工作」試點。

優化提升監管效能,守穩守牢環境安全底線。推行生態環境「差異化」監管,將170家企業納入正面清單管理,修訂完善30項免罰、6項減罰事項清單,減罰免罰環境案件92個。完善一體化數智環保建設,開發「棗查糾」篩查系統、「棗換炭」監管平台,以在線監控、智慧監管等手段,實現全市非現場執法佔比43%以上。加強環保公安聯勤聯動,「5.26」干擾自動監測設施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被列入全國典型案例,央視《焦點訪談》欄目進行正面宣傳報道;聯合公安機關偵破全國首例柴油貨車污染控制裝置造假案。完善跨省市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聯防聯控,因地制宜實施韓庄運河「一河一策一圖」,嚴密防控南水北調東線水環境風險,經驗做法被列入全省典型案例,並被生態環境部轉發。成功舉辦全省生態環境應急實兵演練比武活動,並在競賽中榮獲執法比武團體一等獎、應急比武團體二等獎。

2025年,棗莊市生態環境局將深入落實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集中攻堅年」工作部署,持續聚焦「1246」發展思路,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提質,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不斷強化生態保護修復監管,堅決防範化解重大生態環境風險,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大眾新聞記者 吳榮欣)